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6章 乾隆:母慈子孝的幸福(2)(3 / 3)

檔冊記載:乾隆帝每逢此佳節,多在圓明園。如二鬥‘一年五月初五日,早起請駕,穿醬色袷色袍,紅青袷紗織二色金團金龍褂,乘四人龍轎至閘口門內等著皇太後一同乘船至“萬方安和”,奉早膳畢,乘船至壽山口碼頭,乘四人龍轎至“勤政殿”辦事畢,乘船至“望瀛洲”,率王公大臣等看鬥龍舟。後至“同樂園”進晚膳畢,乘船至金魚池喂金魚。回至“九洲清晏”晏訖。

每逢此一佳節,乾隆帝例有衣料賞賜王公大臣:軍機大臣花機紗三件、塔城葛三件、波羅葛三件、廣葛三件。另有銀兩頒賞。

農曆七月初七日,俗傳為牛郎織女相會鵲橋,亦稱“乞巧”。乾隆帝如在北京,即居圓明園,與後妃同拜供神。在熱河避暑山莊亦然。乾隆四十年七月初七日,帝在熱河,卯初,至“水芳岩秀”供前拈香行禮畢,卯正一刻,“一片雲”西暖閣進早膳,上進畢,賞舒妃等位。舒妃等位“一片雲”東暖閣聚座分例膳。早膳後熬茶時,太監來數傳送符供尖巧果一品、瓜果三品共一盒。上進畢,賞舒妃等位巧果一品、瓜果一品。未正二刻,“煙波致爽”晚膳,供上的湯膳碗用“鵲橋仙渡”琺琅碗、金碗蓋。此一日使用金銀花線帶膳單(桌布)。

卯年吉祥丹桂飄香乾隆帝是康熙五十年辛卯(1711年)八月十三日子時出生。宮中存有其出生後推算“八字”:“辛卯、丁酉、庚午、丙子”、“此命富貴天然,這是不用說的,惟幼歲總見浮災”。

乾隆帝誕辰與中秋佳節相距隻二日,故賀節祝壽盛典更顯得隆重熱烈。膳檔記載:萬壽日用“萬壽萬福”、“八仙”圖樣琺琅膳單及器皿,中秋節則用“丹桂飄香”圖樣。

乾隆帝常喜在熱河避暑山莊或圓明園歡度生辰與中秋。膳檔記錄:內膳房例於八月初五日專差送“萬歲爺供月大月餅一個重十斤,三斤重月餅二個,賞人用二寸月餅一五。個”至熱河。八月十五日酉初,帝在蓮花套大營西洋房東院內,坐西北向東南設擺月光供,酉正二刻十分,萬歲爺拜月,送焚化畢,隨撤供一桌。大月餅一個遵例收著除夕送。隨將三斤重月餅二個呈送一個,托一個,用金龍盒盛送。檔冊又記載:帝食月餅時,多放“花家夥”(煙火)以助興——大月餅保留至除夕再呈送,這與民間就不相同了。

元光月餅咬歲吉祥膳檔記載:“除夕,晚晌,上進酒膳畢,隨送八月十五日收的月餅一個,元光一個,切成二件,用紅漆皮盤盛。邊欄一品,用紅漆皮盤,上進畢,賞阿哥公主等。”這所謂“元光一個”,是祭太陽所用。檔冊記載:每年二月初一日,茶膳房在養心殿院內,坐西北向東南擺供火太陽糕一個,重七十四斤八兩,彩畫元光兩邊捶手太陽糕兩套,每套十一個重六十斤。上拈香行禮畢,晚晌遵例將大太陽糕元光取下收著,另各切二件用小金龍盒盛,晚膳伺候,上進畢賞用。

除夕將祭太陽用的“元光”和祭月用的“月餅”一並進奉,這自然是象征一年到底,口月輝映,國泰民安。這是民間所無的儀節。膳檔記載:除夕早晨,乾隆帝起床後,太監即進萬年如意果茶,早膳例進高頭蒸食。膳桌碗盤均用“海屋添壽”圖樣。這自然是預祝添福添壽之意。是日午正,帝在乾清宮大宴,王公大臣陪宴,同觀南府承應戲一時即散。申刻,帝在宮內有酒宴,妃嬪侍宴。晚晌酉刻又有酒膳,侍宴者為最寵愛的妃嬪二三人。酒膳後即將“元光”、“月餅”共嚐分賞,再進飲“咬歲吉祥”果茶後就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