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論是在生活還是在工作中,我們每個人至少有兩個自己,一個是內心真實的自己,另一個是我們展示給大家看的自己。氣場,是二者的結合體。氣場,每個人都有,但看不見摸不著。氣場是裝不出來的,氣場是種感覺,比如大牌明星,公眾人物,一出場,那種架勢、那股底氣、那個範兒就是氣場。生活中,領導者、電影演員、演講家、培訓師,等等,是體現氣場最明顯不過的角色。
大家也許都讀過《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這本書,這本書的作者海倫·凱勒就是一個氣場很強的人。
海倫·凱勒1880年出生於亞拉巴馬州北部一個叫塔斯喀姆比亞的城鎮。在她一歲半的時候,一場重病奪去了她的視力和聽力,接著,她又喪失了語言表達能力。
但是,長大後的海倫,竟然學會了讀書和說話,並以優異的成績畢業於美國拉德克利夫學院,成為一個學識淵博,掌握拉丁、希臘、英、法、德五種文字的著名作家和教育家。
她走遍世界各地,為盲人學校募集資金,把自己的一生獻給了盲人福利和教育事業。因此她贏得了許多國家政府的嘉獎,並獲得了世界各國人民的讚揚。
從海倫7歲受教育,到考入拉德克利夫學院的14年間,包括在大學學習時,許多教材都沒有盲文版本,要靠別人把書的內容拚寫到她手上,因此她花費在預習功課上的時間要比別的同學多得多。當別的同學在外麵嬉戲、唱歌的時候,她卻在努力學習。
有人曾如此評價她:海倫·凱勒是人類的驕傲,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一個看不見任何東西、說不出一句話、聽不見一絲聲響的殘疾人,為什麼能夠走出黑暗,獲得讓正常人驚歎的成績?為什麼能夠贏得世人如此高的褒獎?除了靠海倫自己的頑強毅力和她的老師莎莉文的循循教導之外,恐怕起到關鍵作用的就是她的氣場——在困難麵前艱苦奮鬥、不屈不撓的氣場。
海倫·凱勒正是憑借自己的刻苦努力,豐富自我,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氣場,最終取得了輝煌的成就。
每個人對成功的定義都不一樣,真正的成功應該是全方位的,包括朋友、家庭、心靈、時間和金錢等,但最終是精神上的東西。人是精神與物質相交融的產物。一個人隻有主宰自己的氣場優勢,才能主宰自己的命運。
氣場是衡量一個人綜合指標的一個重要參數。這個參數的存在往往被人們所忽略。但客觀存在的東西終究會被證實,特別是當人們發現它的重要性的時候。因此,偉人往往就是這樣的人——歲月的更迭不是影響他氣質和氣場的根本因素,反而倒是成就他一切的最有力的見證。
氣場可以幫助每個人找到真實的自己,從而理解自己的思想,寬容自己,愛自己。當你真正了解了氣場,你就能夠達觀地接受別人的意見,對別人的錯誤變得豁達、寬容起來。
其實,隻要不帶偏見地深入審視自己,總會找到自己氣場中的優勢。不同氣場的人都可以成功,關鍵是我們怎樣去運用氣場,怎樣運用好的方法使自己得到鍛煉和成長,從而使氣場帶給我們的收獲最大化。
不同的氣場,不同的人生
我們每個人,都擁有著自己的人生。我們都希望,人生能由自己來把控。那麼,如何才能經營好自己的一生呢?可能,每個人都有自己完美的人生規劃,但是,要把這些美好的願望都變成現實,我們還需要做一件事情,那就是:了解自己的氣場。因為,不同的氣場,決定了不同的人生。
人們常把心比喻成人生的精髓,而成功的氣場也需要用心來經營。
前文我們說過,一個人的氣場就是這個人的精氣神所在,是睿智的反映,也是一個人素質的體現。在現實生活中,想要獲得較高的成就,就要有能把控人生百態的氣場。
孔子曾經問子貢:“你和顏回哪一個強?”
子貢答道:“我怎麼敢和顏回相比?他能夠以一知十;我聽到一件事,隻能知道兩件事。”
雖然子貢如此說,但是子貢依然取得了很大的成績,成為孔子的得意門生之一。
就像世界上沒有兩片相同的樹葉一樣,人的氣場,也是各不相同的。比如有的人,給人的感覺是睿智多思;有的人,給人的感覺是親切溫和。擁有這兩種氣場的人,一個善於分析,一個善於聆聽;一個做事有條理,一個做事有耐性。正如顏回和子貢,氣場不同,那麼在人生之路上也會取得不同的成績。
人生裏有太多的逆境,這是生活中的偶然。但是氣場可以讓偶然轉化為令人快樂的必然。因此,當我們了解了自己的氣場是什麼類型的,在自己的核心性格偏好上不斷地創新、不斷地發展,超越自我及他人的速度相對更快,以及更適合自己的天性和才能。
有這麼一則寓言:
豬說假如讓我再活一次,我要做一頭牛,工作雖然累點,但名聲好,讓人愛憐;
牛說假如讓我再活一次,我要做一頭豬,吃罷睡,睡罷吃,不出力,不流汗,活得賽神仙;
鷹說假如讓我再活一次,我要做一隻雞,渴有水,餓有米,住有房,還受人保護;
雞說假如讓我再活一次,我要做一隻鷹,可以翱翔天空,雲遊四海,任意捕兔殺雞。
多數人向往自己不熟悉但相關的領域,容易羨慕別人。羨慕或許是正常的,但是如果人因為對別人的羨慕而放棄了對自己的自信和對理想的追求,那就是愚蠢的。羨慕隻是因為我們希望涉及這些領域,但不熟悉而已。而那些我們羨慕的事情,可能並不符合我們的氣場。
生物遺傳密碼的千差萬別,成就了每個人的優點特長,同時也會有一些缺陷短處,後天教育與環境的差異更是造就了不同的氣場。其中既有令人羨慕之處,又有不盡如人意的地方。牽強地一味要求自己與令我們羨慕的人看齊,常常會喪失美好的東西。
愛因斯坦小時候十分貪玩。直到他16歲的那年秋天,一天上午,父親將正要去河邊釣魚的愛因斯坦攔住,並給他講了一個故事,正是這個故事改變了愛因斯坦的一生。
故事是這樣的:
“昨天,”愛因斯坦父親說,“我和咱們的鄰居傑克大叔清掃南邊工廠的一個大煙囪。那煙囪隻有踩著裏邊的鋼筋踏梯才能上去。你傑克大叔在前麵,我在後麵。我們抓著扶手,一階一階地終於爬上去了。下來時,你傑克大叔依舊走在前麵,我還是跟在他的後麵。後來,鑽出煙囪,我發現一個奇怪的事情:你傑克大叔的後背、臉上全都踏上了煙囪裏的煙灰,而我身上竟連一點煙灰也沒有。”
愛因斯坦的父親繼續微笑著說:“我看見你傑克大叔的模樣,心想我肯定和他一樣,臉髒得像個小醜,於是我就到附近的小河裏去洗了又洗。而你傑克大叔呢,他看見我鑽出煙囪時幹幹淨淨的,就以為他也和我一樣幹淨呢,於是就隻草草洗了洗手就大模大樣上街了。結果,街上的人都笑痛了肚子,還以為你傑克大叔是個瘋子呢。”
愛因斯坦聽罷,忍不住和父親一起大笑起來。
父親笑完了,鄭重地對他說,“其實,誰也不能做你的鏡子,隻有自己才是自己的鏡子。拿別人做鏡子,白癡或許會把自己照成天才的。”
別人的成功、經驗、思維是別人的,是永遠不能複製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氣場,人生的關鍵問題就是如何運用好自身氣場的問題。你的氣場可以使你樂觀豁達,戰勝麵臨的苦難;可以使你獲得更多的幫助;可以使你心境清明,讓你在通往成功的路上,披荊斬棘。
不同氣場的人,有不同的需求、動機、喜好和欲望等。但是不同氣場的人,由於這些內在因素的影響,幾乎都有自己的核心偏好。而每個人的氣場,又決定了每個人會去走各自不同的人生之路。
曹操問名醫扁鵲:“你們家兄弟三人,都精於醫術,到底哪一位最好呢?”
扁鵲答:“長兄最好,中兄次之,我最差。”
曹操再問:“那為什麼你最出名呢?”
扁鵲答:“長兄治病,是治病於病情發作之前。由於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鏟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氣無法傳出去。中兄治病,是治病於病情初起之時。一般人以為他隻能治輕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氣隻及本鄉裏。而我是治病於病情嚴重之時。一般人都看到我在經脈上穿針放血、在皮膚上敷藥等大手術,所以都以為我的醫術高明,名氣因此響遍全國。”
可見,氣場在人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至關重要。如果你忽略了去經營自己的氣場,那麼你就會成為一塊不能引起別人注意的璞玉。未經雕琢的璞玉和雕刻後的美玉同樣價值連城,但是雕刻成形的美玉會更受歡迎,更有機會讓市場來檢驗它們的價值,這就是氣場的作用,氣場可以讓一個人在人前變為美玉,擁有更多的成功機會。
認識你自己的氣場
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氣場,每種氣場都有其匹配的職業。有的人擅長這一行,有的人擅長那一行。我們應該了解自己的氣場,並按照氣場特性去尋找合適的人生之路。
在古希臘的“戴爾波伊神托所”的門口矗立著一塊古老的石碑,上麵寫著醒目、發人深省的大字:“認識你自己!”這句名言被著名的思想家盧梭稱讚為:“比倫理學家們的一切巨著都更為重要、更為深奧的至理名言。”
認識你自己的氣場,發展並經營自己的氣場,隻有這樣,你才能更準確地發現自己的最佳才能,找到到達成功目的地最迅捷的途徑。
愛因斯坦說過:“孩子生來就是天才,但往往在他們求知的歲月中,錯誤的教育方法扼殺了他們的天才。”而每一個天才都自己的氣場,每一種氣場,都可以促你成功。
很多人成功,是因為他們很清楚自己的氣場能給自己帶來什麼。這樣他們就有了目標和動力,在發展自己的路上才不會迷失自己。
有個叫布羅迪的英國老師,在整理閣樓上的舊物時,發現了一疊練習冊,它們是50年前皮特金幼兒園B(2)班31位孩子的春季作文,題目叫“未來我是……”。
這些作文本中,記錄著孩子們各種各樣的理想,理由也是千奇百怪。
有個孩子寫道:他未來一定會是海軍大臣,因為有一次他在海中遊泳,喝了3升水,都沒有被淹死;還有個孩子說,自己將來必定是法國總統,因為他能背出25個法國城市的名字,而其他同學最多的隻能背出7個;還有一個叫戴維的小盲童,他認為,將來他必定是英國的一個內閣大臣,因為在英國還沒有一個盲人進入過內閣。
布羅迪想把這些本子重新發到同學們手中,讓他們看看現在的自己是否實現了50年前的夢想。
當地一家報紙得知他的這一想法,為他發了一則啟事。沒幾天,布羅迪收到了各地的回信。他們中間有商人、學者及政府官員,更多的是沒有表明身份的人,他們表示,很想知道兒時的夢想,並且很想得到自己那本作文簿,布羅迪便按照地址一一給他們寄去。
一年後,他收到內閣教育大臣布倫科特的一封信。他在信中說:“那個叫戴維的就是我,感謝您還保存著我們兒時的夢想。不過我已經不需要那個本子了,因為從那時起,我的夢想就一直在我的腦子裏,我沒有一天放棄過。50年過去了,可以說我已經實現了那個夢想。今天,我還想通過這封信告訴我其他的30位同學,隻要不讓年輕時的夢想隨歲月飄逝,成功總有一天會出現在你麵前。
氣場可以讓我們順應自己的天性,隻有這樣才能開啟通往成功的大門。
那麼,你是否找準了自己的氣場?要知道,每一種氣場都能幫助你成功,關鍵就在於你是否真的借助了這樣的氣場來幫你實現人生的夢想。我們每個人都是一個天才,隻是你自己不知道在哪方麵最值得發展。
一個人成功的最好訣竅就是打造屬於自己的氣場。如果一個人在自己的人生坐標中,沒有標出符合自己的氣場,這個人可能就會在無數次的失敗中變得失意和沉淪,找不到自我。善於發現、經營自己的氣場,將會幫助你譜寫美麗的人生篇章,這是因為經營適合自己的氣場能給你的人生增值。富蘭克林曾說:“寶貝放錯了地方就成了廢物。”說的也是這個道理。
孔子初時以建立以“仁”治國的完美社會為誌向。並為此周遊列國,卻沒有成功。然而,他卻是很好的老師,他的弟子遍及天下,人們推崇他為我國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由此可見,隻有找到自己的坐標,自身的氣場才能得以發揮作用,生命的意義才能實現。
事實上,由於個人條件不同,資質各異,加上成長環境的差異和所掌握資源的不同,人與人之間,即使是兄弟姐妹之間,也是很難進行精確比較的。
每個人的氣場都是不同的,因此每個人的成功之路也不盡相同。與其自尋煩惱,不如調整自己的心態,坦然一些。隻要努力了,就不必對結果、對自己過於苛求,更不必感歎命運的不公。上帝是很公平的,在為你關上一扇門的同時,也會為你打開一扇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