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非民族英雄曼德拉因領導反對白人的種族隔離政策而被入獄,白人統治者將其關押在一個荒涼的大西洋小島上,關押時間長達27年之久。在關押期間監獄方麵對當時年事己高的曼德拉進行了殘酷的虐待,叫他每天清晨排隊到采石場,然後被解開腳鐐,下到一個很大的石灰岩礦場,用尖鎬和鐵鍬掘石灰石。有時還叫他去下海做工,在冰冷的海水裏撈取海帶。因曼德拉是要犯,有三名看守專門負責看守他,而這三名看守對他都極不友好,總是找機會虐待他。曼德拉在這27年的牢獄生活中,吃盡了常人難以承受的痛苦與折磨。
然而,令人不可想像的是,曼德拉在1991年出獄當選為總統後,在他的總統就職慶典儀式上發生了一個震驚世人的舉動。他在慶典會上不僅熱情致辭歡迎他的來賓,各國政要,還向人們特別介紹了二位特殊的客人,那就是他在被關押期間看守他的那三名原看守。曼德拉說,令他最高興的是他們三人也能到場參加慶典。當時,年邁的曼德拉還緩緩站起身來恭敬地向三位原看守致敬,他的這一舉動使這個盛大熱烈的慶典一片靜謐。
後來曼德拉談及此事,他向人們解釋說,自己年輕時性子很急,脾氣暴躁,正是在獄中的環境中學會了控製情緒,才得以活下來。他的漫長的牢獄歲月,使他學會了如何處理自己遭受到的苦難與痛苦,如何給自己以激勵。他還說,感恩與寬容經常是源自痛苦與磨難的,必經以極大的毅力來訓練。
他與人說及獲釋出獄當天的心情時說,“當我走出囚室,邁過通往自由的監獄大門時,我已經清楚,自己若不能把悲痛與怨恨留在身後,那麼我其實仍在獄中。”
人之坎坷,以常人而論,曼德拉大有過之,然曼德拉以博大寬闊的胸襟,泰然處之,他在極其惡劣的環境中所得到的並非是仇恨,是積怨,而是不斷認識自己,調整自己,訓練自己,克服自己不利的習性,以適應當時的處境,由此他的生命得以生存,得以重獲生機,他的生命力也由此顯得異常的頑強。
曼德拉偉大的情操,使我想到佛教的創造者——釋迦牟尼,他以他無上的智慧調整自然界與生命的一切現象,以它完美的人格度過一生,以博大濟世的胸懷教育眾生,善待眾生,當有人誣陷他時他仍那麼心態平和;當有人與他為敵時,他仍是那麼悲切度人;當有人向他發難時,他又是何等的大慈大悲。覺者釋迦牟尼告訴我們,眾生一體,細細想來寬容別人正是愛護自己,仇恨別人,實際傷害的仍是自己。
一個精神病人闖進了一位醫生家裏,開槍射殺了他三個花樣年華的女兒,他卻仍為那精神病人治好了病。這也是寬容。
有人說:“人有兩顆心,一顆心用來流血,一顆心用來寬容。”容己之仇。這是容人的極致,是一種高尚的品德。齊桓公不計管仲一箭之仇,任用管仲為大夫,管理中政而成就霸業;魏征曾勸李建成早日殺掉秦王李世民,後來,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當了皇帝,不計前嫌,重用魏征。魏征也為李世民出了不少治國良策,使唐朝成為曆史上一個鼎盛時期。
古人雲:冤冤相報何時了,得饒人處且饒人。這是一種寬容,一種博大的胸懷,一種不拘小節的瀟灑,一種偉大的仁慈。自古至今,寬容被聖賢乃至平民百姓尊奉為做人的準則和信念,而已成為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一部分,並且視為育人律己的一條光輝典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