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聖賢哲人早就把誠信作為一項崇高的美德加以頌揚,生動顯示了誠信在中國人心目中的價值和地位。而且從古到今,人們之所以如此重視誠信原則,其原因就是誠實和信用都是人與人發生關係所要遵循的基本道德規範。
性格特征
誠信就是誠實守信。主要特征是言必行,行必果。一諾千金是誠信型性格的人的最主要特征。這種人從不輕易允諾,一旦答應下來就一定會實踐諾言。誠就是忠誠正直,言行一致,表裏如一;信,就是遵守諾言、不虛偽欺詐。在中國幾千年的文明史中,人們不但為誠實守信的美德大唱頌歌,而且努力地身體力行。這種美德表現在工作和學習上,就是專心致誌,認真踏實,實事求是;表現在與人交往中,就是真誠待人,互相信賴;表現在對待國家和集體的態度上,就是奉公守法,忠誠老實。
典型人物
我國古代有一個曾子殺豬的故事。
曾子,又叫曾參,春秋時期魯國人,是孔子的弟子。曾子深受孔子的教導,不但學問高,而且為人非常誠實,從不欺騙別人,甚至是對於自己的孩子也是說到做到。
一次,曾子的妻子要去趕集,孩子哭著叫著要和母親一塊兒去。於是母親騙他說:“乖孩子,待在家裏等娘,娘趕集回來給你殺豬吃。”孩子信以為真,一邊歡喜地跑回家,一邊喊著:“有肉吃了,有肉吃了。”
孩子一整天都待在家裏等媽媽回來,村子裏的小夥伴來找他玩,他都拒絕了。他靠在牆根下一邊曬太陽一邊想象著豬肉的味道,心裏別提多高興了。傍晚,孩子遠遠地看見媽媽回來了,他一邊三步並作兩步跑上前去迎接,一邊喊著:“娘,娘快殺豬,快殺豬呀,我都快要饞死了。”曾子的妻子說:“一頭豬頂咱家兩三個月的口糧呢,怎麼能隨隨便便殺豬呢?”孩子哇的一聲就哭了。
曾子聞聲而來,知道了事情的真相以後,二話沒說。轉身就回到屋子裏。過一會兒,他舉著菜刀出來了,曾子的妻子嚇壞了,因為曾子一向對孩子非常嚴厲,以為他要教訓孩子,連忙把孩子摟在懷裏。哪知道曾子徑直奔向豬圈。妻子不解地問:“你舉著菜刀跑到豬圈裏做什麼?”曾子毫不思索地回答:“殺豬”。妻子聽了撲哧一聲笑了:“不過年不過節殺什麼豬呢?”
曾子嚴肅地說:“你不是答應過孩子要殺豬給他吃的麼,既然答應了就應該做到。”妻子說:“我隻不過是騙騙孩子,和小孩子說話何必當真呢?”曾子說:“對孩子就更應該說到做到了,不然,這不是明擺著讓孩子學著家長撒謊嗎?大人說話都不算話,以後有什麼資格教育孩子呢?”妻子聽後慚愧地低下了頭,夫妻倆真的殺豬讓孩子吃了,並且宴請了鄉親們,告訴鄉親們教育孩子要以身作則。
性格與命運
孔雀的美麗,隻有在它張開尾巴時才能顯現出其羽毛之美,這是外表的美。人的美,卻與他的品質、信念和情緒緊緊相連,是一種內在的美。誠實是做人的根本,不誠實的人不能信任,更不能被委以重任,因為沒有了誠信,就會失去別人的信任。正所謂“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一個人一旦失去了道德,就會人人避之。信用是無形資本,信譽是無價之寶。物質上的損失以後能賺回來,而信譽上的損失就難以彌補。做人也是如此,應以誠信為本,把允諾別人的事看得高於自己的生命,在他們身上體現了衝天的豪氣和誠信的力量。
誠信型性格的人,有威信,受人尊敬,有良好的人際關係,是成就大事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