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語
1911年1月18日,人類航空史上首次飛機在軍艦上的起降試驗開始了。
停泊在美國西海岸舊金山海灣的“賓夕法尼亞”號重型巡洋艦上,臨時鋪設了一條長約36米、寬約9.6米的木製飛行跑道,試飛員尤金?伊利駕駛一架單座雙翼民用飛機從舊金山海岸起飛,有驚無險地降落在了“賓夕法尼亞”號的飛行跑道上。1小時後,尤金?伊利再次駕駛飛機從“賓夕法尼亞”號上起飛,並安全降落在附近的海岸上。基於此次試驗的成功,1911年,被稱為“世界航母發展史的元年”。
1921年7月21日,人類航空史上首次飛機對戰列艦的轟炸試驗正在進行。
在出身於美國陸軍航空隊的威廉?米切爾準將的一手策劃下,8架來自美國陸軍航空隊的“馬丁MB-2”式雙翼轟炸機,僅僅用了一個波次,20分鍾,就一舉擊沉了停泊在美國西海岸切薩皮克灣內的靶艦——繳獲的德製戰列艦“奧斯特弗裏斯蘭”號和兩艘驅逐艦。這次“驚天大轟炸”,提前20年為稱霸海洋幾個世紀的“巨艦大炮”敲響了“喪鍾”!
1941年12月7日,人類海戰史上首次,也是規模最大的一次航空母艦編隊對大型海空軍基地的攻擊正在進行。
從日本海軍聯合艦隊的6艘大型航空母艦上起飛的350架艦載機,對位於夏威夷珍珠港的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軍港和機場,發起了瘋狂攻擊,僅僅以損失29架艦載機的輕微代價,就幾乎全殲了停泊在珍珠港內的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主力——8艘重型戰列艦被擊沉4艘、重創4艘,同時美國陸海軍飛機450餘架被擊毀,取得了震驚世界的巨大戰果。突襲珍珠港之戰,不僅拉開了太平洋戰場上一係列航空母艦編隊大海戰的序幕,而且以“殘陽如血”的方式宣告了新一代“海空霸主”的登場!
1961年3月4日,印度海軍的第一艘航空母艦“維克蘭特”號的服役儀式正在舉行。
獨立建國僅僅10餘年的印度,就下決心從英國引進了一艘排水量達20 000噸的航空母艦“維克蘭特”號,經過改裝加入印度海軍服役。由此,印度成為亞洲國家中第一個,也是第三世界國家中第一個擁有航母的國家。10年之後,1971年12月2日,第三次印巴戰爭爆發,印度海軍立即宣布對巴基斯坦實施海上封鎖,以“維克蘭特”號航母為核心的印度海軍特混艦隊立即出動並徹底封鎖了孟加拉灣。戰爭期間,“維克蘭特”號航母的艦載機共出動4 000多架次,擊沉巴基斯坦海軍作戰艦艇8艘,擊沉巴基斯坦商船42艘,徹底孤立了東巴基斯坦(今孟加拉國)守軍,與進攻東巴的印度陸軍相配合,一舉肢解了巴基斯坦,孟加拉國獨立!
1991年1月17日,人類海戰史上規模最大、打擊力最強的一支航空母艦編隊被部署到海灣地區參戰。
包括海灣危機爆發後先期部署的2個航母戰鬥群在內,美國海軍前後一共部署了6個航母戰鬥群(其中包括2個核動力航母戰鬥群)、500餘架艦載機,不僅全程參加了長達38天的“沙漠風暴”行動空襲作戰,而且在“百時地麵作戰”開始之前,在科威特沿海實施了人類海戰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兩棲作戰佯動”,有力地保障了美軍地麵部隊主力實施的“左勾拳”行動。
海灣戰爭中,世界上最強大的美國海軍,以其在戰後發展的三代常規動力航空母艦——“中途島”級、“福萊斯特”級、“小鷹”級,以及“尼米茲”級核動力航空母艦“集中亮相”的方式,再次證明了自己無可撼動的海上霸權!
2011年3月16日,日本海上自衛隊“日向”級直升機母艦二號艦“伊勢”號的服役儀式正在舉行。
在此之前,被戰後的“和平憲法”禁止擁有航母的日本海上自衛隊,已經先後建造了3艘滿載排水量達15 000噸的“大隅”級兩棲攻擊艦(海上自衛隊方麵自稱“大型運輸艦”);隨即,又以“直升機護衛艦(16DDH) ”的名義建造了2艘滿載排水量達19 000噸的“日向”級直升機母艦——“日向”號與“伊勢”號。在此之後,日本海上自衛隊還建造了2艘“日向”級直升機母艦的“升級版”——滿載排水量達25 000噸的新型直升機母艦22DDH。按照日本方麵的說法,所有上述艦隻都不被叫作“航空母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