頑強的性格,一般指的是一個人具有頑強的毅力和擁有能夠戰勝一切困境和苦難的勇氣。對於那些敢於麵對現實、試圖重新崛起的人來說,經曆逆境和遭受失敗恰好是人生的必修課——可以從中及時挖掘成功的“金種子”。
性格特征
性格頑強的人,一般都有向往偉大成就的頑強毅力和誌向。他們求知欲強,有耐力,能屈能伸。一個真正頑強的人,能從險中得安,愁中見喜,苦中取樂,驚中見奇。
典型人物
《列子》中記載了一個愚公移山的故事。
故事中有一位老人,名叫愚公,年紀都快九十歲了。在他家的門口有兩座大山,一座叫太行山,一座叫王屋山,這兩座大山擋住了人們進進出出非常不方便。
一天,愚公召集全家人說:“這兩座大山,擋住了咱們家的門口,咱們出門要走許多冤枉路。咱們不如全家出力,移走這兩座大山,大家看怎麼樣?”
愚公的兒子、孫子們一聽,都說:“你說得對,咱們明天開始動手吧!”可是,愚公的妻子覺得搬走兩座大山太難了,提出反對意見說:“咱們既然已經在這裏生活了許多年,為什麼不能這樣繼續生活下去呢?況且,這麼大的兩座山,即使可以一點點移走,哪裏又放得下這麼多石頭和泥土?”愚公妻子的話立刻引起大家的議論,這確實是一個問題。最後他們一致決定:把山上的石頭和泥土,運送到海裏去。
第二天,愚公帶著一家人開始搬山了。他的鄰居是一位寡婦,她有一個兒子,才七八歲,聽說要搬山,也高高興興地來幫忙。但愚公一家搬山的工具隻有鋤頭和背簍,而大山與大海之間相距遙遠,一個人一天往返不了兩趟。一個月幹下來,大山看起來跟原來沒有兩樣。
有一個老頭叫智叟,為人處事很精明。他看見愚公一家人搬山,覺得十分可笑。有一天,他就對愚公說:“你這麼大歲數了,走路都不方便,怎麼可能搬掉兩座大山?”
愚公回答說:“你名字叫智叟,可我覺得你還不如小孩聰明。我雖然快要死了,但是我還有兒子,我的兒子死了,還有孫子,子子孫孫,一直傳下去,無窮無盡。山上的石頭卻是搬走一點兒就少一點兒,再也不會長出一粒泥、一塊石頭的。我們這樣天天搬,月月搬,年年搬,為什麼搬不走山呢?”自以為聰明的智叟聽了,再也沒話可話了。
愚公帶領一家人,不論酷熱的夏天,還是寒冷的冬天,每天起早貪黑挖山不止。他們的行為終於感動了上帝(我國古代指天上主宰萬物的最高神)。上帝於是派遣兩名神仙到人間去,把這兩座大山搬走了。
愚公移山的故事一直流傳至今。它的本意並不在於“移山”或者“搬家”,它所強調的是一種精神,是一種擁有頑強毅力才可以堅持下去的精神。它告訴我們,無論什麼困難的事情,隻要有恒心有毅力地做下去,就有可能成功這座山隻是象征我們在生活中可能會遇到的某一種困難,隻要我們也擁有頑強的性格,我們也一樣完全可以憑借我們的智力、毅力或者體力去征服它、解決它。
性格與命運
任何生活在世上的人,無一不在追求幸福的生活。也許有人會說,幸福的生活就是擁有金錢、豪宅、名車……其實這些隻是很理想化的東西,對於生活在現實中我們來說,要想擁有這些理想中的東西,不通過努力奮鬥是不可能憑空得到的,而最需要的,就是一個人在各種條件下都能夠生存下去的頑強意誌。頑強的性格會幫助人戰勝任何困難,它是一個人最珍貴的心理品質,是應對厄運、克服困難、謀求生存、維係生命、成就事業的最關鍵的因素,是克服困難改變命運的銳利武器,是人的精神支柱。
有一位智者曾經說過,你不可能遇到一個從來沒有遭受到失敗或打擊的人。往往人們的成就的高低,與他們遭遇逆境、克服失敗和打擊的程度成正比。人生有兩項重要的事實是非常明顯的:第一,每個人都會遇到逆境;第二,失敗中總有成功的契機,但是你必須自己去發掘。對那些身處逆境和失敗的痛苦之中的人來說,隻要你擁有頑強的毅力,擁有堅定的信念,並且努力追求,最後一定會踏上由弱而強之路。大無畏的人,愈為環境所迫,愈加奮勇,他們不戰栗,不猶豫,意誌堅定,敢於對付任何困難,輕視任何厄運,嘲笑任何逆境。因為憂患、困苦打不倒他,反而會加強他的意誌、力量與品格,使他成為了不起的人物。
頑強型性格的人,一般會遭受很多苦難,但堅持到最後總會成功的。當然,這種頑強要頑強到正確的方向上,否則就是頑固,會導致離成功越來越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