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曆代皇朝的禮製中,皇帝立皇後所生之嫡長子為太子,而皇後無所出時,則以年長者為太子。雖然明朝數代皇帝經過特別情況而被立為帝(明成祖起兵篡奪侄兒惠帝的帝位,明代宗景泰帝因明英宗被俘而被大臣擁立,明世宗因明武宗無子而入繼大統。)但明朝亦仍然依襲這套禮製。
明神宗萬曆帝在位期間,由於王皇後無子,故朝臣主張立年長子為太子,皇長子朱常洛,萬曆十年出生,是神宗宮女所出。皇三子福王朱常洵,萬曆十四年出生,是神宗寵愛的鄭貴妃之子,神宗希望福王為太子,鄭貴紀亦不斷向神宗進言。但朝臣堅持立朱常洛為皇太子,而皇太後李氏,皇後王氏也支持立朱常洛。
最初神宗不斷拖延,弄至皇長子十歲時,因為儲位未定,不能就學讀書。神宗雖然處分一些支持皇長子的大臣,但東林黨也支持皇長子,使支持皇長子為太子的聲勢更大。萬曆二十九年,皇長子朱常洛二十歲,神宗在無法拖延下終於策立常洛為皇太子,常洵為福王,封地為洛陽。
國本之爭,演變成皇帝與士紳大臣的勢力之爭。結果,鄭貴妃忍無可忍,終於爆發明朝立國以來最嚴重宮廷仇殺事件。梃擊案。
梃擊案,明末三大案之一。明萬曆四十三年五月初四(1615年5月30日)中午,一名30多歲的男子張差手持棗木棍,闖入明太子朱常洛居住的慈慶宮,逢人便打,擊傷守門官員多人,一直打到殿前的房簷下。一時呼喝聲、喊叫聲,連成一片。內官韓本用眼疾手快將持棍男子抓獲,宮內才平靜下來,這就是明朝有名的“梃擊案”。
光天化日之下,手持木棍闖皇宮擊傷多人——朱常洛馬上把此事報告給萬曆皇帝。在此之前,這位老皇帝已經多年不臨朝了,他當即命令法司提審問罪,巡視皇城禦史劉廷元按律當場審訊。男子名叫張差,可沒說上幾句話,就開始顛三倒四,像一個瘋子。
禦史再三訊問,可張差總是胡言亂語,什麼吃齋、討封,問了數小時,也沒將實情供出。審判官不耐煩把他交給了刑部定論。交到刑部後,由郎中胡士相等人重新提審。
這時張差似乎清醒了些,回答:“我被鄰居李自強、李萬倉等人欺負了,他們燒掉我的柴草,我非常氣憤,就打算到京城告狀,擊鼓伸冤。於是我就在4月中旬來到京城。我是從東門走進來的,但我不認得路,隻好一直往西走,半路上遇到兩個男子,給了我一根棗木棍,告訴我拿著這根棗木棍就可以伸冤了,我也不知道怎麼回事,可能一下子犯迷糊了,就走到皇宮宮門了,還打傷了許多人,最後被捉住了。”胡士相仍然難下結論,他認為張差是瘋癲之人,於是把情況上奏了萬曆皇帝。
刑部提牢主王之寀看出了蹊蹺。有一天,王之寀為牢中犯人分發飯菜,覺得張差決不像瘋癲之人。於是他決定再次審訊張差。為了讓他說出實情,王之寀對張差說:“你說實話,就給你飯吃,要不然就餓你。”張差低頭不語,過了一會兒說道:“不敢說。”王之寀當即命牢中其他獄吏回避,隻留兩名獄卒在旁,親自對他進行審問。在威逼之下,張差說出了實情,牽出驚天陰謀。
朱常洛是萬曆皇帝長子,但不是皇後所生。萬曆皇帝與一位王姓宮女有染,宮女懷上了孩子,可是萬曆皇帝並不喜歡她。
萬曆皇帝真正寵幸的是鄭貴妃。她在14歲的時候就成為19歲的萬曆皇帝的寵妃。她美貌而且聰明機警,敢於毫無顧忌地挑逗、嘲笑萬曆皇帝,同時又能傾聽皇帝訴苦,她為皇帝生下了兩個孩子,其中皇三子朱常洵最為萬曆皇帝所喜愛。因此,萬曆皇帝真心希望朱常洵繼承皇位,但是依照祖訓,應冊立朱常洛為皇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