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氣場(1 / 3)

改變氣場需要你的主觀能動性

一個人具有積極主動的意識,不僅能使自己在困境麵前力挽狂瀾,回天有力,而且在平常的生活、工作和交往中也會處於有利地位,時時把握先機。

一位心理學家在他的小女兒第一次上學之前,教給他的寶貝女兒一個秘訣,那就是在學校裏要多舉手——尤其在想上廁所時。於是,他的小女兒遵照父親的叮嚀,不隻在內急時記得舉手,老師發問時,她也總是第一個舉手,不論老師所說的、所問的她是否了解,或是否能夠回答,她總是舉手。

隨著日子一天天過去,老師對這個不斷舉手的小女孩,自然而然印象極為深刻。不論她舉手發問,或是舉手回答問題,老師總是不自覺地優先讓她開口。誰知這種做法,竟然令這位小女孩在學習的進度上、自我肯定的表現上,甚至於許多其他方麵的成長,都大大超越了其他的同學。

幾乎所有成功人士都具有事事主動的習慣。通常,有些人總覺得自己處處被動,處處受人壓製,殊不知,這種被動局麵完全是由自己造成的。如果你事事主動,事事想在前麵,幹在前麵,你就會從被動的局麵中解脫出來。

在古希臘時,佛裏幾亞國王葛第士以非常奇妙的方法在戰車的輪上打了一串結。他預言:誰能打開這個結,誰就可以征服亞洲。可是,一直到公元前334年還沒有一個人能將繩結打開。

這時,亞曆山大正率軍入侵小亞細亞,他來到葛第士的繩結前,連考慮都沒有考慮就拔劍砍斷了它。後來,他果然一舉占領了比希臘大50倍的波斯帝國。

進攻,必須強調主動,一切自卑、畏縮不前和猶豫不決的行為,都會導致人格的萎縮和做人處世的失敗。改掉壞習慣,就應該有亞曆山大的氣概,就應有那個小孩的果斷和勇敢。徹底改掉壞習慣,讓好習慣引領自己走向成功。

有人認為:“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就算知道自己有壞習慣,就算自己已經意識到了,你又能拿它奈何?其實這樣想是完全錯誤的!與建立良好習慣一樣,其相應的就是克服不良習慣,正所謂:“不破不立。”如果你不改掉不良習慣,那麼好習慣就難以建立起來。其實,壞習慣並不屬於我們自身,它與好習慣一樣,不是與生俱來的,也是可以改變的,隻要我們有決心,隻要我們能積極主動地去改變它。

要想在煩亂的社會中取得成功,就必須強調主動。在人生中,人人都會麵臨困境,常常處於被動的狀態隻會被困難壓倒,若對困難無所畏懼,勇敢的向前,化被動於主動,一切困難也都會銷聲匿跡。

因此,你不妨試一下下麵這些方法,想必你也會覺得轉換生活觀念和習慣不會再是一種難事:

——你可以承認:“我過去曾認為自己……”,但是不要把自己限定在這個判斷中,而是用行動證明你已經從過去的陰影中走出來,完全是一個鮮亮充滿活力的個體。

——選出那些最常用的消極描述,每天消除一個。告訴你周圍的朋友、同事,你將努力改變它們,請他們幫助提醒你。

——為自己製定行動上的目標,從小事做起。比如:你曾認為自己是一個害羞的人,那麼不妨主動去結識一個你以前可能不敢主動接觸的人。

——用寫行為日誌的方式記下每天你使用自我性標簽的具體時間和地點,並努力減少這種行為。

——每當你發現自己又說了令人沮喪的話,就立即改正自己。告誡自己:“隻要努力一下,我就可以改變自己”、“我現在與以前不同”、“懶惰和頹唐都不是我的個性”。

不要為你的消極和惰性尋找借口,這些都是前進的障礙,自己的不良狀態無異於未戰先敗。相信自己,隻要自己肯努力,就能夠從過去的陰影中走出來,成為一個全新的自己,以更自信更堅定的腳步走向明天的勝利。

控製欲望,由內及外塑氣場

人人皆有欲望,貪財、貪色、貪名、貪食、貪睡。貪而無厭,沒有停止的時候。看見美麗的顏色,美麗的形象,悅耳的音樂,香甜的美食等等,就著迷了,必定設法得到手,才肯罷休。

從前,有一位師父和小和尚一起下山化緣。當他們走到一處河水前,看見一位美麗少女在那裏躑躅不前,少女顯出恐懼的樣子,擔心自己過不去跌倒水裏。

老師父看在眼裏,走上前去:“這位女施主,貧僧背你過去吧。”然後,老師父就把少女背過了河。小和尚跟在後麵,對師父的行為很不理解,一直都沉默不語。到了晚上他實在忍不住,就對師父說:“我們出家人受了戒律,是不應該近女色的,你今天為什麼要背那個姑娘過河呢?”

“你說那個姑娘呀!我早就把她放下了,你還抱著嗎?”師父心懷坦蕩,未覺得姑娘不可懷抱,而小和尚心有欲望,不抱卻似抱,心裏一直沒有放下。師父把姑娘背過河,並沒有在心裏記住,小和尚一直想著清規戒律、不接近女色,雖然他沒有背姑娘過河,但是心裏卻一直沒有放下,在心裏產生了欲望。其實,學佛告訴我們,佛祖是在心中的,不是給別人看的。

欲望是一切煩惱之源,根絕了欲望,自然就沒煩惱。小和尚由於心裏產生了欲望,一直沒有把姑娘在心裏放下,因此給他自己帶來了煩惱。

世上本無事,庸人自擾之。其實所謂的煩惱,大都是自己給自己添加的枷鎖。欲望太多,煩惱太多。無欲無求,自無煩惱。然而人畢竟隻是肉眼凡胎,衣食住行,七情六欲,皆與欲望掛鉤。因此,人不可避免會煩惱。

還有一個例子,說的是唐肅宗的事情:

南陽慧忠禪師被唐肅宗封為“國師”。有一天,肅宗問他:“朕如何可以得到佛法?”

慧忠答道:“佛在自己心中,他人無法給予!陛下看見殿外空中的一片雲了嗎?能否讓侍衛把它摘下來放在大殿裏?”

“當然不能!”

慧忠又說:“世人癡心向佛,有的人為了讓佛祖保佑,取得功名;有的人為了求財富、求福壽;有的人是為了擺脫心靈的責問,真正為了佛而求佛的人能有幾個?”

“怎樣才能有佛的化身?”

“欲望讓陛下有這樣的想法!不要把生命浪費在這種無意義的事情上,幾十年的醉生夢死,到頭來不過是腐屍與白骸而已,何苦呢?”

“哦!如何能不煩惱不憂愁?”

慧忠答:“您踩著佛的頭頂走過去吧!”

“這是什麼意思?”

“不煩惱的人,看自己很清楚,即使修成了佛身,也絕對不會自認是清淨佛身。隻有煩惱的人才整日想擺脫煩惱。修行的過程是心地清明的過程,無法讓別人替代。放棄自身的欲望,放棄一切想得到的東西,其實你得到的將是整個世界!”

“可是得到整個世界又能怎麼樣?依然不能成佛!”

慧忠問:“你為什麼要成佛呢?”

“因為我想像佛那樣擁有至高無上的力量。”

“現在你貴為皇帝,難道還不夠嗎?人的欲望總是難以得到滿足,怎麼能成佛呢?”

人都有七情六欲,一般情況下,欲望就像一條大河,它洶湧澎湃、奔騰不息,不斷地驅使著人們去忙碌,追尋。有的人去追求金錢;有的人去追求名利;有的人去追求事業;有的人去追求愛情;有的人去追求長壽。欲望的內容因人而異、因人的不同階段、不同處境而異,但總而言之,人的欲望實在是太多太多了,相比之下,能滿足的欲望實在是太少太少了。

相信不少人都讀過俄國作家普希金的著名童話詩《漁夫和金魚的故事》。

海邊住著一對貧窮的老夫妻,他們靠著打魚為生。一天,老頭在海裏網到了一條金魚,金魚哀求老人放了她,並答應給老人以很重的報償。老人沒有要任何的報償就把金魚放了。

回家後,老太婆聞知此事,大罵老頭是傻瓜,說“不要白不要,哪怕要個木盆也好嘛!”老頭受不了老太婆嘮叨,隻得去找金魚要木盆,金魚使他如願了。老頭滿以為老太婆這回會高興了,沒想到又惹來一頓罵:“一個木盆值個屁錢,蠢東西!去要一座房子!”老頭無奈,又去找金魚,金魚二話沒說,立即把他家的茅棚變成了漂亮的新房。

老太婆依然不滿足,又逼老頭去找金魚,想把自己變成一個世襲的貴婦人,金魚果然又使老太婆如願以償了。可隻過了一兩個星期,老太婆又不滿足了,想當女皇。由於老太婆一而再再而三的欲望,惹怒了金魚,老夫妻又回到了原來的困苦生活。

其實,生活原本沒有痛苦,生活原本沒有煩惱,當欲望之火被點燃後,煩惱就來敲你的心門了。當你開始計較得失,貪求更多時,痛苦便來纏身了。

其實,人生很簡單,找準自己的人生目標,即挑選自己最合適最感興趣的一件事,用一生去完成它。不用太多,一件,隻要一件就夠了。別人成功與失敗與你無關。你隻和你自己比,有沒有一天天在進步,有沒有一天天在超越自己、戰勝自己。

塑造強氣場,高調做事

高調做事是一種充滿睿智,激昂澎湃的做事藝術。何謂“高調”?高調是一種積極向上、樂觀灑脫的心態,是雄心與氣魄的顯現,是一種高姿態的做事風格。在命運的土壤中播撒頑強的種子,在絕望中生出希望的光芒,外界的障礙可以阻擋一個人的出路,但卻阻擋不了一個人的意誌。不向命運低頭,不向命運屈服,不僅體現了一種高調做事的硬氣,更顯示出一種高調立世的策略。

調子高才能起點高,起點高才會成就大。“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如果做事的起點高,定位高,標準高,那麼質量也高,結果也好。因此,高調做事的前提就是擁有奔騰不息的雄心以及搏擊長空的宏偉誌向。麵對命運的挑戰,隻有選擇做生活的強者,才能緊緊扼住命運的咽喉,披荊斬棘,一往無前。因此,若想高調做事,首先要做自己命運的設計師,精心地雕琢自己的事業,這樣才可能出現另一番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