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給我三天光明》reference_book_ids\":[7045214716053949476,7109046336023989284,6959122726137105444,6857717363299585038,6895328605585280007,7255230554902105103]}],\"146\":[{\"annotation_type\":\"0pos_info_v2\":{\"end_container_index\":146,\"end_element_index\":0,\"end_element_offset\":6,\"start_container_index\":146,\"start_element_index\":0,\"start_element_offset\":0},\"quote_content\":\"《圍爐夜話》reference_book_ids\":[7236256842358197252,6959122730671148045,7257371396949412919,6838936298770664456,7225560259958410243,7267090242492959779]}]},\"author_speak\":\"code\":0,\"compress_status\":1,\"content\":\" 氣場究竟是什麼
我們在評論某一個人的時候,說他的氣場如何如何。那麼,經常被掛在嘴邊的氣場到底是什麼呢?
可能很多人對“氣場”這個概念還是很模糊。
我們都學過物理,物理學上記錄了磁鐵有南北兩極,南北兩極存在磁場。而地球就有南北兩極,猶如兩個大大的磁鐵。生活在地球上的人類,其實也是有磁場的。一個人身上散發的“磁場”,就是我們通常說的氣場。
氣場,似乎是人們熟知而又不易捉摸的概念,大有“隻可意會不能言傳”的意味。個人的氣場就是指一個人的性格、言行舉止而形成的個人魅力,帶有很強的個性化因素。而人們往往隻會注意到氣場強大的人。因此,在人際交往中,有很多人一出場就成為眾人矚目的焦點,而有的人,則存在感很低,實際上這都是由於每個人的氣場所決定的。
一個擁有強大氣場的人,無論走到哪裏,都會成為眾人矚目的焦點。因為氣場是由內而外散發出來的力量,它吸引著身邊的每一個人。
氣場,屬於一種內在的氣質,是以一個人的文化、知識、思想修養、道德品質為基礎的,通過對待生活的態度、情感、行為等直觀地表現出來。
那麼,到底什麼才是氣場呢?恐怕誰也不能用三言兩語就能說清。活潑可愛是一種氣場,端莊典雅也是一種氣場,摩登時尚其實也算是一種氣場。最讓人喜歡的應該就是那種自然平和的氣場,讓人覺得舒服,安詳,愉悅。但無論哪種氣場,都需要通過一個人的言談舉止和外在表現流露出來。所以說,要想成功地突出自己的氣場,首先就要明確自己的自身特點,根據自己的個性特征來塑造外在形象。
簡單說,一個人的氣場是指一個人內在涵養或修養的外在體現。氣場是內在的不自覺的外露,而不僅是表麵功夫。很多人為了能讓自己成為焦點,或者為了顯示出自己的與眾不同,用華麗的服飾包裝自己。但是,效果並不理想,反而給人膚淺的感覺。這是為什麼呢,很簡單,沒有氣場。所以,要想提升自己的氣場,做到氣場出眾,除了穿著得體,說話有分寸之外,還要不斷提高自己的知識水平,品德修養,不斷提升自己。
在現實生活中,有強大氣場的人,的確能吸引大家的目光,讓眾人追隨。比如外貌秀麗,舉止端莊,性格溫柔給人以恬靜的靜態氣場;身材魁梧、行動矯健,性格豪爽的人,給人以粗獷的動態氣場;外貌英俊,舉止文雅,性格沉穩的人,給人以優雅的氣場。
記得曾經在報紙上看過這樣一個例子——
陳阿土是台灣的農民,從來沒有出過遠門。為了增長見識,他報名參加了一個國際旅行團,從沒有出過國門的阿土既膽怯又好奇。
導遊為大家安排了不錯的飯店,每個人都有一個獨立的房間,飯店的服務也不錯,免費供應早餐,並且會有專人送上門。
早晨,服務生來敲門送早餐時大聲說道:“Good morning, sir! ”
陳阿土愣住了。他不懂英語,完全不知道這是什麼意思。但是,他不想讓人家覺得自己不懂。於是他想,在自己的家鄉,一般陌生的人見麵都會問:“您貴姓?”也許這個也是問自己叫什麼的意思吧。
於是陳阿土大聲叫道:“我叫陳阿土!”
如是這般,連著三天,都是那個服務生來敲門,每天都大聲說:“Good morning, sir! ”而陳阿土也大聲回道:“我叫陳阿土!”
但他覺得很奇怪,這個服務生天天問自己叫什麼,到底是怎麼回事啊?終於他忍不住去問導遊,“Good morning, sir! ”是什麼意思,導遊告訴他是“早上好”的意思。還告訴他,如果有人這麼向他問候,那他也應該回應一句:早上好。
陳阿土這才知道自己鬧了笑話,於是他回到房間反複練習“Good morning, sir! ”這句話,以便能體麵地應對服務生。
又一天的早晨,服務生照常來敲門,門一開陳阿土就大聲叫道:“Good morning, sir! ”
與此同時,服務生回答的是:“我是陳阿土!”
看了這個故事,相信大家都覺得有點好笑。但是,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景呢?很簡單,在雙方對彼此都不熟悉的情況下,誰更能征服對方呢?我們說是氣場強的那個人。因為阿土一直氣場很足地喊“我是陳阿土”,所以,服務生被他的氣場征服了,從而改變了自己的行為。
有一句俗話說:狹路相逢,勇者勝。在社會上,人際交往中,工作生活中,我們可以說,氣場強的人,更容易得到大家的認同,更容易被大家接受。
同時,一個人的氣場也是個性的外在表現。每個人的氣場就是這個人的與眾不同之處,就是一個人在思想、性格、品質、意誌、情感、態度等方麵不同於其他人的特質,這個特質表現於外就是他的言語方式、行為方式和情感方式等等。
任何人都有自己獨特的氣場,而這種氣場也決定了一個人是否能成為一種個性化的存在。說到這裏,或許很多人應該能夠明白什麼是氣場了。簡單地說,氣場是一個人內在的東西,由內及外,從自身所特有的屬性而散發出來的形成的氛圍。
盡管如此,氣場卻並不是一成不變的。因為現實生活非常複雜,隨著社會現實和生活條件、教育條件的變化,年齡的增長,主觀的努力等,氣場也可能會發生某種程度的改變。
相信很多人都聽過下麵這個典故:
呂蒙是三國時期吳國的一員勇將,可惜的是,他沒有讀過幾天書,為人比較粗魯。孫權便勸說他去多讀一點書。呂蒙推托說:“在軍營中常常苦於事務繁多,恐怕不允許再讀書了。”
孫權說:“我難道要你們去鑽研經書做博士嗎?隻不過叫你們多瀏覽些書,了解曆史往事,增加見識罷了。你們說誰的事務能有我多呢?”
呂蒙覺得孫權說得有道理,於是開始認真看書,到後來,基本上可以說是博覽群書。
魯肅掌管吳軍後,上任途中路過呂蒙住地,呂蒙擺酒款待他。魯肅不知道呂蒙已經是個學富五車的人了,在酒宴上兩人縱論天下事時,呂蒙的談吐讓魯肅大吃一驚。
酒宴過後,魯肅感歎道:“我一向認為老弟隻有武略,時至今日,老弟學識出眾,確非吳下阿蒙了。”呂蒙道:“士別三日,但更刮目相看。”
昔日的阿蒙都可以讓人刮目相看,所以,氣場弱的朋友們,不要氣餒,從現在開始,努力地豐富自己的學識,提高自己的修養。總有一天,你也可以讓人刮目相看。
氣場形成的內因和外因
一個人的氣場是內在修養加外在的行為,諸如談吐、待人接物的方式、態度等的總和。優雅大方、自然的氣場會給人一種舒適、親切、隨和的感覺。
在氣場的構成因素中,我們可以這樣說,一半是天生的,一半是後天形成的。就像《三字經》裏說的那樣: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所以,我們每個人的氣場,都有先天的一些因素在裏麵。這些先天因素是人們與生俱來的,它包括感覺器官、運動器官以及神經係統和腦的特點。這些特點,主要來自於遺傳。它是氣場形成和發展的自然前提和物質基礎。
氣場的另一半,是在後天培養的,諸如食物、環境、家庭、學校、社會、文化、經曆、年齡、職業等,都可以影響人的氣場。就好像我們平日裏看到一個人,就大概能知道他是做什麼行業的。因為每個行業的人,都有各自不同的氣場。比如明星,他的氣場是外向型的,他會用他的氣場去獲得你的好感。比如作家,你會無形中感覺,他周圍的空氣裏飄散著一絲墨香。而藝術家,氣場中更多了一些藝術氣息。看過武俠小說的人,一定對這樣的場景不陌生,比方說一個殺手進來,周圍的人都會感覺到一股殺氣。
在氣場形成的過程中,環境和教育是氣場形成與發展的外部條件,因為外因必須通過內因起作用。一個人的氣場,除必須積極地投入到實踐中去之外,還要充分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積極的心理特征,即理想、興趣及勤奮和不怕困難的意誌力。
一個人的氣場是可以培養的,但不是每個人都能很快獲得一個強大的氣場。培養強氣場,是一個漫長的過程,而能否成功,很大程度上是取決你自身的努力!
氣場不是學來的,而是培養出來。比如古代,很多大家閨秀,要求言談舉止都得符合標準。而這個標準,其實就是表現出來的氣場。今天我們不會要求女子遵守那麼多的規矩,但是,無論男人還是女人,都應該培養一下自己的氣質,增強自己的氣場,因為在現代社會,氣場是你在交往中最重要的名片。隻要你是真心想要提高自己的氣場,就得多看書、多思考。
要知道,氣場不是一兩個月可以改變的,這需要一年兩年甚至更長的時間。氣場是內在散發出來的一種魅力,化妝雖能改變容貌,但氣場這東西是要靠內在修養,而不是靠裝飾獲得的。除了注重外表的華麗外,還要更多地注重內涵。
在社交圈中,你是大家眼中的一個亮點嗎?你想在人群中吸引別人的眼球嗎?這些當然不是靠暴露、誇張的打扮來實現。氣場是一種你有而別人沒有的東西,會讓別人覺得你與眾不同,這種不同不是刻意做出來的,它是一種自然美的流露。
能提升氣場的東西很多,我相信你能從下麵的例子中找到答案。
大家都知道,魚依靠鰾才能在大海中自由沉浮。同樣是水中生物,鯊魚就沒有鰾,為了能夠沉浮,它就隻能依靠肌肉的運動。由於重心的作用,隻要它停止遊弋,身子就會迅速下沉,所以鯊魚要上浮時,隻能依靠肌肉的運動而不停息地遊弋。長此以往,它們身體的肌肉就越來越強壯,體格也越來越大,終成“海洋霸王”。
反之,鯊魚一旦停止遊動,就會因缺氧而導致死亡。
我們說是環境改變了它,外因促成它形成了“海洋霸王”的氣場。
綜上所述,一個人氣場的形成,離不開兩個環境,一個是自然環境,一個是社會環境。在人的發展中,社會環境起著更為主導的作用。環境影響人,主要是通過社會環境實現的。社會環境包括社會文明的整體水平,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水平、社會物質生活條件以及社會的政治經濟製度和道德水準,其中最主要的是社會發展的程度和個人擁有的社會關係。
許多學者和有成就的人指出,人的氣場同堅強的信念、崇高的理想聯係在一起。沒有理想和信念,發展能力就缺乏強大的動力;興趣和愛好是促使人們去探索實踐,進而發展各種能力的重要條件。因此,一個人氣場的形成,是內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結果。
氣場是決定人生成敗的基石
每個人都渴望自己能夠獲得成功,但事實上並非每一個人都能成為成功者。成功者之所以成功,不僅是因為他們具有超越常人的才華,更重要的是因為他們具備成為成功者的氣場。氣場有助於人們克服困難,即使受到挫折與坎坷,依然能夠保持樂觀的情緒,保持旺盛的鬥誌。可以說,成功人士與一般人之間最大的區別就在於氣場的差異。
氣場吸收了一個人成長中所有的得與失,其中包括他的性格、學識、教養、專業、品位,成長環境、家庭背景等,當然,還有他的外貌。這些物質經過各種方式的變化組合,形成一種獨特的能量。這種能量以各種形態附著於他,形成了這個人獨特的存在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