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3章 挑戰逆境 成就大業(2)(1 / 3)

猶太人考夫曼能成為股市“神人”,也是他頑強忍耐奮鬥的結果。他1937年出生於德國,因遭受納粹的迫害,1946年隨父母逃到北美定居。他剛到北美時不懂英語,進入學校讀書十分困難。但他很有耐性,不怕別人嘲笑,大膽地與小朋友交談,為的是向他們學習英語。此外,他還利用課餘時間補習英語,甚至在吃飯時和走路時也背誦英語詞句。半年時間過去了,他能熟練地講英語了。他家境不佳,卻以半工半讀形式讀完了大學,並先後獲得了學士、碩士和博士學位。在工作中,他不辭勞苦、刻苦鑽研,從銀行的最低層任職做起,直至成為世界聞名的所羅門兄弟證券公司主要合夥人之一。他對股市料事如神,成為證券市場的權威之一。

“世上無難事,隻怕有心人。”忍耐是成功的信心表現。成功之路是曲折的,它不可能是暢通無阻的康莊大道。成功者的特長之一,是善於處理前進中的障礙,有堅忍不拔的忍耐性。“成功者是踏著失敗而前進的”,“失敗是成功之母”的哲理是意味深長的。英國大文豪H.G.威爾斯,在他成為文豪前曾從事過近10種職業,但都一無所成。現代著名科學家克達林曾說:“我的成功發明,每項都幾乎經過99次的失敗。”

售貨員費爾南多是一個猶太人,一個星期五他去了一個小鎮,但由於身無分文而無法食宿,他便找猶太教堂的執事,執事對他說:“星期五到這裏的窮人特別多,每家都住滿了,隻有金銀店老板西梅爾家例外,可是他從不接納客人。”

費南爾肯定地說:“他肯定會接納我的。”

之後,他去了費南爾家,等敲開門後,他神秘兮兮地把西梅爾拉到一旁,從大衣兜裏取了一個磚頭大小的沉甸甸的小包,小聲說:

“請問您一下,磚頭大小的黃金值多少錢?”

金銀店老板眼睛一亮,可是這時已到了安息日,不能繼續談生意了,為了能做成這筆生意,他便連忙挽留費爾南多在自家住宿,到明天日落後再談。

於是,在整個休息日,費爾南多都受到熱情款待。當周六晚上可以做生意時,西梅爾滿臉笑容地催促費爾南多把“貨”拿出來看看。

費爾南多故作驚訝地說:“我哪有什麼金子,隻不過是想問一下磚頭大小的黃金值多少錢而已。”

費爾南多的機智在於巧妙地利用了西梅爾求財心切的心理,而且以錯誤的暗示讓他上當。

《塔木德》有雲:客人和魚一樣,新鮮時是美味,但超過三天便會發出惡臭。

荊棘難測的生存之路教育猶太人要注重現實,也教育猶太人要堅毅忍耐。對於邊際性流動,夾縫中生存的猶太人而言,非此即亡。久之,這也成了猶太民族的特性。猶太巨擎索羅斯常說:“如果你的表現不盡如人意,首先要采取的行動是以退為進,而不要鋌而走險。”僅有忍耐與等待,才最終取得成功。也正如一句名言:“善於等待的人最終得到他想得到的一切。”

在不景氣剛開始時,資金應盡快退場觀望,靜待穀底呈現,以避免資金縮小;然而也別忽略了進場撿便宜貨的時機,因為不景氣時保有現金,將具有較大的議價空間。此外也應逐步改善生產設備,以便景氣來臨時能把握時機。

在景氣時,多數工作人員忙於本身事務,很難有時間接受訓練,並且不能增強特定或全方位的工作能力及部門間的工作協調。不景氣或企業成長遭遇瓶頸時,應在產品開發、種類調整、製造品質改善、內部管理與人際溝通方麵做訓練。等待景氣時就可以有備而來。

無數成功的例子告訴我們:人們在麵臨艱難困苦時,不要失望,應拿出勇氣來。一個人若能心無旁騖,精神集中,即可聽到福音從天降臨。

在20世紀20年代,美國的經濟進入恐慌時期,旅店業生意蕭條,不少旅館破產倒閉。希爾頓盡管生財有術,在他旗下的八家旅館保全了五家,但他還是陷入了困境。

家具公司10萬美元的欠款到期要還了,可是希爾頓手頭還少178美元,無法支付這筆欠款。家具公司告到法庭,法庭的代表來到德克薩斯州達拉斯希爾頓大酒家,要把一張判決書釘在這座華麗酒店走廊的牆壁上。由於牆壁是大理石的,判決書最後沒有釘成,但希爾頓欠款受罰的消息卻很快傳遍世界各地。

在一個天氣陰沉的日子裏,達拉斯大旅店的一名服務員走到他身邊,塞給他300美元的鈔票,低聲說:“這是夥食費。”這恰似雪中送炭,因為他的老板已經饑腸轆轆了。熬過這段時間之後,在希爾頓的創業史上,記下了這些數字:1921年擁有3家小型旅店;1963年61家,共34000個房間,分布在全世界;現在,已發展到210家。

從1949年第一家希爾頓酒店在波多黎哥成立起,半個世紀走過,一路輝煌,佳績斐然,如今已成為服務係統遍及全球60個國家,屬下擁有1900家酒店及其相關物業,並擁有35000套客房,是世界最大、品類最齊全的國際物業管理公司之一。

今天,希爾頓將其優越的五星級服務帶到世界各地,使每一位光臨希爾頓的客人都感受到至高無上的尊貴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