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解讀心理(1 / 3)

心理學源於古希臘語,即“靈魂之科學”。在漢語中,我們習慣把靈魂的問題歸於心靈密碼的破譯,所以,我們熟知的感覺、思維、想像、情感、意誌及個性等都是心理現象。人與人之間的互動、溝通、技巧,人際間的壓力以及個人人性不良,不能適應這個社會時的表現都屬於心理學範疇。隨時代發展心理問題也越來越被廣泛的關注,心理的解讀可以幫助你更好地認識自己的內心世界,發掘自身的心靈潛力,永葆身心的健康!

做自己的心理谘詢家

明代《指月錄》記載:金陵的一個寺廟裏,有一位法燈和尚,他性情豪逸,但終日無所事事,眾和尚都看不起他。不過法眼和尚卻很器重他。一天,法眼和尚向眾和尚問道:“老虎項上係著一個金鈴,哪個人能把它解開來?”眾僧皆回答不出。恰好法燈和尚走進來,法眼也用同樣的問題問他,法燈和尚隨即答道:“係鈴的人能夠解開。”法眼和尚十分滿意,對眾和尚說:“你們對他可不能小看。”

後來,“解鈴還須係鈴人”這句話比喻誰造成的問題仍由誰去解決。各種心理障礙都是患者的心理出了問題,是患者內心發生的困難,也必須通過患者自己才能解決,別人不能代替患者解決問題,就像別人不能代替他們呼吸一樣。治療者的作用隻是幫助患者認識自己的心理問題,鼓勵他重新選擇,促進他的問題的解決過程。因此,“解鈴還須係鈴人”是心理治療家必須遵守的一個原則。

由於生活中的每個人,都承擔各自的社會責任,這樣就會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隨著社會不斷變革,人們的情感、思維方式、知識結構、人際關係在發生變化,引發心理問題的因素也是多種多樣的。據專家介紹,由於現代人的生活方式的改變,生活節奏的加快,一些人的盲目行為增多,加之過分追求短期效益,因而失敗的幾率較高,內心失去平衡,容易產生心理問題。許多人產生心理疾病之後會去找心理醫生,但從理論上講,一般的心理問題都可以自我調節,每個人都可以用多種形式自我放鬆,緩和自身的心理壓力和排解心理障礙。麵對“心病”,關鍵是你如何去認識它,並以正確的心態去對待它。隻要我們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質,學會心理自我調節,學會心理適應,學會自助,每個人就可以在心理疾患發展的某些階段成為自己的“心理醫生”。

但是好的心態隻是自我調節的一部分,要真正成為自己的心理谘詢家,我們要學習的知識還有許多。首先,掌握一定的心理科學知識是最基本的要求,隻有這樣才能正確認識心理問題出現的原因;其次,是能夠冷靜清醒地分析問題的因果關係,特別是主觀原因和缺欠,安排好對己對人都負責任的相應措施;再次,是恰當地評價自我調節的能力,選擇適當的就醫方式和時機。

現代社會要求人們心理健康、人格健全,不僅要擁有良好的智商,還要有良好的情商。在出現心理問題時,人們開始重視並尋求谘詢和醫療,這是社會文明進步和人們文化素質提高的一種表現。據專家介紹,生活條件越好,文化層次越高,人們對心理衛生的需求也就越迫切。隨著文化科學知識的普及和心理衛生服務的完善,解決“心病”會有更多更好的渠道和辦法。

但是,萬變不離其宗,心病還得心藥醫,解鈴還須係鈴人,說到底心理治療是一個解心理問題的過程,是移去阻礙,發展應對能力的學習過程。在陷入了心理困境的時候,我們隻有自己掌握調適的方法後,才能調出一個好心情,享受生活的快樂。

更改陳舊的“心靈地圖”

世界一直在發展,曆史也不停地在變遷,日月輪換,滄海桑田,無數的城市舊貌換新顏,無數的麵孔也不停在變換,世界近幾年來已發生了巨大變化,和過去相比,許多地區已麵目全非。如果有人使用三年前的地圖,恐怕已經找不到原來的道路,不知道如何才能找到目標了。地理如此,時空如此,何況人心呢?許多人們,他們之所以感到困惑,感到挫折,甚至感到迷失了自我,就在於他們仍然使用著過去的“心靈地圖”,仍然按照舊有的生活軌道走路,他們不知道這幅地圖已經需要加以修改了。

我們從童年開始,經過長期的艱苦努力形成了一個認識世界的有效“藍圖”,形成了一幅表麵上看來十分有用的“地圖”。我們按這幅地圖去應對生活中的各種坎坷,尋找自己前進的道路。如果這幅地圖畫得很正確、也很準確,我們就知道自己在哪個位置上;如果我們打算去某個地方,就知道該怎麼走。如果這幅圖畫得不對、不準確,我們就無法判斷怎麼做才正確,怎樣決定才明智,我們的頭腦就會被假象所蒙蔽,因為這幅圖是虛假的、錯誤的,我們將不可避免地迷失方向。

我們不能一輩子就帶著這一幅“地圖”,我們應該不斷地描繪它、修改它,力求準確地反映客觀現實。前人詩雲:“流水淘沙不暫停,前波未滅後波生。”我們必須要下工夫去觀察客觀現實,這樣畫出來的“地圖”才能盡可能的準確。但是,很多人過早地停止了描繪“地圖”的工作,他們不再汲取新的信息,而自以為自己的“心靈地圖”完美無缺。這些人是不幸的,而且是可憐的,所以他們多半伴有心理問題。隻有幸運的少數人能自覺地探索現實,永遠擴展、冶煉、篩選他們對世界的理解,他們的精神生活也豐富多彩。所以,我們要不斷地修改這幅反映現實世界的“心靈地圖”,要不斷地獲取世界的新信息。如果新信息表明,原先的“地圖”已經過時,需要重畫,就要不畏修改“地圖”的艱難,勇敢地進行自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