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1章 裝傻N裝傻裝到家,妙用無極限(1)(1 / 3)

一、“傻心眼”成就大事業

“糊塗”也可作為一種計謀,如“裝糊塗”就是其中之一。裝糊塗也有多種用途。有人裝糊塗是為了坑害別人,有人裝糊塗是為了保全自己。這兩種“糊塗”古已有之。

唐朝安史之亂的禍首安祿山就深通此道。有一次,玄宗命皇太子與安祿山相見,安祿山見了太子立而不拜。玄宗問他為何不拜,他說“我是胡人,不熟悉國法,不知道太子是個什麼官兒”玄宗告訴他:“太子是皇帝的接班人。我死之後,太子就是你的皇上。”安祿山聽後答道:“我隻有一個傻心眼,心目中隻知有您皇上,不知道有太子。”

安祿山真的不知太子為何人嗎?他真的那麼傻嗎?顯然不是。他是在做戲,他在唐朝的宮廷中演了許多出戲,這出糊塗戲隻是其中的一出。其實他比誰都明白太子是什麼人,但在他眼裏,太子是眼下還沒有用處的人,眼下有用的是玄宗本身。因此他故意表演得隻知有玄宗一人,似乎他比任何人都更忠誠。大奸大猾總是貌似大忠大信。

果然,玄宗聽後心裏無比舒坦,對安祿山也更加深信不疑,授以軍權,倚為心腹。當別人勸他要提防安祿山時,他毫不以為然。安祿山借助於玄宗的信任,排除異己,鞏固了自己的地位,取得了他所需的權力。

俗話說: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以裝糊塗的計謀去加害於他人實在是不可仿效。然而在現實中往往會出現這樣的情境:在一種惡劣的環境中出於外力的種種壓迫,把你推向了兩難選擇的困境,要不你就做違心於自己的壞事,要不就使自己受到壞人的傷害。在這種情況下,你不妨以裝糊塗的方式來借以逃避,使自己既免於受傷害,又不去做虧心的事。

二、“糊塗”教導,皆大歡喜

“難得糊塗”也可以作為領導方法和藝術的一門學問。當領導的—個重要的職責就是要充分調動下屬的積極性、創造性,在下屬犯了錯誤,出現問題時要及時地給予批評、指正。要做到這些就要講求領導藝術,講究做思想工作的方法。否則動輒處罰、訓誡,不但達不到教育的目的,反而容易把事情弄僵,既不利於本人改正錯誤,也不利於工作的開展,甚至這會因此而發生誤會,聚起成見,釀成大禍。因此,如何做下屬的工作,既讓他認識到不對之處,又讓他感到你是在真心為他好而樂意接受批評,這就需要當領導的有個“難得糊塗”的藝術。

宋太祖在用人、教人方麵,常表現出“難得糊塗”。宋朝建立之初,因為剛剛結束了國家四分五裂狀態,而且連年的刀兵不斷使得百姓疲憊、國庫空虛,因而國家實力軟弱。寄踞宋朝北方的契丹國,則更是虎視耽耽,時時想進犯中原,不斷地派兵騷擾宋朝邊境各州,給當地人民生活造成了極大的危害,使得附近百姓很多都遷家逃亡,流離失所。鑒於契丹的猖狂氣焰,宋太祖派卓有戰功的愛將李漢超為關內巡檢使,統兵駐紮在邊境地區,負責抵禦契丹。由於李漢超在早年攻打蜀國孟旭和北漢劉崇的戰鬥中智勇無比而且戰功累累,因而契丹貴族都攝於其強大的聲勢而不得不收斂了自己的活動。邊境地區由此得到穩定,人民生活因而也逐漸地有了保證而安居樂業。由於李漢超鎮守邊關有功,所以宋太祖又委任他兼領齊州防禦史,把齊州的賦稅收入都交給了李漢超,供其養兵訓練,抵禦契丹。因齊州在邊境各州是較為富庶的一個州,所以賦稅收入也較多,李漢超的部隊在這裏得到了充分的補給,這樣就更使其對付契丹的措施行之有效。由此,邊境數百裏地區,契丹幾乎絕跡,邊界地區的秩序也得到了根本的改變。

由於李漢超守土有功,所以有時自己也不免居功自傲,更兼他自己又是宋太祖的親信將領,因而深得信任和寵愛,於是就幹了許多違法亂紀的事情。關南的老百姓因懼怕李漢超而有冤無處伸,所以就到京城找宋太祖告禦狀,狀告李漢超借老百姓的錢財不還,狀告他搶占民家的姑娘做他的小老婆等諸種不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