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立!”同學們都站了起來歡迎老師的到來,小新也跟著慌慌張張地起立,隻是他的心思根本就沒有在課堂上,他一會兒開小差,一會兒和別的小朋友交頭接耳。後來在老師善意的批評下,他才總算安靜了一會兒。可不久後就下課了,鈴聲剛一響起,還沒等老師宣布下課,他就著急地衝了出去。
你來評對錯
親愛的小朋友,你認為小新在課堂上大的表現對嗎?很顯然他那樣做是錯誤的,因為在課堂上不認真聽講,就是對老師的不尊重,這是一種不禮貌的表現,同時也不能夠提高自己的學習成績。
我們都不要去學習淘氣的小新,在上課的時候要認真聽老師講課,這樣你才是一個愛學習的好孩子,你才是一個懂得尊重老師的好孩子。
禮儀小常識
上課的鈴聲一響,學生就應該安靜地坐在教室裏,等候著老師前來上課,當老師宣布上課時,全體同學都要起立,並向老師問好,待老師還禮後,才可以坐下。學生應當準時到學校上課,要是遇到特殊情況而遲到了,應該先征求老師的允許,然後才可以進入教室。
在課堂上,要認真聽老師講課,注意力要集中,並養成做筆記的好習慣。當老師提問時,應該先舉手,等老師點到你的名字時才可以站起來回答,發言時,身體要立正,態度要自然大方,聲音要清楚響亮,並且應該使用普通話回答問題。
聽到下課鈴響時,要等老師宣布下課以後,全體同學仍需要起立,與老師互道:“再見。”後再離開座位。
每一個人的成長都離不開老師。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作為學生,無論在課堂上還是在課堂下,我們都要去尊重老師的勞動。在老師講課過程中,不要在下麵做小動作,也不要和同學交頭接耳,以免破壞了課堂上的氣氛,並影響老師的講課情緒。
你該怎麼做?
1、上課鈴聲響之前做好上課的準備,不要再做一些無關的其他活動。
2、老師到了以後,要起立站在座椅的一側,雙手自然向下垂,並向老師行注目禮。
3、在課堂上,遵守紀律,認真聽講,不要做一些小動作,不要交頭接耳。
4、下課鈴聲響起後,要等老師宣布下課,並再次起立向老師敬禮,隨後才可以離開自己的座位。
你知道怎樣舉手發言嗎
禮儀小故事
這是一堂比較有趣味的語文課,為了地讓同學們更投入地聽課,老師提了很多的問題讓小朋友們回答。同學們也都非常配合老師的提問,大部分人都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和熱情,他們都爭相舉手來爭取回答問題的機會。在這些小同學當中,小宜是一個愛表現的孩子,他看著別人都回答了問題,自己就開始著急了。
“同學們,你們都知道哪些小英雄的故事?”這下,機會總算來了,老師的話音剛一落下,小宜就迫不及待的站了起來,搶答老師的問題。
你來評對錯
懂得禮儀的小朋友,很容易就能夠發現小宜的做法是不恰當的,因為他沒有舉手,而且還沒有經過老師的許可,就站起了搶著回答老師的問題。
禮儀小常識
老師上課時的提問,是為了檢驗學生掌握課程情況的一種最直接的方法。它一方麵可以了解學生對課堂內容是否理解了,另一方麵又以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學生的回答,反過來又能幫助老師調整下一步的講課活動。因此,老師的課堂提問是一種必要的教學手段,學生也就要有禮貌地對待教師的提問。
在老師提出問題後,通常應當先舉手,在得到老師的示意後再回答。
回答問題時,站立要端正,目光注視前方,聲音要洪亮,要讓全班的同學都能夠聽得到。回答的過程中要有條理,簡明,盡量別出現語病。集體回答時,盡量和同學們的聲音保持一致,避免出現出異調怪腔。當同學的發言出錯時,不要起哄挖苦。
你該怎麼做?
1、學生如果想要回答問題,應該先舉手,並要在老師點到自己的名字時,才可以站起來回答問題。不應該坐在座位上,七嘴八舌地發言,也不要搶先回答。
2、在回答問題時,站姿、表情要大方,不要做一些小動作或故意做出滑稽的舉止來引人發笑,說話聲音要響亮、清晰,聲音不要過低或吐字不清。
3、對老師點名提出的問題答不上來時,也應該先站起來,再用抱歉的語氣實事求是地向老師解釋清楚,不要坐著不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