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區劃除德裏國家首都轄區外,全國分為28個邦和6個聯合屬地。28個邦分別為:安得拉邦、阿魯納恰爾邦(中印爭議地印度首都新德裏風光(20張)區)、阿薩姆邦、比哈爾邦、恰蒂斯加爾邦、果阿邦、古吉拉納邦、哈裏亞納邦、喜馬偕爾邦、查謨~克什米爾邦、賈坎德邦、卡納塔克邦、喀拉拉邦、中央邦、馬哈拉施特拉邦、曼尼普爾邦、梅加拉亞邦、米佐拉姆邦、那加蘭邦、奧裏薩邦、旁遮普邦、拉賈斯坦邦、錫金邦、泰米爾納德邦、特裏普拉邦、北方邦、北安查爾邦、西孟加拉邦。6個聯合屬地分別為:安達曼、昌迪加爾、達德拉~納加爾哈維利、達曼~第烏、拉克沙群島、本地治裏。
“印度”一名來自印度古代文明的發祥地之一——印度河,古代印度的地理概念指整個南亞次大陸地區。我國最早知道印度是西漢張騫通西域的時候,最初稱印度為身毒,後來稱為天竺、賢豆等。唐代高僧玄奘西行之後在其著作中始稱印度,這一稱謂沿用至今。
公元前2500年左右,印度河流域出現了燦爛輝煌的城市文明——哈拉帕文明。但在自然災害和外族入侵的雙重打擊下,哈拉帕文明逐步消亡。約公元前14世紀,來自中亞地區和南俄草原的遊牧民族雅利安人進入印度西北部地區征服了當地土著,於公元前1000紀初期在印度逐步建立奴隸製國家,從而形成高度發達的文明。婆羅門教形成於這一時期,以神的名義製定的種姓製度一直影響到今天。
宗教公元前6世紀之後,印度進入了******國時期,內戰頻繁,並出現了反對婆羅門教統治地位的沙門思潮,佛教、耆那教隨之興起。內部的紛爭也招致了外部的入侵,波斯帝國、馬其頓——希臘人先後於公元前6世紀和公元前4世紀攻入印度西北部地區。公元前324年孔雀王朝在驅逐了馬其頓在印度西北部地區的駐軍後統一了北印度,偉大的阿育王皈依佛教並大力推廣佛教。孔雀王朝於公元前185年滅亡,印度進入列國時代。直到公元4世紀,古代印度的第一個統一的封建王朝笈多王朝興起,帶來了了兩個世紀的和平與繁榮。在笈多時期,從古老的婆羅門教演化出來的印度教興起並逐漸占據主導地位。也正是在這一時期,古代印度文化達到了顛峰。
從公元8世紀開始,信仰伊斯蘭教的阿拉伯人不斷侵入南亞次大陸,同時也將伊斯蘭教傳入此地,使印度文明增添了新的色彩。伊斯蘭教與印度教成為古代印度的兩大宗教,佛教與耆那教日漸式微。1526年,信仰伊斯蘭教的蒙古~突厥貴族建立了莫臥兒帝國。18世紀中期到19世紀中期,英國殖民者逐步控製了南亞次大陸,使這裏成為大英帝國最重要的原料供應地。19世紀末期開始,印度人民開展了不屈不撓的獨立運動,其中以甘地為首的不合作運動為民族主義事業贏得群眾支持做出了重大貢獻。1947年,印度終於獨立。之後經過兩次印巴戰爭,南亞次大陸形成了目前的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三個國家。
印度與巴基斯坦在克什米爾問題上一直存在爭端,但是自2002年開始的雙邊會談和互信措施的建立正在減弱這一地區的緊張局勢。在目前印度的經濟成就引人注目,然而也麵臨了多項挑戰,例如嚴重的人口過剩、環境惡化、大量的貧窮人口以及印度國內的種族以及宗教衝突。印度的經濟在過去十年已經大幅度地擴大規模。
當前印度(2001年普查數據),信仰印度教的人數為總人口的80。5%,穆斯林占13。4%,基督教2.3%,錫克教占1.9%,其它教派占1.8%,情況不明的為0.1%。
印度是佛教的發源地,最具影響力的為唐玄奘紀念堂,2006年是“中印文化年”,為了完成周總理的遺願,特請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朱炳仁為是印度那爛陀玄奘紀念堂製作巨幅銅雕壁畫《大唐玄奘傳》。紀念堂是由周恩來總理和當時的印度總理尼赫魯共同倡導,中國政府在1957年捐款30萬元人民幣建造的,以紀念這位中印文化交流的先驅。但後來由於種種原因,玄奘紀念堂並未完全竣工。從2000年開始,中印兩國政府兩度將玄奘紀念堂的修複納入兩國文化合作執行計劃。2005年溫家寶總理訪印時再次決定,由中印雙方合作完善那爛陀玄奘紀念堂,並定於2006年舉行落成典禮。而在杭州完成的這批銅雕藝術品,將是紀念堂內的主要裝飾藝術品,承擔了這一中印文化交流的重大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