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打造優衣庫王朝(3 / 3)

當時,美國有限公司借著販賣牛仔褲的契機使銷售額在短時間內突破了100萬億日元,而英國一家零售業更是在短短八年的時間裏把銷售額從20億日元狂飆到了2000億日元。每當看到這兩組數字時,柳井正心中就會百感交集。

為什麼國外的同行業可以做得這麼好?他不相信自己做不到,他不但要讓自己的公司趕上這些零售公司,還要建立起一個優衣庫的王國,一個可以與英美等地區的時尚休閑業相媲美的國際大公司,一個可以真正代表日本本土潮流和頂尖零售業的跨國集團。

原宿店開業當天的盛況,讓搖粒絨一下子成了優衣庫的招牌。不久,優衣庫的搖粒絨在美國也開始熱賣。尤其是在得知搖粒絨隻賣1900日元——僅僅相當於15、16美元——人們馬上就決定要把這件商品買下來,而且根本就沒有任何的遲疑。

基於對約翰·傑伊的信任,柳井正更讓約翰·傑伊參與到了商品的策劃活動中來,以期讓他對優衣庫產生更多的直觀印象,從而在廣告中能夠更好地表達出優衣庫的形象。約翰·傑伊非常賣力,他開始了和優衣庫並肩作戰的日子。

借用約翰·傑伊的廣告模式,在1999年8月的一份全國性報紙上出現了一篇文章——《優衣庫的搖粒絨何以隻賣1900日元》。這看似是一則探討行業內幕的專業文章,實則是約翰·傑伊想出來的廣告軟文。這篇文章不僅剖析了優衣庫搖粒絨服飾“賤賣”的原因,還深入涉及了許多優衣庫經營本質的東西。

優衣庫的好名聲,一下子鋪天蓋地地席卷而來。

柳井正在維登廣告公司的建議下,綜合運用電視、雜誌以及車體廣告等多種媒介的聯合效應展開了新一輪的宣傳攻勢。主打產品依舊是搖粒絨,但如何與上一年度的硬性推銷區分開呢?約翰·傑伊想到了一個絕妙的主意,用感性去打動消費者,從形式上完全和去年的廣告宣傳區分開來。

這一次的廣告,主角全都換成了音樂家、演員、學者,以及在生活品質上有著獨特追求的人群。廣告的主要鏡頭著重表現他們的居家生活,主角在不經意間淡淡地念出早已經準備好的廣告詞,其對優衣庫完全信賴的感覺就馬上呈現了出來。以往的廣告都以宣傳產品為主,但是在這一係列廣告中,卻將穿衣服的人作為了“主角”,這不是一種本末倒置的方式,而是柳井正多年總結出來的經驗:個性與時尚不在於服裝,而在於穿衣服的人本身,如果服裝本身過度強調“個性”,反而會讓穿衣人難得穿著得體。所以在這一係列的廣告中,柳井正向人們傳達了這樣一個概念:不論任何時候、任何地方、任何人在任何場合都能穿的衣服。

這一係列的廣告引起了非常大的反響。人們十分認同這些人在廣告中表現出來的家居品質,似乎隻要穿上了優衣庫的服裝,就能過上和他們一模一樣的生活。

約翰·傑伊完全打破了之前的廣告模式。在這一係列廣告中,沒有商品的名字,沒有價格,甚至連優衣庫的名字都很少提到。很多堅持傳統廣告模式的人對此提出了極大的反對意見,他們說,這樣的廣告怎麼會引起消費者的購買衝動呢?

事實證明,約翰·傑伊的廣告新主張是完全正確的。當一則電視廣告把自身的訴求點完整表達出來後,留給觀眾更多的思考空間,才能抓住觀眾的真心。廣告一經播出,引起了空前的反響。人們甚至開始口碑相傳這則廣告,專業雜誌也給予了極高的評價,甚至其還為同行業者樹立起了新標杆。

柳井正後來幹脆把廣告的所有事務都交給了約翰·傑伊、藝術總監田中則之以及文案策劃佐藤澄子全權負責。新的廣告和之前的廣告一脈相承,廣告中的模特依舊選用的是具有鮮明生活個性的人群。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一條廣告是音樂家山崎正義出演的一則短片:畫麵中的山崎正義手抱吉他,身上穿著優衣庫的搖粒絨,一麵隨性地彈著吉他一麵說:“我是音樂家,今年27歲。”這就是全部的廣告詞了。一直到廣告的最後,才在屏幕上打出一句廣告語:“優衣庫銷售的搖粒絨有15種顏色,隻售1900日元。”

這則廣告不但延續了純感性訴求的模式,更成為極具有山崎正義個人風格的表演秀,一時間讓他的粉絲們著迷不已。因為山崎正義的正麵形象,廣告播出後優衣庫搖粒絨的銷量出現了大幅度增長。

原本計劃1999年銷售600萬件搖粒絨,結果卻出乎意料地賣出去了800萬件。基於搖粒絨的熱賣,優衣庫一下子從零售商的角色轉變成為日本新型企業。這樣的轉變,完全超出了柳井正的預料。而這一切,與約翰·傑伊的新廣告有著密切的關係。

遺憾的是,約翰·傑伊和優衣庫的合作關係因為某種原因並沒有維持得太久。約翰·傑伊離開後,柳井正一直都沒有找到合適的廣告代理商,因為沒有找到他心中的合適人選:既要站在消費者的角度上,又同時為商業做打算的廣告策劃人。最後柳井正又迫不得已地把廣告經營權收了回來,交到迅銷公司藝術總監田中則之先生的手中。對於約翰·傑伊,隻能成為柳井正心中一段不可思議的緣分了。

經商之道

搖粒絨的熱銷和原宿店的開張讓優衣庫再次進入了一個巔峰時期,業績突飛猛進,股票也一路上揚,公司的發展形勢一片大好。公司越做越大,每天需要處理的事務也越來越多,也就意味著人員越來越多。尤其是每個人都有著自己的性格特征,想要把不同性格的人協調起來做同一件事情,絕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大鍋飯,最難做,可是柳井正坐在這個位置上,就不得不考慮如何才能做好這一頓飯。

柳井正經常給員工們傳達這樣一個信念——你究竟想要一家什麼樣的公司,你究竟想要和什麼樣的同事在一起做事。很多員工被問到這一問題時,不禁在第一時間會有些懵。他們不相信世間還存在著這樣的公司,能夠讓員工根據自己的喜好去決定公司的未來和同事的去留。

柳井正讓每個新老員工都有一個強烈的意識,公司是個大家庭,大家都是親人。隻有把公司當成了家,每個人才能在這裏感受到足夠的幸福度,這才是一份最好的職業規劃。柳井正把自己稱為是這個家的家長,但他隻有選擇權,卻沒有決定權。公司是大家的,決定權在員工的手裏麵。

當柳井正形成這一整套經營理念的時候,他才隻有30歲。當時的他剛剛接手了父親的西裝店,麵對還在苟延殘喘的店鋪,柳井正的心中隻有迷茫。也正是這段迷茫期促進了他的思考,他開始考慮究竟如何才能成為一名優秀的企業家,以及什麼樣的公司才算得上優秀。這些尚不成熟的想法被他一一記錄下來,隨著優衣庫的發展,當初的念頭一點點地被完善,直到現在,“這裏是家”的經營概念才被最終確定下來。

商海是特別能夠磨煉人的。麵對優衣庫走過的間歇性成功和失敗,柳井正的許多經商理念也在不斷調整中得到確認、推翻、再確認,最後形成自己的經商之道,這其中飽含著他一路走來的艱辛,他希望這些寶貴的經驗能夠被傳承下去。

第一,經商的根本就是在迎合客戶的需求,這是毋庸置疑的事情。做商業不是做藝術,不用堅持自我的風格。如果沒有了顧客,也就沒有了衣食父母。

賣不掉衣服,那就證明你是失敗的,最終必定會被淘汰出局。

第二,優秀的想法一定要堅持下去。迎合顧客的需求,不代表就一定要做市場的順從者。堅持自己想法的人,是最有骨氣的,這是從宏觀上來考慮問題。如果把這句話放到細枝末節中,一定會產生許多矛盾。因而,商家需要在堅持自我和滿足顧客需求之間尋得一個平衡點。優衣庫是因為堅持自我而成功的,當然這要以迎合顧客需求為前提。但如果過度迎合顧客,就會失去自身經營的方向,在抓不到顧客的需求點時,陷入不知所措的境地中。

同時,堅守自己想法的另一個方麵還意味著要擔負起屬於自己的社會責任。口碑對企業至關重要,是你的責任你就必須扛起來,這也是做企業不能夠忽視的公關策略,更是做人的根本。

第三,永遠都不要被科技拋棄。公司的發展和電腦科技的發展密不可分。

不管是業務上,還是在管理模式上,都要堅持學習互聯網模式。公司需要的不是中央集權的管理方式,它應該是沒有中心,或者說任何一個觸點都是中心,隻要每個員工互相連接起來,就能夠隨時隨地實現資源共享。

很早以前,柳井正就曾說過,他希望公司逐漸發展成一個離開了他依舊能夠正常運轉的公司。現在,這些經營理念已經如血液一般注入到了公司每一個人的身上,柳井正便產生了隱退的想法,並且他還為自己找好了接班人,這個人就是澤田貴司。

說到澤田貴司,他恐怕是整個迅銷公司內升職最快的一個人了,從他1997年進入迅銷公司,他幾乎每兩個月就會得到一次提升,這樣連續提升了三回,最後一次提升間隔了六個月,他坐上了副社長的位置。這速度簡直像坐了火箭一樣,不過也能夠從中看出柳井正十分器重澤田貴司。

所以當柳井正產生了隱退之心後,他第一個想到的接班人就是澤田貴司。

當他對澤田貴司說“澤田,你來做社長吧”時,澤田貴司幾乎是下意識地就答應了。但是很快,澤田貴司就後悔了。

當時柳井正隻有50歲,無論是身體還是精神,都還處於年富力強的階段,所以柳井正提出隱退的言論一經提出,全公司上下反對的聲音此起彼伏。大家認為柳井正現在還能夠繼續管理公司,而澤田貴司從事服裝零售行業才兩年,經驗明顯不足。此時,柳井正也意識到了自己貿然做出隱退的決定有些欠妥,這不僅引起了全公司的動蕩,還讓澤田貴司陷入了一個尷尬的境地。

柳井正第一次隱退的想法就這樣被擱淺了。既然不能解甲歸田,就隻能繼續“在其位,謀其政”了,柳井正開始考慮,如何將優衣庫打造成日本服裝零售業的第一品牌。但在這之前,他還有很多事要做,那就是改革,一場從經營模式到人員管理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