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章 人類將會滅絕(1)(2 / 2)

除印度外,有人在巴比倫、撒哈拉沙漠和蒙古的戈壁灘上都發現了一些史前廢墟,其中的“玻璃石”與今天核試驗場中的“玻璃石”一模一樣。此外,前蘇聯學者戈爾波夫斯基在《古代之謎》一書中說,他在古印度的德肯地區還發現了一具人體殘骸,其放射性高出常態五十倍。現在,很多科學家都傾向於認為史前地球上曾爆發過核戰爭,但對於核武器是什麼人使用的,核戰爭為什麼會爆發等問題,卻還是幾乎一無所知。

《摩訶婆羅多》是享譽世界的印度史詩,它的漢語全譯本,約有五百萬字,和《羅摩衍那》並列為印度的兩大史詩,《摩訶婆羅多》現存的本子是在一部史詩的基礎上編訂加工而成,其中有長篇英雄史詩,而且有大量的傳說故事作為插話,有宗教哲學以及法典性質的著作。有10萬“頌”(詩節),內容篇幅相當於《羅摩衍那》的4倍,被稱為百科全書式的史詩,規模宏大、內容龐雜。印度現代學者認為《摩訶婆羅多》是印度的民族史詩,內含印度民族的“集體無意識”,堪稱是“印度的靈魂”。

摩訶婆羅多(天城文〉、IASTMahābhārata),一譯“瑪哈帕臘達”,是古印度兩大著名梵文史詩之一,另一部是《羅摩衍那》。《摩訶婆羅多》現存的本子是在一部史詩的基礎上編訂而成,其中不但有長篇英雄史詩,而且有大量的傳說故事作為插話,還有宗教哲學及法典性質的著作,因此篇幅很長。《摩訶婆羅多》有“二十萬行長詩”之稱,在《格薩爾王》被發現之前,是世界上最長的史詩。

時代背景《摩訶婆羅多》的成書時間約從公元前四世紀至公元四世紀,曆時八百年。它長期以口頭方式創作和傳誦,不斷擴充內容,層層累積而成。它的成書年代處在印度從原始部落社會轉化為國家社會的時代,也是從吠陀時期的婆羅門教轉化為史詩時期的新婆羅門教(即印度教)的時代。這部史詩以印度列國紛爭時代為背景,描寫婆羅多族的兩支後裔為爭奪王位繼承權而展開的種種鬥爭,最終導致大戰。大戰的結果雖然有勝敗,但雙方將士幾乎全部捐軀疆場,是一個曆史悲劇。

文化遺產這部史詩的成書過程是印度古人彙集和保存民族思想文化遺產的一種特殊方式。這部史詩本身就宣稱道:“正法、利益、愛欲和解脫,這裏有,別處有,這裏無,別處無。”也就是說,這部史詩的內容囊括了人世間的一切。因此,這部史詩成書後,在印度古代被奉為“第五吠陀”,也就是被奉為“聖典”。印度現存最古老的四部吠陀(《梨俱吠陀》《娑摩吠陀》《夜柔吠陀》和《阿達婆吠陀》)是吠陀時代的“聖典”,而《摩訶婆羅多》則是史詩時代和古典時代的“聖典”,即“第五吠陀”。了解了《摩訶婆羅多》這部史詩也就基本了解了印度教傳統文化。所以,印度現代學者認為《摩訶婆羅多》是印度的民族史詩,內含印度民族的“集體無意識”,堪稱是“印度的靈魂”。

思想內涵史詩所寫的故事不是一般的王族內爭,而是顯著對立的兩類統治者的鬥爭,是弱小對強暴、受侮辱損害者對加侮辱損害者、遭遇流放迫害因而接近人民的貴族對高踞王位驕橫殘暴的貴族的鬥爭。基調是頌揚以堅戰為代表的正義力量,譴責以難敵為代表的邪惡勢力。堅戰公正、謙恭、仁慈,而難敵貪婪、傲慢、殘忍。難敵的倒行逆施不得人心,連俱盧族內一些長輩也同情和袒護般度族。史詩表現了人民在亂世希望由比較賢明的君主,而不是由暴虐的君主統一天下的願望。當然,史詩也是忠於現實的,它描寫每逢大戰關鍵時刻,般度族都是在黑天支持下采用詭計取勝的,因而使他們減卻光彩。這說明作者對統治者的認識是清醒的,並未違背生活真實而一味進行美化。

貫穿史詩的是法的哲學思想體係。“法”是作為國家社會的結構秩序,同時也是每個人所應遵守的行為準則。法和非法規定了是非善惡的標準。這種思想利用史詩故事形象地表達出來,把最後幸存的般度族長子堅戰解釋為是法的化身和勝利。當然,這是很牽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