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悲,短短弘光一年朝政,步步受挫招招受製,一直在努力,一直無成就,一直在挫敗,事到如今心如死灰,當年誌願全不可實現,上負朝廷下愧恩師,英雄末路,至此,全無望了。大愧。隻有他的揚州了,殉死此城,是他稍緩悲痛愧情的最後一根稻草,是稍可承認自我生命意義的最後一步棋!悲夫!
——悲劇落幕。
數點梅花亡國淚,二分明月故臣心
史可法,最可體諒。
懷抱救國誌向,一心受民族大義感召,命運卻叫他直麵自己的無能無力,在個人期望、亡國之恨、忠君思想的重壓下,無以複加地愧怍自責。無以複加地希望大明振興,無以複加地渴望踐行忠君之義,卻又無以複加地力不從心,無可奈何自消沉。。。想擔當卻可悲的沒有擔當的魄力,想拯救卻眼看朝政日敗國土日喪,想要……總是與現實錯位,該是何樣心情?“不意砥礪半生,到此一文不值也!”
後人受東林黨人輿論,隻看到史公忠義殉死的一麵,看到他對抗清誌士的鼓舞,確然,腐朽南明,出這麼一位有大節的督師,其難得也!然而人隻識其忠其義,誰體史公焦苦心?國破山河在,我卻無力護。痛心哉!人隻見其殉城之勇,誰識史公絕望自棄?無奈哉!
現代人有的是批判精神。有說什麼“對南明弘光朝廷的覆滅,他史可法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唉,後人不體史公之困境,一味批判。史可法從本性上是個善良而中庸的傳統同中國人,讓他承擔救時大任是曆史的玩笑,而揚州終失守,弘光終淪落卻是上代積弊,黨爭腐敗,又豈是他朝夕可改?不得其所,用其短而蔽其長,不為悲劇其可得乎?史公忠正之心上可鑒日月,下可表百世。末代亂世人人自危,士風下墮,暮氣籠蓋,獨此忠心亦難得!
二分明月心,曾照梅花魂。梅花與明月,孤忠堪可憫。
史可法紀念館位於江蘇省揚州市廣儲門外街24號,南臨古城河,梅花嶺畔。占地6000多平方米,現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史可法祠墓所在地,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史可法紀念館是紀念明朝末年抗清民族英雄史可法的著名曆史遺跡。
清順治二年(1645年)四月,南明兵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史可法在揚州就義,嗣子副將史德威尋遺體不得,乃葬其衣冠於梅花嶺下。清初曾建祠於大東門外,後毀圮。
乾隆年間於墓西側建祠,並諡“忠正”。鹹豐間毀於兵燹,同治九年(1870年)重建。1935年和1948年兩度維修。現存建築除遺墨廳、梅花仙館外,大部為晚清所建。1949年後曾多次修繕,現為“史可法紀念館”。史公祠位於揚州市史可法路南端梅花嶺畔,是明末抗清英雄史可法的祠堂,內建史可法衣冠墓。墓前為“史可法紀念館”,館內陳列有史可法2米高的塑像和多幅史可法手跡,以及其他一些珍貴的文物資料。
祠墓均南向,大門臨河,東墓西祠,並列通連。院正中為“饗堂”,堂前兩邊懸清張爾藎撰名聯:“數點梅花亡國淚,二分明月故臣心”。堂內明間有雲紋形梅花罩格,上懸“氣壯山河”橫匾。兩邊懸有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吳熙載篆書的楹聯:“生有自來文信國,死而後已武鄉侯”。堂正中供奉1985年為紀念史可法殉難340周年而塑的史可法幹漆夾像。饗堂後為史公衣冠墓,墓前有3門磚砌牌坊,上額“史忠正公墓”,與三麵圍牆形成墓域。墓地內銀杏蔚秀,臘梅交柯,正中立表石墓碑,上鐫“明督師兵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史可法之墓”。碑後墓台上有墓塚,封土高16米。
史可法衣冠墓位於江蘇省揚州市。史可法(1601年——1645年),字憲之,又字道鄰,祥符人(今河南開封),明末政治家,軍事家,華夏先烈。明崇禎十年七月至十二年夏,史可法任右金都禦史,巡撫安慶、廬州、太平、池州四府及河南、湖廣、江西鄰近諸州、縣,駐節六安州,與當時世居六安東鄉的史姓有交往,追溯先祖原是同根,遂將可法分支歸入六安史姓族譜係。清兵入關後,史可法曾主張與之議和,共討李自成的農民軍。後被馬士英等人排擠,於是督師淮揚,竭力協調江北四鎮將領,以抵禦清兵。弘光元年(1645年),清豫親王多鐸兵圍揚州,史可法拒絕投降,固守城池,後被攻破,壯烈犧牲。多鐸因為攻城的清軍遭到很大傷亡,遂下令屠殺揚州百姓。大屠殺延續了10天,史稱“揚州十日”。史可法壯烈殉國後,其遺體不知下落,史姓將其生前穿過的袍子、帽、靴,用過的笏板,埋葬在此,並在史氏宗祠東宅建立“忠烈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