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律己型性格(1 / 1)

律己型性格的人,往往能夠嚴格要求自己,能禁得起各種各樣的誘惑,立場比較堅定,即使自己麵臨著困難,也不會輕易放棄自己的目標。跟這樣的人打交道,會比較讓人放心。

性格特征

嚴於律己是儒家思想提倡的重要品質之一。嚴於律己就是要常常約束自己,謹言慎行,不放縱,不浮躁,甚至於曾子所做到的那樣:一日三省,進行自我檢查。而在現代社會中,也隻有堅持寬以待人,嚴於律己,才能創造出寬鬆和諧的工作和生活環境,才能不斷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順利地實現自己的夢想。

典型人物

曆史上的介子推就是一個嚴於律己的人。

當初晉文逃亡的時候,跟隨他的有十幾人,介子推就是其中之一。當初,秦國派兵護送重耳回晉國,隊伍走到黃河邊上的時候,狐僵咎犯對重耳說:“我追隨您流亡天下,犯了很多過錯,我自己很清楚,請讓我現在離開您吧。”其實,咎犯說這話的意思實際上是在向重耳邀功。重耳趕緊發誓說:“回國以後,如果不和舅舅一條心,那就請河神懲罰我!”說完,把—塊玉拋入黃河中,表明自己的決心。這時,介子推正好在旁邊,聽了咎犯的話說:“公子重耳能有今天,是老天有眼,咎犯卻把它當作自己的功勞向君主討價還價,真是可恥。我不願意和這種人一起做官。”渡過黃河以後,介子推就悄悄離開大家回家去了。

晉文公即位以後,獎賞跟他一起流亡的人,有的封給土地,有的賞賜爵位。介子推住在鄉下,沒有主動要求獎賞,獎賞也沒有輪到他頭上。介子推說:“獻公的兒子,有九個,隻有當今君主還活著;隻要上天不滅絕晉國,就—定會有人繼位為君;因此,能當上晉國國君的,除了當今的君主還有誰呢?臣子們竟然會以為是由於他們的功勞,這不是在明目張膽地欺騙嗎?偷竊人家的財物,被稱為盜賊;那貪占上天的功勞豈不更是盜賊?臣子掩蓋他們的過錯,君主獎賞他們的奸詐,君臣互相欺騙,讓人怎麼跟他們相處!”

介子推的母親說:“你還是去請求一點獎賞吧,否則,說不定會遺憾終生呢!”介子推說;“明知這樣做是錯誤的還要去做,豈不更是罪加一等?更何況我已經說過不求獎賞了。”他的母親又說:“那讓君主知道一下你的情況,總可以吧?”介子推說:“不用了,我已經決定要去隱居了。”他的母親說:“你真的要這樣做嗎?那我和你一起去吧。”兩人便隱居去了,到死也沒有露麵。

後來還有一種傳說,說是晉文公聽說介子推在某處深山隱居,便派人去請他出山。可是介子推說什麼也不願意出來。晉文公就命人燒山,想逼他出來。可是介子推堅決不出山,最後和母親一起被燒死了。晉文公聽說後十分悲痛,就下令全國在這一天都不用火,隻準吃冷食,以紀念介子推。這就是寒食節的由來。後來演變為清明節。

由此可以看出,介子推是一個對自己要求非常嚴格的人。也正是他的嚴於律己的性格,最終給他留下了一段讓後人祭奠的曆史。

性格與命運

寬以待人嚴於律己,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現代社會為人處世的正確選擇。嚴於律己才是成就事業的開始,因為嚴於律己,自我反省才可以減少錯誤的出現,給自己增加成功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