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3章 伊麗莎白二世:承上帝之名(3 / 3)

政治上,她的立場則比較模糊,雖然她並非從未在公開場合上表達過她對政治的看法。她與所有政黨中的許多政治人物都保持著友好的關係。一般認為她最喜歡的首相是溫斯頓·丘吉爾、哈羅德·麥克米倫和哈羅德·威爾遜。她最不喜歡的首相當然是瑪格麗特·撒切爾。她與前任首相,也是第一位在她繼承王位之年出生的首相托尼·布萊爾的關係則相當不錯。

女王隻有在那些可能影響到英國統一的議題上公開她的立場。她曾表示支持英格蘭與蘇格蘭繼續保持統一,因此激怒了一些蘇格蘭民族主義者。她對北愛爾蘭《貝爾法斯特協議》的讚譽也引起了很多聯邦主義者的反對。

雖然王室其他成員經常引起許多爭議,特別是女王的孩子們在1980年代和1990年代所經曆的婚姻問題,但女王本人較少引發爭議,並受到英國人民的尊敬和愛戴。雖然與過去相比有所放鬆,但她在公開場合中表現得依然十分正式。由於她在公開場合中不願表達自己的情感,使得英國公眾無法對她產生更深的感情。

伊麗莎白二世從來都沒有不受到歡迎,至少沒有比維多利亞女王在其統治時期更不受歡迎。唯一一次引起公眾不滿的是在1997年戴安娜王妃去世後,女王和王室其他成員並沒有參加公眾悼念活動。這引起許多一般都是親王室的小報的批評,讓英國人覺得王室冷漠、不近人情。

許多人認為,女王不太喜歡戴安娜,認為她破壞王室。最後由於巨大的公眾壓力,全體王室成員不得不在王妃的靈柩經過白金漢宮時向它鞠躬。女王也罕見地以電視直播的形式表達對戴安娜去世的哀悼。伊麗莎白二世的這種改變可能是王太後和布萊爾遊說的結果。

1997年以後伊麗莎白二世就重新獲得了之前那種受人尊敬的國家元首之形象。2002年全國為她慶祝登基50年大典,當年她巡遊了全英國,對多個英聯邦國家做了國事訪問,還出席了多場遊行活動與音樂會。6月,數千人聚集在白金漢宮外參加名為“王宮派對”的活動,全英各地的許多音樂家都雲集在此表演。慶祝活動期間王太後卻不幸去世。

在母親和妹妹去世後,她與子女的關係有所親近。她與媳婦威塞克斯伯爵夫人的關係特別融洽。不過她與兒子查爾斯王儲還是很少見麵。雖然她不支持王儲與卡米拉的關係,但最近她曾多次公開暗示已經能夠接納卡米拉。另一方麵她與孫子孫女之間的關係非常親密,特別是威廉王子和紮拉·菲利普斯。

2003年,一向身體健康的女王進行了三項手術。1月她動手術移除了右膝蓋破碎的軟骨,12月又在左膝蓋進行了類似的手術,並又修補了臉部的器官損害。外界曾經猜測這是由於皮膚癌引起的,不過白金漢宮表示女王並無大礙。

最近的一係列手術讓人擔憂伊麗莎白女王操勞過度,應該多加休息。雖然女王已經年屆80,但她本人已經公開表示無意退位。許多接近伊麗莎白的人說女王不可能自行退位。但是她同意讓她的子女負擔更多國事活動。她也開始減少外訪次數(一般來說她每年都會做兩次國事訪問和兩次英聯邦國家的訪問)。但像她的母親,她隻有到身體無法負荷的那天才會停止工作。

最近幾年公眾發現伊麗莎白女王在公眾場合表現出更多的情緒。雖然她大多數時候還是保持國君的莊嚴形象,但她開始在公眾場合微笑,並在為“9·11事件”死難者舉行的西敏寺悼念會上流淚。

2007年,女王的專用頻道在短片分享網站YouTube啟播,除播放多輯王室珍貴片段外,更首次在網上播放女王的聖誕文告,紀念她首次發表電視聖誕文告50周年。白金漢宮表示,女王開創先河,上載片段到網站,是希望將訊息傳遞給更多人,拉近和年輕一代的距離。

2008年,英國王室高級消息來源稱,82歲的女王已經改變了“永不退位”的承諾,她計劃在2013年自己87歲時正式退位,從而將王位傳給查爾斯王子。王室消息來源稱,女王已經告訴查爾斯王子,她準備讓他提前成為英國國王。但女王本人目前尚末證實這一點,亦有外界對女王將會退位的說法抱有懷疑。而白金漢宮發言人則表示女王過去一直表示,她不會退位,她的這一觀點目前並沒有發生改變。

2010年女王要求加薪,以填補皇室600萬英鎊的財政赤字。據悉,這是她20年來第一次要求加薪。2012年2月6日,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迎來登基60周年紀念日,成為曆史上第二位在位超過60年的君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