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方圓型性格(1 / 1)

真正的“方圓”人,是大智慧與大容忍的結合體,有勇猛鬥士的起死回生,有沉靜蘊慧的平和。他們能夠承受大喜悅與大悲哀的突然發難,行動時幹練、迅捷,不為感情所左右;退避時,能審時度勢,全身而退,而且能抓住最佳機會東山再起。真正懂得方圓的人很少會失敗,他們有時會保持沉默,這是麵對挫折與逆境時積蓄力量的沉默。

性格特征

“方”是堂堂正正做人的脊梁,“圓”是妥妥當當處事的錦囊。現實生活中,人僅僅依靠“方”是不夠的,還需要有“圓”的包容,無論是在商界、官場,還是交友、情愛等情況下,都需要掌握“方圓”的技巧。隻有如此,才能應對人生中的高低起伏,才能麵對生活中的各種挑戰。

典型人物

戰國時期齊欲攻宋,燕王派張魁作為使臣率軍隊去幫助齊國,齊王卻把燕王派來的張魁殺死了。燕王得知後非常懊惱,發誓要為張魁報仇,決心去攻打齊國。

大臣凡繇謁見燕王,勸諫說:“我一向認為您是賢德這君,現在看來你並非我心目中所仰慕的人。我不願再當你的臣子了。”燕王說:“是什麼緣由讓你說出這一番話?”凡繇回答說道:“鬆下之亂,我們先君被俘,您對此深感羞愧,卻去侍奉齊國,原因在於自己太薄弱了。而現今張魁被齊所殺,你卻欲攻齊,這難道不是把張魁看得比先君還要重要嗎?”燕王問道:“如此說來,兵出不得。張魁已死,我們應怎樣辦才好?”凡繇說:“煩請您穿上喪服住在郊外,派出使臣到齊,以客人身份去謝罪,對齊王說:‘大王您是賢德之君,這些都是我們的過錯。若大王心胸寬廣,一定不會殺死廣土眾民們的使臣的。現隻有燕王之使被殺,此乃燕國擇人之誤,望能改換使臣以表謝罪。’”於是,燕王忍氣吞聲地又向齊國派遣了一位使臣。

齊王舉行盛大宴會,恰逢此時,燕使到達齊國,使臣拜見齊王說:“我們君主非常恐懼,因此來向大王請罪。”齊王聽後洋洋得意,讓使臣當著眾位隨從官員又重複了一遍所說的話,用來炫耀他的威勢。後來齊王還得意地派了一名地位極低的使臣到燕國,以示寬恕。

燕王這樣厚著臉皮,裝瘋賣傻般地住在郊外,其實隻是一種圓融的妥協之計。後來燕王廣招天下賢士,用心治理國家,燕國逐漸變得繁榮強盛起來。那時的燕王再也不用忍氣吞聲地甘做奴才了,在濟水一帶把齊國打得落花流水。

燕王以他的舉動道出了“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圓融之意。

性格與命運

方圓之術,可以說是一種以屈求伸的本領,它是運用智慧來巧妙地為人處世和戰勝敵人。然而,一個人如果過分方正,有棱有角,必將會碰得頭破血流;但是一個人如果八麵玲瓏,圓滑透頂,則更會給人一種華而不實,不可信任的感覺,最終於事無補。因此,做人必須方外有圓,圓中有方,外圓內方,剛柔並用。處世若想左右逢源,方圓有術,就必須學會一些以圓馭方、寓方於圓的上上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