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9章 修級別:包容造就境界人生(3)(2 / 3)

就像夫妻吵架時,有一方能心平氣和地跟對方說:“我尊重你!而且我並不想改變你。”這樣,想吵也吵不起來了。

哲學家也告訴我們:“不要讓你今天的無知,增加你明天的後悔。”

遇到什麼事,先訓練自己不要馬上生氣,後悔自然減少。包容別人可以涵養自己,改善人際關係,產生良好的互動,這是減少紛爭鬥亂的不二法門。

7、第七級能包容仇人

最高級別的包容就是包容你的敵人、仇家、對手,這就是佛的境界了。

在非原則的問題上,以大局為重,你會得到退一步海闊天空的喜悅;化幹戈為玉帛的喜悅;人與人之間相互理解的喜悅。

要知你並非躑躅單行,在這個世界裏,我們各自走著自己的生命之路,紛紛攘攘,難免有碰撞,所以即使心地最和善的人也難免要傷別人的心,如果冤冤相報,非但撫平不了心中的創傷,而且隻能將傷害者捆綁在無休止的爭吵戰車上。

阿薩吉奧利曾說:“如果沒有寬恕之心,生命就會被無休止的仇恨和報複所支配。”惟有抱“盡釋前嫌”和“以德報怨”的寬容態度,才能使這個世界少一分仇恨,而多一分祥和。一位哲學家說:“有一顆體諒他人的心,就仿佛獲得一把鑰匙,它能開啟未來閉著的大門。”著名作家薩迪也說過:“誰若想在困厄時得到援助,就應該在平日裏以寬待人。”

普濟寺裏有一個年近百歲的老禪師,許多人有什麼解不開的難題,都會去向這位老禪師請教。

某天,一個內心充滿仇恨的人來到普濟寺,他想向老禪師請教“為什麼自己從來都沒有開心過”。

此人正要踏進老禪師打坐念經的禪房,卻發現自己腳邊有個像袋子似的東西,雖然塊頭很小,可是看起來卻是氣鼓鼓的。他感到很奇怪,就抬起腳來,猛地向那東西踩去,可是那東西不但沒有被踩破,反而迅速地膨脹起來。這個人一看到這種景象,強脾氣一下子就上來了,他隨手抄起放在禪房門口的一根木棒向那個和他一樣“氣鼓鼓”的東西使勁兒砸去,到最後,那東西已經膨脹得將整條通往禪房的路都給堵死了。

這時候老禪師出來了,他對那個前來求教的人說:“快停止吧,此物叫做仇恨袋,裏麵裝著你的仇恨,你不搭理它,它便如剛才一般大小,但一旦你要侵犯它,它便會膨脹起來,與你對抗到底。遠離它,忘記它,它便傷害不了你了。”

那個正在發怒的人聽了老禪師的話,如醍醐灌頂,他對老禪師說:“感謝你,我以前每天總是生活在仇恨之中,所以我從來沒有開心過,現在我終於找到答案了。”

倘若你心裏老是裝滿了仇恨與不滿的情緒,快樂是不會近身的在你的“仇恨袋”裏裝滿一種叫做“包容”的東西,仇恨就會離你遠去了。

人世滄桑,一輩子難免要遇到一些坎坷的事,也難免要遇到一些與自己不友好的人,乃至於要和損害過自己的人共事相處。對待這類人和事,人們大多有兩種態度,一是仇恨在心,滿腹怨恨,伺機報複。最常用的一句話就叫做“君子報仇十年不晚。”這種處事處人的結果往往是冤冤相報何時了。

如今不少影視劇、文學作品就是給人以這種教育。甚至將這種牢記仇恨,複仇血恨讚頌為真正的男子漢,或稱之為英雄人物。再一種態度是身處逆境之時不怨天尤人、而是正視自己,修正自己,寬容於人。這種處人處事的結果往往使自己的生命在寬容中得以延伸,在延伸中得以升華。著名南非民族運動領袖曼德拉就是一個極為典型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