訓練的最後一個階段是間諜生活的關鍵時刻,實際上是訓練一些日常生活中涉及到的內容,比如,在進行活動的地區應該怎樣穿著?與人們聊些什麼?付多少小費?等等。派往阿拉伯國家的間諜甚至還必須集中學習並背誦“古蘭經”。而那些分到西德的情報人員,則必須背出每月聯邦甲級足球隊的比賽成績,甚至還有這樣的情況,教官要考問德國國家足球隊主力隊員的姓名。這是一種文化性訓練,它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它涉及到間諜的身份,而間諜的身份一旦暴露,後果是不堪設想的。
在結束一切課程之前,年輕的情報人員為完成他們的畢業考核得到了一個新的“身份”。為了避免複雜的家庭背景帶來的麻煩,發給他們的偽造護照往往證明他們是孤兒。
所有的訓練結束後,有一個實習期,在這個實習期內,諜報人員將受到最後的考察。根據考察的結果來分配未來的工作。在這個實習期裏,有的人能夠順利地通過考察並如意地被分配到國外工作。
訓練結束時,每個學員都得到成績單。那些成績一般的人留在總部辦公室工作。在情報分析處收集、分析情報,在聯絡處負責與友好國家的情報部門保持聯係,或在秘密的外交部裏工作(這個秘密的外交部負責處理與以色列沒有外交關係的非外交渠道事宜)。
隻有那些成績特別優異,大約占總數八分之一的人,有幸被分配到負責向國外派遣行動和暗殺小組的“特別行動處”。
除了這種正式的招募與訓練外,摩薩德還有一種非正式的招募特工的機製,這套機製是為了彌補前一種製度的不足而設立的,這就是適時挑選與策反製。每一個特工或特工小組在被派往國外執行任務時,為了行動的需要,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當地的人,這些人形形色色,但是在摩薩德特工看來都具有潛在的價值——隻要時機得當。為了進一步獲得情報的需要,摩薩德特工根據所接觸的人的具體狀況,會通過種種手段(往往是金錢與女色)引誘對方為自己效力,甚至通過對方建立起一個更為安全有效的間諜網(當然,這樣做也是有一定風險的,所以摩薩德在這方麵比較慎重)。被選擇與被策反方有可能是訓練有素的職業間諜,更有可能是並未受到特殊的正規訓練的非間諜人員,但是這並不重要。由於這種機製相當靈活,而且被挑選的人員正是所在國家的公民,通過它,往往能夠收集到摩薩德特工在一般情況下收集不到的機密信息。可以說,這種機製是對前述正規機製的重要補充。
在這裏,值得一提的是摩薩德對性的利用。很少有人能經得起性的誘惑,這是人類的本性,而在敵對國家的交往之中則是非常致命的弱點。摩薩德深知這一點,並在執行任務時不失時機地加以利用。在用女人設置性陷阱時,情報界領導人往往非常謹慎,他們一般傾向於派單身女人完成這種任務,而且,她們一般隻執行一次這樣的任務。摩薩德並不強迫女間諜采取性勾引的手段,這非常重要。然而,如果性訛詐或性陷阱是一項與任務不可分割的部分,摩薩德就會經常使用妓女。而以色列的一些非法妓女往往表現得非常愛國,盡管摩薩德並不告訴她們行動的細節以及她們奉命與之睡覺的男人的身份。另一方麵,與使用女間諜來設置性陷阱的謹慎相比,摩薩德的男特工在步入國外獵豔場時往往是毫不猶豫的。挑選出來的男間諜一般都非常英俊瀟灑,甚至有些風流倜儻,他們在國外會與一些國家大使館的女秘書或空中小姐交上朋友並建立起親密關係,而她們則提供出許多有價值的有關阿拉伯外交官、機場以及城市的情況。
克格勃和C.I.A
世界上最龐大的間諜組織,要算是前蘇聯的“克格勃”和美國的C.I.A——中央情報局了。隻是隨著前蘇聯的解體,“克格勃”也隨之土崩瓦解。
克格勃是“國家安全委員會”俄文開頭字母的中文音譯。它是在赫魯曉夫當政之後,於1954年3月12日成立的。總部設在莫斯科。
克格勃的正式編製諜報人員,便有50萬之眾。也許,這還是一個大大縮小了的數字。據說,其中有4萬多人並不是在前蘇聯的國土上活動。
克格勃分4個局——第一總局,第二總局,第四總局,第五總局。其中第三總局空缺。第一總局為對外諜報局。第二總局為國內防諜局。第四總局為邊防總局。第五總局為秘密警察局。另外,克格勃還下設7個直屬局、6個直屬部。
克格勃設有“技術學校”,專門訓練間諜。間諜的訓練課目有電報術、攝影術、竊聽術、爆破術、密寫術、毒殺術、外語,還有格鬥、擒拿、射擊技術。
克格勃訓練間諜,為的是要跨過前蘇聯的國界,進入異國刺探軍情。怎樣才能使在前蘇聯土生土長的人,搖身一變,成為“外國人”呢?
克格勃挖空心思,在外人莫入的地區,建立起前蘇聯國土上的“異國他鄉”——有“美國”城,有“英國”城,有“加拿大”城,也有“中國”城等。城裏的建築、陳設,一概仿照所模擬的國家。在那裏,居住著來自這些國家的叛逃分子。間諜在那裏長期生活,學習“外國”的語言、生活習慣等等。一直要到技術非常純熟了,像個“外國”人了,這才能“畢業”,被派往國外。
除了克格勃之外,前蘇聯還設有間諜情報機構——“蘇軍總參謀部情報總局”,簡稱“格勒烏”。
美國的間諜機構較多,鼎鼎大名的是“中央情報局”,英文縮寫“C.I.A”。它是美國最大的間諜機構。
中央情報局成立於1947年7月,總部設在華盛頓。中央情報局公開的編製人員為16萬,實際數字比公開的數字多幾倍。它的經費每年為100億美元。中央情報局下設13個部門。跟克格勃一樣,中央情報局的間諜也遍及全球。
中央情報局的頭目深知在現代社會中,如果沒有高深的科學文化知識,幾乎無法進行間諜活動。因此,他們招收間諜時,並非那些亡命之徒、草莽之輩。據報道,中央情報局的成員中,絕大部分是大學畢業生,其中5%還獲得過博士學位,成為“博士間諜”。這些大學生,分屬於281個專業,其中35%是社會科學專業,24%是企業管理專業,20%是數學、物理專業,11%是工程技術專業,6%是生物學專業,4%是軍事情報專業。有1\/3的成員懂得一種外語,1\/7的成員懂得3種以上外語。最近幾年招收的新諜報人員中,博士占16%,碩士占38%。
蓋世太保
蓋世太保是法西斯德國國家秘密警察組織。“蓋世太保”一詞是根據德語Gestapo的讀音形式創造的。Gestapo是Geheime Staats-polizei(國家秘密警察)的簡縮形式,是節選ge(heime)“秘密”、sta(ats)“國家”、po(lizei)“警察”等詞的詞首字母組合而成的。
Gestapo成立於1933年,最初的頭子是戈林,1936年與黨衛軍合並,成為國家保安警察部隊的一部分,由希姆萊領導。該組織是德國法西斯黨進行殘暴統治的工具,希特勒曾利用它在德國國內和占領區進行過大規模的恐怖屠殺。1946年紐綸堡國際軍事法庭宣布這個血債累累、惡貫滿盈的組織為犯罪組織。
蓋世太保最早產生於德國的普魯士和巴伐利亞兩個邦。1933年納粹黨執政後,納粹二號人物戈林以普魯士邦內政部長身份接管聯邦警察局,他把政治警察、諜報警察和刑事警察中政治部門合並,組成秘密警察處。一個無名的郵局小職員奉命為這個新成立的組織設計一種免費投遞的郵票圖樣時,提議把它叫做秘密國家警察,簡稱“蓋世太保”(Gestapo),一個令人談虎色變的名稱就這樣出現了。
1934年4月,戈林任命希姆萊為蓋世太保首腦,希姆萊隨即任命後來以“劊子手”外號聞名的黨衛軍保安處處長萊因哈德·海德裏希為蓋世太保副首領。1936年6月,希姆萊成為德國警察總監,蓋世太保隨之向全德國發展。同時希姆萊改組全德警察指揮體係,蓋世太保改為著便服的保安警察。但許多黨衛軍兼有蓋世太保職務。
蓋世太保有“預防性逮捕權”。海德裏希在德國遍布特務網,僅在20世紀30年代就雇有10萬名兼職密探。此外,保安處還有3000人的專職密探和3萬名兼職密探。在納粹上台後的幾年中,成千上萬的左派人士、知識分子、猶太人、工會運動者、過問政治的教士,都不經法律程序被投入集中營。在白色恐怖下,使人的心態曲扭。當時一位駐柏林的美國記者寫道:“你的兒子、你的父親、你的妻子、你的表親、你的好友、你的上司、你的秘書,都可能是海德裏希組織的告密者。”納粹統治的頭1年,就在德國建立了薩赫森豪森、達豪、布痕瓦爾德等50多個集中營。集中營設有禁閉、鞭笞、勒死等酷刑,並明文規定凡談論政治、舉行集會、發表“煽動言論”者“一律絞死”,不服從命令或襲擊守衛者“當場格殺”。
蓋世太保不僅對人民實行法西斯統治,還把矛頭指向任何阻礙納粹爭取最高權力的上層階級,對衝鋒隊血腥的清洗後,又向當時唯一不受控製的陸軍軍官團開刀,製造了德國戰前一段決定命運的奇異插曲。
1937年12月,德國軍隊一號人物、喪偶多年的戰爭部長馮·勃洛姆堡元帥與其24歲的女秘書埃娜結婚。勃洛姆堡迷戀於新婚妻子的美貌,而忽略了對她過去的了解,而柏林警察方卻握有埃娜做過妓女以及拍過春宮照片被判刑的材料。顯然,埃娜被安排在勃洛姆堡身邊工作是一個圈套。可是,當一無所知的勃洛姆堡向戈林申請結婚時,戈林不但滿口答應,還表示願意去與希特勒疏通此事。次年1月,當勃洛姆堡夫婦去意大利旅行時,蓋世太保送交的埃娜檔案擺到了希特勒辦公室的案頭。勃然大怒的希特勒大罵勃洛姆堡欺騙了他,當場指示參謀長貝克說,第三帝國“不能容忍最高級將軍與一個婊子結婚”,下令將元帥免職。與此同時,希姆萊以無中生有的“戀童癖”強迫陸軍二號人物、總司令馮·弗立契上將辭職。2月4日,德國廣播電台宣布除戰爭部長和陸軍總司令外,另有16名高級將領退休,44名將領因“對納粹主義不夠熱心”而被調離職務。希特勒宣布取消戰爭部,成立以凱特爾為首的最高統帥部(OKW)。
德國進攻波蘭後,蓋世太保的主要活動擴大到境外。蓋世太保除了在占領區擬定需要逮捕的人、“危險組織”名單、抓夫拉兵、進行經濟掠奪外,另一個主要任務是作為“新秩序”的執行者,參加特別行動隊,搜捕猶太人和抵抗力量。在進攻前蘇聯時,蓋世太保成立了ABCD四個特別行動隊,受命隨陸軍戰鬥部隊執行“最後解決”猶太人和蘇軍政委等任務。在紐倫堡審訊中,曾任特別行動隊D支隊隊長的奧侖道夫交待,他在第1年裏一共殺害了9萬名男子、婦女和兒童。每到一個市鎮或村莊,他們就以“重新安置”為名命令當地的猶太人集合起來,猶太人被勒令交出貴重物品,脫掉外衣,集體被押往刑場槍殺或送上“毒氣車”處死,上自白發老人下至周歲孩子均不能幸免,其狀慘不忍睹。1942年10月5日,蓋世太保在烏克蘭的杜布諾鎮一次就殺害5000名猶太人。另據秘密警察的猶太處處長卡爾·艾克曼統計,特別行動隊在東歐各國總共屠殺了200萬猶太人。
1941年夏,蓋世太保與黨衛軍合作,在東歐建立了奧斯威辛、毛特豪森、索比包等30餘個集中營,關押來自荷蘭、比利時、法國、挪威和東歐各國等地的猶太人數百萬。波蘭境內的奧斯威辛等集中營設置了毒氣室和焚屍爐等,改造成滅絕營。奧斯威辛集中營創造一天毒死6000人的紀錄,該滅絕營共殺死250萬猶太人。當前蘇聯紅軍解放這個人間地獄時竟然發現,有7噸剪得很整齊,相當於14萬婦女的頭發,納粹把這些頭發當做毛氈的替代品,成為生產原料。據曆史學家保守的估計,在整個戰爭中被屠殺的猶太人為572萬餘人之多,約占當時歐洲猶太人總數的一半。
1942年5月,殺人如麻的海德裏希被捷克抵抗運動炸死。戰爭結束時,戈林和希姆萊在獄中自殺。1946年紐倫堡國際法庭宣布蓋世太保為罪惡組織,為這個遺臭萬年的機構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