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當韓信將布帛交給劉邦的時候,劉邦隻是看了一眼,就很高興地稱讚韓信確實是個難得的將才,並且讓他做了自己軍隊的元帥。
請你猜一猜,韓信到底在布帛上畫了多少的士兵,才使得劉邦高興地封他做元帥呢?
答案:韓信並沒有在布帛上畫上多少的士兵,而隻是畫了一座城樓,然後又在城樓之上畫了一麵“帥”字的大旗而已。雖然畫麵上並沒有千軍萬馬,可有“帥”字在此,不就是有了千軍萬馬嗎?
流浪漢自救
在沙俄統治時期,任何人都不能在公開場合表達對沙皇不滿,否則就會受到嚴厲的懲罰。
可是有天早晨,一個無家可歸的流浪者卻因為自己一不小心而掉進了湍急的河水裏,因為他不會遊泳,所以隻好向剛好路過這裏的兩個警察大聲地呼救。然而,不負責任的警察見是個流浪漢落入水中,就根本沒把這件事放在心上。眼看著他們就要轉身離去,急中生智的流浪漢隻有用盡全力地反複喊著同一句話。雖然他的聲音已經越來越小,可兩個警察卻急忙跑了過來,並最終從河裏救起了他。
那麼,流浪漢到底喊了一句什麼樣的話,才讓原本並不理睬他的警察立刻就來救他的呢?
答案:那個流浪漢反複喊著的那句話就是:“打倒沙皇!”
帽子試題
商人需要一個助手,就為前來麵試的兩個年輕人出了一道試題。他先把他們領進了一個黑暗得看不見任何東西的小屋裏,接著又說現在在屋子中央的桌子上共有5頂帽子,其中兩頂是紅色的,3頂是黑色的。而他要求兩個年輕人和他一起隨便摸起一頂帽子戴在頭上。這樣,當他把燈打開時,兩個年輕人誰能以最快的速度根據其他兩個人所戴帽子的顏色準確地說出戴在自己頭上的帽子是什麼顏色的,那麼誰將贏得這次考核的勝利。
於是,當商人把屋子裏的燈打開時,那兩個年輕人首先看到的是商人頭上戴著的紅色帽子。緊接著,其中的一個年輕人很快就正確地說出了自己頭上戴的帽子的顏色。他因此成了商人的助手。
那麼,這個年輕人到底是如何成功的呢?
答案:他的方法是這樣的:因為紅色的帽子隻有兩頂,既然商人已經戴了其中的一頂,那麼如果自己戴的也是紅色的帽子,那麼自己的競爭對手就會馬上說出他所戴帽子的顏色是黑色的了。可既然他沒有這樣做,那就很明顯地說明自己戴的是一頂黑色的帽子了。
殘暴的國王
從前,有一個性情殘暴的國王,很想了解老百姓對於他的統治到底有著怎樣的看法,所以就在某天換上了一套尋常百姓的服裝,來到城堡以外的某個小村莊微服私訪。剛好,迎麵走來了一個小夥子。於是國王就假裝外地人請他談談對本國國王的看法,小夥子看看四周沒有人,才小聲地說:“實話告訴你,我國的國王根本就是個暴君!”
聞聽此言,殘暴的國王立刻露出了真實身份,並告訴那個小夥子自己一定要嚴厲地懲罰他。但機智的小夥子很快就想到了應付的辦法。所以不等殘暴的國王再說些什麼,他立刻又對國王做出了自己的解釋。而等他說完以後,不但使得國王沒有治他的罪,相反,倒是得到了獎賞。
請問,小夥子到底對國王說了幾句什麼樣的話呢?
答案:跪倒以後的小夥子反問國王:“那您認識我嗎?”國王的回答當然也是“不認識”。於是小夥子又接著說:“我就是這個村莊的巫師。村子裏有規定,要求我每個月說29天的真話和1天的假話,而今天剛好是我必須說假話的日子,所以您千萬別信我剛才的話啊!”
皇帝吃魚
很久很久以前,有個很講究飲食的皇帝,有一次,他召見了所有的大臣和禦醫們,大家一致認為皇帝應該多吃黃魚才對。
可對於黃魚的哪個部分最有營養,大臣們卻有著迥然有別的看法和建議。
第一個大臣認為皇帝應該多吃黃魚的頭;而第二個大臣則堅持說魚身是最有營養的部分;到了第三個大臣,他卻認為魚鰾的滋補益處遠遠勝過魚頭和魚身;可最後一個大臣卻堅持說皇帝應多吃魚尾。
幾個大臣各執己見,最後隻好找來一位老漁翁來作個判斷。聰明的老漁翁當然不想得罪幾位大臣,於是當著皇帝的麵,他不緊不慢地說了一番話,不但讓皇帝很滿意,也使得四位大臣的臉上都露出了笑容。
你能猜到聰明的老漁翁究竟說了怎樣的一番話嗎?
答案:原來老漁翁告訴大家:“一年有四個季節,而在這四個季節裏,對於黃魚的吃法也不同。春天應吃魚頭,因為春天為一年之首,人得魚首之力,身體才能更加強壯。而夏天就應該多吃魚身,因為夏天炎熱,人出汗多,全身容易發軟乏力,吃魚身剛好可以補身。至於魚鰾嘛,應以秋天食用為最佳,因為此時的魚鰾最為成熟,它吸取了魚全身的精華,所以這個時候吃最好。到了冬天,則應該多吃魚尾,因為冬季是一年之末,多吃魚尾恰好對驅散全身的寒氣最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