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自滿型性格(1 / 1)

自滿的人總認為自己是最好的,甚至認為自己應該成為別人學習的榜樣。擁有自滿性格的人,往往不屑於與外界來往,他們根本不知道社會進步到什麼程度,他們常常沉醉於自己所創造的一丁點成績中。因此,他們很難再有更高的追求,取得更高的成就。

性格特征

自滿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滿足於現有的成就,有故步自封的成分,是一個偏向貶義的詞,是指一個人沉醉在自己小輝煌裏,而不願再尋求進步。知足的人不會去追求不切實際或不必要的東西,而自滿的人不會追求有必要的進步。也就是說,自滿的人會滿足出於現狀,而不會再有跟更高的目標與理想,往往把自己困足於現實安逸的狀態中。這種狀態如果持續下去,等待他們的,就隻有失敗的結局。

典型人物

我國古代曆史上的項羽就是一個典型的擁有自滿性格的人。

項羽小的時候學書不成,去學劍又不成。項梁很生氣,項羽卻說:“書足以記名姓而已。劍一人敵,不足學,學萬人敵。”我們可能會驚訝於項羽小小年紀就有如此抱負。但是當項梁教他兵法的時候,他也是淺嚐輒止。這時,項羽從小時就擁有的致命弱點就暴露出來了——那就是自滿,他的這種自滿的性格貫穿其一生。所以,他從來就沒有認真的做過一件事,沒有耐心,隻有決心是不夠的,就會給人一種自不量力的感覺。因此,項羽的失敗是注定的,他從來沒找過自身原因,一味的好高騖遠。這是他不可否認的缺點。

項羽在得到了天下以後,唯一的謀士也被他趕走,每天沉淪與酒色中,說白了就是自滿。而他的對手劉邦則重用一切能人賢才,禮賢下士,最終奪取天下,項羽則落了個身死烏江的悲慘下場。如果假設項羽能和劉邦那樣,那麼江山會是項羽的而不是劉邦的。當然曆史上很多皇帝也都是因為自滿而丟的江山,項羽隻不過是其中之一而已,可惜是項羽的代價很慘重,到最後賠了夫人又折兵。

可以說,項羽性格中存在著極為嚴重的缺陷:他空有高誌卻目光短淺;愛慕虛榮,不乏自滿自得的小農意識;凡事勇在先,智在後,殘忍有餘,仁善不足;缺乏從諫如流、寬宏大量的國君氣質。項羽卻是一個重情義而無度的人,在關鍵時刻總是猶豫不決,容易感情用事,讓敵人有喘息之機。而且在還未取得完全勝利後就驕傲自滿,不虛心聽取群臣的意見,對人才很少提供相應的嘉獎,即使理了大功,他也不太情願封官加爵。這也就說明了劉邦能打敗項羽是必然的。

因此,項羽的性格決定了他的一生,隻宜做一名叱吒風雲的將軍,卻不具備一種帝王的胸懷。他真正的失誤不在於殺沒殺劉邦,而是誤在自身不能克服的性格弱點上,就算他於鴻門宴上殺了劉邦,以後也一樣會敗於別人。

性格與命運

總的說來,自滿型性格的人,可能會成就一些小事,但難以成就大業。自滿之人都夜郎自大,自大就會目空一切,目空一切就會變成狂妄之徒;自滿就會停滯不前,停滯不前就會快速後退,快速後退就會變成可悲之人;自滿就會聽不得半點意見,自我感覺極端良好,就會主觀、武斷、就會自取滅亡。自滿是一種無知的表現。因此,我們要摒棄自滿,保持謙虛謹慎、虛懷若穀的態度,才不會招致厭棄,留住所修之福。驕矜自滿的人大家都討厭,而謙虛的人卻大受人歡迎。謙虛是一種態度,應對人事時不顯露鋒芒。隻有不重自身,不驕矜傲物,懂得適時合度地謙虛退讓,才能贏得正直者的尊重,才能避免狹隘好妒者的嫉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