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大昕《藝圃搜奇跋》:“元末,錢塘陳世隆彥高、天台徐一夔大章,避兵槜李,相善。彥高篋中攜秘書數十種,檢有副本,悉以贈大章,大章彙而編之,世無刊本。”
《皕宋樓藏書誌》:“《宋詩拾遺》二十三卷,舊鈔本,元錢塘陳世隆彥高撰輯。案世隆書賈陳思之從孫。”
《天祿琳琅》:“《容齋隨筆》,目錄後記‘臨安府鞔鼓橋南河西岸陳宅書籍鋪印’。考《杭州府誌》:‘鞔鼓橋在城內西北隅,當時臨安書肆,陳氏多著名。’”昌熾案:陳思所撰,尚有《書苑菁華》十二卷,《海棠譜》二卷,今皆存。
四○六、尹家書籍鋪 平水書籍王文鬱【葉昌熾】
三輔黃圖五色描,別風枍詣望嶕嶢。
尹家鋪子臨安市,平水書林正大朝。
《誌雅堂雜鈔》:“先子向寓杭,收異書。太廟前尹氏嚐以采畫《三輔黃圖》一部求售,每一宮殿,各繪畫成圖,甚精妙,為衢人柴氏所得。”
《讀書敏求記》:“《茅亭客話》十卷,元佑癸酉西平清真子石京募工鏤板,此則尹家書籍鋪刊行本也。”
《士禮居藏書題跋記》:“《續幽怪錄》四卷,臨安府太廟前尹家書籍鋪刊行本也。《茅亭客話》遵王記之,而此書絕未有著於錄者,可雲奇秘矣。”
許古《新刊韻略序》:“平水書籍王文鬱,見《禮部韻》嚴且簡,私韻又無善本,精加校讎,少添注語。仆嚐披覽,賢於舊本遠矣。”
錢大昕《跋平水新刊韻略》:“黃蕘圃孝廉得《平水新刊韻略》元槧本,前載正大六年河間許古道真序,卷末有墨圖記二行,其文雲:‘大德丙午重刊新本,平水中和軒王宅印。’或即文鬱之後。”昌熾案:道真序後署:“書於嵩郡隱者之中和軒”,則王宅即為文鬱之後無可疑者。自正大六年巳醜至大德丙午,已七十餘年,書林世業,亦北方之餘氏矣。
四○七、童珮子鳴【葉昌熾】
高士南州以禮羅,前萇後珮接雲蘿。
龍丘一葉藏書舫,臥聽煙波漁父歌。
王世貞《童子鳴傳》:“童子鳴名珮,世為龍遊人。父曰彥清。子鳴少依父遊,詩有清韻,尤善考證諸書畫名跡、古碑彝敦之屬。兄珊舉於邑,為諸生。子鳴歸,必就兄書舍買升酒相勞苦。高淳韓邦憲出守衢,行部過其家龍丘山塢中,索所輯唐故邑令楊炯、邑人徐安貞集,鋟梓行之,遂下教邑綱記:‘南州杜門,文舉首驂;北海為政,康成標裏。’龍丘逸民之藪,前萇後珮,千載兩賢。萇猶托跡功曹,一試綦組,而童君比誌雲蘿,聲跡俱挫,可謂皭然不滓,瞻之在前矣。其樹楔左間,以風在野。子鳴卒年僅五十四,有藏書萬卷,皆其手所讎校。”
《少室山房筆叢》:“龍丘童子鳴家藏書二萬五千卷,餘嚐得其目,頗多秘帙。”
《列朝詩傳》:“童書賈珮,字子鳴,一字少瑜。從其父以鬻書為業,往來吳越間,買一舫不能直項,帆檣下皆貯書,讀之窮日夜不休。”
王漁洋《跋童子鳴集》:“餘觀南宋陳思撰《寶刻叢編》,歎書賈中乃有嗜古雅尚如斯人者。龍遊童子鳴,亦以賈書有詩名。其集吳郡黃河水所定,凡六卷。”
四○八、老韋【葉昌熾】
翁年七十瘦如柴,日走公卿一刺懷。
袖有奇書休問訊,老韋高價本難諧。
李文藻《琉璃廠書肆記》:“瑞錦堂即老韋之舊肆,本名鑒古堂,八年前韋氏書甚多。”又雲:“延慶堂劉氏在路北,其肆賈即老韋,前開鑒古堂,近來不能購書於江南矣。韋頗曉事,而好持高價。查編修瑩、李檢討鐸日遊其中。數年前,予房師紀曉嵐先生買其書,亦費數千金。書肆中之曉事者,惟五柳之陶、文粹之謝及韋也。韋,湖州人,陶、謝皆蘇州人。”又雲:“周書昌嚐見吳才老《韻補》,為他人買去,怏怏不快。老韋雲:‘邵子湘《韻略》已盡采之。’書昌取視之,果然。又嚐勸書昌讀魏鶴山《古今考》,以為宋人深於經學,無過鶴山,惜其罕行於世,書昌亦心折其言。韋年七十餘矣,麵瘦如柴,竟日奔走朝紳之門。朝紳好書者,韋一見諗其好何等書,或經濟、或辭章、或掌故,能各投所好,得重值,而少減輒不售,人亦多恨之。”
四○九、陶正祥庭學 子珠琳蘊輝【葉昌熾】
儥畫者王儥陶顧,市印者吳市硯詹。
同與陶翁居近市,不言龍斷學雞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