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寅宮變是發生在明朝嘉靖年間,由宮女們意圖殺死明世宗嘉靖皇帝的一次失敗事件。由於此事發生在壬寅年,所以稱之為“壬寅宮變”,又歸於“紅丸案”,是曆史上一起罕見的宮女起義。當時明世宗嘉靖皇帝朱厚熜為求長生不老藥,命方士煉丹。當時皇帝迷信,認為未有經曆人事的宮女的月經可保長生大老,因此大量征召十三、四歲宮女,並命方士利用她們的處女月信來製丹藥。另外,為保持宮女的潔淨,宮女們不得進食,而隻能吃桑、飲露水。所以,被征召的宮女都不甚苦痛。結果,以楊金英為首的宮女們決定起義趁嘉靖帝熟睡之時,用麻繩希望勒斃他。誰知在慌亂之下,宮女們將麻繩打成死結,結果隻令嘉靖帝嚇昏,而未有斃命。在這時其中一個膽小的宮女因害怕,報告給周皇後。方皇後趕到,將宮女們製服、並下令斬首。而且,連當時服侍嘉靖帝之端妃,也一並斬首。由於此事發生在在嘉靖壬寅年(嘉靖二十一年,公元1542年),所以後世史學家稱之為“壬寅宮變”。
明朝皇帝的寢宮是紫禁城內的乾清宮。除了皇帝和皇後,其餘人都不可以在此居住,妃嬪們也隻是按次序進禦,除非皇帝允許久住,否則當夜就要離開。嘉靖年間的乾清宮,暖閣設在後麵,共9間。每間分上下兩層,各有樓梯相通。每間設床3張,或在上,或在下,共有27個床位,皇上可以從中任選一張居住。因而,皇上睡在哪裏,誰也不能知道。這種設置使皇上的安全大大加強了。然而,誰又能防備那些守在他身邊的宮女呢?就是這群宮女,演出了驚天動地“壬寅宮變”。當時史料曾有如下記載:
嘉靖二十一年十月二十一日淩晨,十幾個宮女決定趁朱厚熜熟睡時把他勒死。先是楊玉香把一條粗繩遞給蘇川藥,這條粗繩是用從儀仗上取下來的絲花繩搓成的,川藥又將拴繩套遞給楊金英。邢翠蓮把黃綾抹布遞給姚淑皋,姚淑皋蒙住朱厚的臉,緊緊地掐住他的脖子。邢翠蓮按住他的前胸,王槐香按住他的上身,蘇川藥和關梅秀分把左右手。劉妙蓮、陳菊花分別按著兩腿。待楊金英拴上繩套,姚淑皋和關梅秀兩人便用力去拉繩套。眼看她們就要得手,繩套卻被楊金英拴成了死結,最終才沒有將這位萬歲爺送上絕路。宮女張金蓮見勢不好,連忙跑出去報告周皇後。前來解救的周皇後也被姚淑皋打了一拳。王秀蘭叫陳菊花吹滅燈,後來又被總牌陳芙蓉點上了,徐秋花、鄭金香又把燈撲滅。這時管事的被陳芙蓉叫來了,這些宮女才被捉住。朱厚熜雖沒有被勒斷氣,但由於驚嚇過度,一直昏迷著,好久才醒來。
事後,司禮監對她們進行了多次的嚴刑拷打,對她們逼供,但供招均與楊金英相同。最終司禮監得出:“楊金英等同謀弑逆。張金蓮、徐秋花等將燈撲滅,都參與其中,一並處罰。”
從司禮監的題本中可知,朱厚熜後來下了道聖旨:“這群逆婢,並曹氏、王氏合謀弑於臥所,凶惡悖亂,罪及當死,你們既已打問明白,不分首從,都依律淩遲處死。其族屬,如參與其中,逐一查出,著錦衣衛拿送法司,依律處決,沒收其財產,收入國庫。陳芙蓉雖係逆婢,阻攔免究。欽此欽遵。”邢部等衙門領了皇命,就趕緊去執行了。有個回奏,記錄了後來的回執情況:“臣等奉了聖旨,隨即會同錦衣衛掌衛事、左都督陳寅等,捆綁案犯赴市曹,依律將其一一淩遲處死,屍梟首示眾,並將黃花繩黃綾抹布封收官庫。然後繼續捉拿各犯親屬,到時均依法處決。”聖旨中提到了曹氏、王氏,曹氏、王氏是誰呢?據人考證,她們是寧嬪王氏和端妃曹氏,因此,有人根據這道聖旨得出結論,是曹氏、王氏指使發動了這場宮廷政變。
司禮監題本中記錄了楊金英的口供:“本月十九日的東梢間裏有王、曹侍長(可能指寧嬪王氏、端妃曹氏),在點燈時分商說:‘咱們快下手吧,否則就死在手裏了(手字前可能漏一個‘他’字,指朱厚熜,或有意避諱)。’”有些人便以這一記載作為主謀是曹氏、王氏的證據。
然而有人則不以為然,認為如果主謀是曹氏和王氏,那麼史料上應該記載寧嬪王氏和端妃曹氏的情況,而在以上所述的行刑過程當中,卻從未見到過對曹氏和王氏的處置的描述,因此主謀是誰尚不能斷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