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4章 雞父之役,蔡妃背楚(1 / 2)

看來楚平王雖然是個有作為的君主,也發布過一些人道主義的政策,但楚國的現狀,百姓的生活質量仍然不高,辛苦操勞,心中不免有怨言。

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楚國政府的威信,是一個不好的信號。

吳國大舉進攻州來城,州來城戰事吃緊,守軍趕緊向郢都求援。

楚平王一聽,心裏暗想:吳國也太猖狂了吧,自從長岸水戰後,寡人對吳國人的囂張一直是克製的,還將俘虜歸還吳國。吳國人竟然不識好歹。那好,敬酒不吃吃罰酒,這次得好好教訓一下才行。

想到這裏,他馬上召見令尹陽匄、司馬薳越,任命兩人為正副司令,統率精銳楚軍前往救援州來城。同時派出使節,前往征召嘍囉頓國、胡國、沈國、蔡國、陳國、許國同時出兵。

在楚國一方,七國聯軍的陣營堪稱龐大,旌旗獵獵,車輪滾滾,光隊伍便綿延十餘裏,戰車上千輛,士兵們戎裝在身,手持利刃,殺氣騰騰,向著州來城的方向急行軍。

此時已有探子將楚軍的動向報告給吳王僚。吳王僚留下一部分人馬監視州來城,其餘精銳阻擊楚國援軍。吳軍在鍾離(安徽鳳陽東北)駐紮,同時派出探子,打探楚軍的情況。

楚國人的運氣不太好,在臨戰關鍵時刻,總指揮陽匄不幸身染疾病不治身亡。

陽匄是楚國令尹,即首相,地位高、有威信,他的死對楚軍的士氣是一大打擊。死在大戰前夕,顯然不是一個好征兆。

陽匄死後,副指揮薳越便成了楚軍的統帥,薳越是司馬,相當於國防部長,他是個很有才華的人,但卻出身低微。在楚軍將領中,有很多人是貴族出身,打心裏瞧不起薳越,經常跟他唱對台戲,不聽他的指揮。

在吳國一方,吳王僚也有些心虛。楚軍在人數上是占優的,除了楚軍外,還有其他六個小諸侯的軍隊,人多勢眾。吳王僚心裏頗有不安,是否要將軍隊孤注一擲地投入決戰呢,他下不了決心。

這時,公子光挺身而出,他對吳王僚頓首說道:“楚國聯軍雖然人多勢眾,可卻存在兩大致命的弱點。

第一,追隨楚國出戰的嘍囉國,與我們無冤無仇,隻是因為害怕楚國勉強出戰罷了。在這六個嘍囉國中,頓、許、蔡這三個國家對楚國政府早有怨恨之心,胡國與沈國的國君都年紀輕輕,沒見過戰爭的殘酷,而陳國總司令也不過是個無能之輩罷了。有什麼好擔心的呢?

第二,楚軍雖然英勇善戰,但陽匄突然病死,已經嚴重影響軍隊的士氣,薳越根本沒辦法指揮其他將領,沒人願意聽他的命令。七國參戰卻各自心懷鬼胎,前線將領不能令行禁止,從這兩點看來,我們完全可以打敗楚軍。”

公子光之所以能如此精僻地分析敵軍的弱點,顯然他從伍子胥那裏打聽了很多情況,才胸有成竹。

吳王僚問道:“那依你之見,這戰要怎麼打呢?”

公子光答道:“應當要避實擊虛。我們先派出一部分精兵,向胡、沈、陳三國軍隊發動進攻。

這些都是烏合之眾,勢必率先逃跑,隻要這三國軍隊逃走,頓、許、蔡三國軍隊一定會跟風逃走。

這些嘍囉國敗走後,楚軍也會全線崩潰。為了迷惑敵人,我們得使些詭計,派一些戰鬥力較弱的部隊充當頭陣,將精兵置於第二線,麻痹敵軍,使之產生輕敵思想,便可出其不意,攻其無備。”

吳王僚一拍大腿,大喊道:“大善。”

七月二十九日,吳軍從鍾離出發,行進到雞父(河南固始縣南),與楚國援軍遭遇。吳楚戰爭史上著名的雞父戰役開始了。

吳王僚采納公子光的計策,先派出一支烏合之眾打頭陣。這支烏合之眾是由三千名囚犯組成,吳國人口並不是很多,出征時把監獄裏的囚犯也編入軍隊中,立功贖罪。這些囚犯本身並沒有多少軍事訓練,軍裝穿得歪歪的,行動也沒有章法,隊列混亂。烏合之眾率先向胡、沈、陳三國軍隊發起攻擊。

胡、沈、陳三國的將領一看,嘿,瞧吳國這陣勢,戰鬥力實在很一般,便出擊迎戰,果不其然,吳國先鋒三千人很快被擊敗了。

三國士兵哪裏肯放過立功的機會呢,紛紛爭著搶俘虜,很快軍隊就沒有陣型了。此時吳國的第二梯隊已經到達,這是最精銳的部隊,中軍由吳王僚親自指揮,右軍由公子光指揮,左軍由掩餘指揮。

正忙著抓俘虜的胡、沈、陳三國軍隊被突然出現的吳軍主力打暈了頭,自己反倒成為吳軍的俘虜。在吳國淩厲的攻勢下,胡、沈兩國的國君都成為了吳國軍隊的階下之囚,陳國的總司令也未能逃脫被俘的命運。

首戰告捷後的吳軍,將胡、沈兩國的俘虜釋放。這些俘虜一溜煙跑了回去,對頓、蔡、許等國的軍隊說:“快逃吧,我們的國君都完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