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reference_book_ids\":[6838936284967209991,7257453146853608507,7023706537877064711,7078184356296002568,7233628637570796605,7229640720594766906,7220732984595319869,6890728370670144526]}]},\"author_speak\":\"code\":0,\"compress_status\":1,\"content\":\" 一個人有適度的敏感是可以的,這是保持活力所需要的。但過於敏感則是一種不良的性格,如不加以克服,不僅會影響生活、工作、學習,還會影響身心健康,造成人際關係緊張。
性格特征
敏感型性格的人,性格內向,心胸不夠寬廣,有的人喜歡憑想當然去看待周圍的人和事,結果心裏總有難解的一團亂麻;也有的人是因為追求成功的願望太迫切,致使對人對事都很敏感,過分看重別人對自己的評價,往往將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總存在心裏,患得患失,斤斤計較;也有的人多疑、猜忌,神經兮兮的,導致自己做出了很多錯誤的事情。
典型人物
崇禎皇帝朱由檢生性敏感、多疑又剛愎自用。崇禎帝即位時,在關外的東北,後金貴族早已崛起,努爾哈赤的子孫正虎視眈眈覬覦著關內的大明朝。從萬曆四十七年(1619年)的薩爾滸之戰後,在明軍與後金軍隊的力量對比中,後金軍隊明顯占據優勢。所以朱由檢登極伊始,就起用了抗遼名臣袁崇煥。
袁崇煥是科舉出身的文人,並沒有武功,但他的確很有軍事指揮才能。天啟六年(1626),他就做上了肩負東北防務重任的遼東巡撫。寧遠一戰,袁崇煥用新式武器紅衣大炮打了一次勝仗,使遼東戰局出現轉機。但是,他很快被魏忠賢罷免。朱由檢即位,在處理完魏忠賢後,便全力應付遼東戰局。他重新啟用袁崇煥,將遼東的防務全部委托給了袁崇煥。
袁崇煥在遼東寧遠、錦州一線的防衛布置得很好,但後金軍隊選擇進攻的路線是繞過寧遠、錦州一線,從薊門南下,進逼京師。崇禎二年(1629)十月下旬,後金軍隊10萬到達遵化城下,距京師不過二三百裏。十一月初一日,京師戒嚴。袁崇煥立即命山海關總兵趙率教增援,自己也於十一月初五日率兵入關。按照當時總督京城防衛的大學士孫承宗的意見,明軍應當拒敵於順義、薊州、三河一線,而不應退守通州、昌平。但是,袁崇煥先是沒有設法阻截後金軍隊,接著又退守京城。十一月十六日,袁崇煥的大軍到達京師廣渠門外。這樣,袁崇煥無異於縱敵深入,而京城內外的官民都受到騷擾。一時間,謠言四起,說袁崇煥與後金有密約在先,是故意引後金軍隊入關的。皇太極及其謀臣範文程策動了除去袁崇煥的反間計,也許正是受當時謠言的啟發。
袁崇煥在崇禎元年(1628)七月接受皇帝召對時,誇下“五年平遼”的海口。在當時明朝與後金的對抗中,明軍能在遼東抑製住後金軍隊的進攻已屬不易,“五年平遼”無異夢囈。袁崇煥這麼說,不過是為了暫時寬慰皇帝而已,卻引起了朱由檢無端的猜忌。另外,他曾擅殺大將毛文龍,也讓朱由檢不安。而後金皇帝皇太極效仿《三國演義》中周瑜利用蔣幹盜書的模式,讓被俘的太監楊某偷聽到“袁經略有密約”的對談,再放楊某逃跑。楊某一回京城向皇帝彙報,朱由檢對於袁崇煥的容忍與信任也蕩然無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