在學校裏要尊重老師
禮儀小故事
這是一節數學課,老師在黑板上為同學們演示著一道又一道的計算題目。臨近下課了,老師也有些疲憊了,但她為了將更多的知識傳授給同學們,仍然沒有停下來,“二十九減去十九等於二十”,老師便說邊往黑板上寫。小薔聽到後大喊道:“老師算錯了,老師算錯了,應該等於十。”緊接著她又起哄帶動同學們大笑起來。
你來評對錯
小朋友你認為小薔的做法對嗎?其實,她的那種嘲笑老師的做法是很不恰當的,因為那是對老師的一種極大的不尊重。
禮儀小常識
老師也是常人,他們也有犯錯誤的時候,因此,在老師出現錯誤的時候,我們也不要大驚小怪,要給於老師充分的理解。
如果這時候,用刻薄的話語當麵指出老師的錯誤,很顯然會極大地傷害老師的自尊心,也是對他們不尊重的一種表現。
對老師的錯誤,可以當麵提出,但要以一種比較委婉的方式說出,這樣才能讓老師比較容易地接受。另外,也可以在私下向老師提出自己的疑惑,這樣能使老師避免在眾人麵前出現尷尬。你能夠這樣做的話,不僅能夠贏得老師的好感,而且也說明你是一個懂得尊重老師,懂得禮儀的好學生。
你該怎麼做?
1、其實,尊重老師不僅僅表現在如何糾正老師的錯誤上,它還表現在很多其他的方麵,我們同樣應該去注意。
2、在課堂上認真聽講,遵守課堂紀律,看起來你是在配合老師上課,實際上這本身就是對老師的一種尊重。
3、每個老師最希望的還是自己的學生能夠取得好成績,能夠學有所成,甚至超過他們。因此,如果你能夠將學習成績提高上去的話,這就是對老師最大的尊重。
4、遇見到老師的時候,要主動用文明用語向老師打招呼。
對同學要友善互助
禮儀小故事
隨著上課鈴聲的響起,老師走進了教室。小朋友們都安靜了下來,隻有小威還在自己的書包裏焦急地找著什麼東西,原來是他的鉛筆忘記帶了。又過了一會兒,他的鄰桌小舒已經猜到了他的問題。她一想正好自己這次帶了兩支鉛筆,於是趕緊拿出來一支,悄悄地放在了小威的麵前,並示意讓他使用。看著小威感激的眼神,她心裏也很高興,幫助別人真的是一件很快樂的事情,小舒這樣想到。
下課後,在得知了小威由於上課時忙於找鉛筆,而沒有跟上老師的講課進度時。於是,小舒又主動去幫助他去補上那些功課。
你來評對錯
聰明的小學生從上麵這個小故事中,一眼就可以發現自己學習的好榜樣,那就是小舒,她那主動去幫助別人的精神,非常值得我們去學習。作為一個懂禮儀的優秀小學生,主動去幫助別人是一種必不可少的優秀品質。
禮儀小常識
樂於助人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之一,也是校園禮儀中不可缺少的一項內容。當有同學需要幫助時,應分清楚是非,弄明白情況,如果他們確實需要幫助,應該盡力盡量去幫助別人,而不應該對他們的困難視而不見、置之不理。
對同學要友善,真誠友愛是一種崇高的情感。因此,從小就要樹立起“心中有他人”的觀念,與同學友愛團結。同學之間要平等待人,相互尊重,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要表現出善意來。
對他人的友善、關心和幫助,往往體現在很多小事上麵。而且還要堅持不懈地去做,這樣才能夠使得助人為樂不僅僅是一句空話。
說到底,對他人的友善、關心與幫助是最基本的禮儀。
你該怎麼做?
1、從小事做起,友善地對待你的小夥伴,還有你所遇到的每一個人,
2、在別人遇到困難時,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積極主動地去幫助他們。
3、即使自己暫時幫不上別人的忙,也應該主動地去安慰別人,讓他們不要太著急。
對小夥伴的長輩要恰當的稱呼
禮儀小故事
星期天,小林在做完了老師布置的作業後,在家裏呆著無聊。於是就去了附近的一個同學家裏完。不一會兒,他就趕到了同學的家裏,他看到在對方的家裏,除了他的小夥伴外,還有一個年齡很大的老人。小林不知道他是誰,也不知道該如何去稱呼他。所以就當作沒看見他一樣,根本就沒去理睬對方,就直接進入了夥伴的房間。
你來評對錯
懂禮貌的小朋友也許一眼就能夠看出小林的做法是不對的。因為,不管他是否認識對方,作為最起碼的禮貌,它應該和對方打一下招呼,而他卻裝作沒有看見對方,這是一種有失禮儀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