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reference_book_ids\":[7071200596837010446,7085661452316445733,7267090239162682427,6833642850618444808,6959122730671164446]},{\"annotation_type\":\"0pos_info_v2\":{\"end_container_index\":88,\"end_element_index\":0,\"end_element_offset\":81,\"start_container_index\":88,\"start_element_index\":0,\"start_element_offset\":76},\"quote_content\":\"《紅樓夢》reference_book_ids\":[6838936275928484877,7267077385848097832,7012517992130939934,7257455404240604215,7233628637428190242,6890728374843477006,7255203659015785531]}]},\"author_speak\":\"code\":0,\"compress_status\":1,\"content\":\" 愛屋及烏——移情效應
移情效應的定義
我國古代早就有“愛人者,兼其屋上之烏”之說,這就是移情效應的典型表現。意思是說,因為愛一個人而連帶愛他屋上的烏鴉。後人以“愛屋及烏”形容人們愛某人之深情,以至於對與他有關係的人或物也產生喜愛之情,心理學中把這種現象稱為“移情效應”。
移情效應是指人們在對對象形成深刻印象時,當時的情緒狀態會影響他對對象今後及其關係者(人或物)的評價的一種心理傾向,即把對特定對象的情感遷移到與該對象相關的人或事物上,引起他人的同類心理效應。
移情效應的表現
1.移情效應首先表現為“人情效應”,即以人為情感對象而遷移到相關事物的效應。
比如,喜歡交際的人經常會說:“朋友的朋友也是我的朋友”,這是把對朋友的情感遷移到相關的人身上;仗義行俠的“勇士”也表示:“為朋友兩肋插刀”,這就是把對朋友的情感遷移到相關的事上去;許多人珍藏去世的親朋好友的遺物,這就是把對去世者的情感遷移到相關的物上。
心理學研究表明,不僅愛的情感會產生“移情效應”,恨的情感、厭惡的情感、嫉妒的情感等等,都會產生移情效應。古時候中國的皇帝可以因一人犯罪而株連九族,其恨可謂泛;戰國時的龐涓因嫉妒孫臏的才華而設計剜去孫臏的膝蓋骨,其妒可謂深。人都有所謂的“七情六欲”,所以人和人之間最容易產生情感方麵的好惡,並由此產生移情效應。
2.移情效應還表現為“物情效應”和“事情效應”。
相傳蹴鞠是高俅發明的,而且他球技高超,皇帝從喜愛蹴鞠到喜愛高俅,以至於後來高俅成了皇帝的寵臣;在中國曆史上,“以酒會友”、“以文會友”都是美談,因為都愛喝酒或都愛舞文弄墨,不相識的人以酒、以文為橋梁建立了友誼;在現實生活中,有些女同誌對抽煙深惡痛絕,因而對一切抽煙的男子都抱有成見,即使從未見某人抽過煙而僅僅是聽說,也會對這人的品行妄加評說。所以人們有時會感歎“做人難,難做人”,自己從不認識這個人,也沒有得罪過這個人,而這個人卻在背後說自己的壞話。產生這種現象,一般來說是因為說別人壞話的人不自覺地把自己厭惡的情感遷移到了某個具體的人身上。
移情效應的應用
移情效應是一種心理定勢,所以不能從道德上來評價它的是與非,但是,移情效應有時候確實涉及了道德領域,和其他心理定勢一樣,它也會產生道德問題。比如請歌星、影星、體壇名將、政界、文化界要人等社會名人作商品廣告的“名人效應”,從心理學角度分析,就是一種移情效應。
在公關活動中,設法把公眾對名人的情感遷移到自己的產品上來,或是遷移到自己企業的知名度上來,是公共關係活動中一種常用的手段。公關人員應當“投其所好”,針對公眾的興趣、愛好開展宣傳活動,增加受眾對企業的好感,使公眾喜歡自己、信任自己、幫助自己。
有些名人廣告確實推動了商品經濟的發展,如“娜塔莎·金斯基喜歡用力士香皂,那麼您呢?”——這樣的廣告用語明白地告訴人們:請您把對娜塔莎·金斯基的喜愛遷移到力士香皂上來。事實上這條廣告在電視裏反複播出後,確實推動了力士香皂的購買量,並提高了力士香皂的知名度和美譽度。當然,運用這種手段也要注重實事求是。
牆倒眾人推——破窗效應
破窗效應的定義
所謂“破窗效應”,是關於環境對人們心理造成暗示性或誘導性影響的一種認識。“破窗效應”理論是指:如果有人打壞了一幢建築物的窗戶玻璃,而這扇窗戶又得不到及時的維修,別人就可能受到某些暗示性的縱容去打破更多的窗戶。
破窗效應的實驗
美國斯坦福大學心理學家菲利普·辛巴杜於1969年進行了一項實驗,他找來兩輛一模一樣的汽車,把其中的一輛停在加州帕洛阿爾托的中產階級社區,而另一輛停在相對雜亂的紐約布朗克斯區。停在布朗克斯的那輛,他把車牌摘掉,把頂棚打開,結果當天就被偷走了。而放在帕洛阿爾托的那一輛,一個星期也無人理睬。後來,辛巴杜用錘子把這輛車的玻璃敲了個大洞。結果呢,僅僅過了幾個小時,它就不見了。以這項實驗為基礎,政治學家威爾遜和犯罪心理學家凱琳提出了一個“破窗效應”理論,認為:如果有人打壞了一幢建築物的窗戶玻璃,而這扇窗戶又得不到及時的維修,別人就可能受到某些暗示性的縱容去打爛更多的窗戶。久而久之,這些破窗戶就給人造成一種無序的感覺。結果在這種公眾麻木不仁的氛圍中,犯罪就會滋生。
破窗效應的表現
我們日常生活中也經常有這樣的體會:桌上的財物,敞開的大門,可能使本無貪念的人心生貪念;對於違反公司程序或廉政規定的行為,有關組織沒有進行嚴肅處理,沒有引起員工的重視,從而使類似行為再次甚至多次重複發生;對於工作不講求成本效益的行為,有關領導不以為然,使下屬的浪費行為得不到糾正,而是日趨嚴重等等。一間房子如果窗戶破了,沒有人去修補,不久之後,其它的窗戶也會莫名其妙地被人打破;一麵牆上如果出現一些塗鴉沒有清洗掉,很快牆上就布滿了亂七八糟、不堪入目的東西。而在一個很幹淨的地方,人們會很不好意思亂扔垃圾,但是一旦地上有垃圾出現,人們就會毫不猶豫地隨地亂扔垃圾,絲毫不覺得羞愧。這就是“破窗效應”的表現。
破窗效應的案例
美國有一家公司,規模雖然不大,但以極少炒員工魷魚而著稱。有一天,資深車工傑瑞在切割台上工作了一會兒,就把切割刀前的防護擋板卸下放在一旁。沒有防護擋板,雖然埋下了安全隱患,但收取加工零件會更方便、快捷一些,這樣傑瑞就可以趕在中午休息之前完成三分之二的零件了。不巧的是,傑瑞的舉動被無意間走進車間巡視的主管逮了個正著。主管雷霆大怒,令他立即將防護板裝上之後,又站在那裏大聲訓斥了半天,並聲稱要作廢傑瑞一整天的工作。第二天一上班,傑瑞就被通知去見老板。老板說:“身為老員工,你應該比任何人都明白安全對於公司意味著什麼。你今天少完成個零件,損失一點利潤,公司可以換個人換個時間把它們補起來,可你一旦發生事故、失去健康乃至生命,那是公司永遠都補償不起的……。”
離開公司那天,傑瑞流淚了,工作了幾年時間,傑瑞有過風光,也有過不盡如人意的地方,但公司從沒有人對他說不行。可這一次不同,傑瑞知道,這次碰到的是公司靈魂的東西。
在管理實踐中,管理者必須高度警覺那些看起來是個別的、輕微的,但觸犯了公司核心價值的“小的過錯”,並堅持嚴格依法管理。“千裏之堤,潰於蟻穴”。不及時修好第一扇被打碎玻璃的窗戶,就可能會帶來無法彌補的損失。
破窗效應的啟示
紐約市交通警察局長布拉頓受到了“破窗理論”的啟發。紐約的地鐵被認為是“可以為所欲為、無法無天的場所”,針對紐約地鐵犯罪率飆升的情況,布拉頓采取的措施是號召所有的交警認真推進有關“生活質量”的法律,他以“破窗理論”為師,雖然地鐵站的重大刑事案件不斷增加,他卻全力打擊逃票。結果發現,每七名逃票者中,就有一名是通緝犯;每二十名逃票者中,就有一名攜帶凶器。結果,從抓逃票開始,地鐵站的犯罪率竟然下降,治安大幅好轉。他的做法顯示出,小奸小惡正是暴力犯罪的溫床。所以針對這些看似微小、卻有著象征意義的違章行為開展大力整頓,能大大減少刑事犯罪。
在日本,有一種稱作“紅牌作戰”的質量管理活動。日本的企業將有油汙、不清潔的設備貼上具有警示意義的“紅牌”,將藏汙納垢的辦公室和車間死角也貼上“紅牌”,以促其迅速改觀,從而使工作場所清潔整齊,營造出一個舒爽有序的工作氛圍。久而久之,在這樣一種積極暗示下,人人都遵守規則,認真工作。實踐證明,這種工作環境的整潔對於保障企業的產品質量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從“破窗效應”中,我們可以得到這樣一個道理:任何一種不良現象的存在,都在傳遞著一種信息,這種信息會導致不良現象的無限擴展,同時必須高度警覺那些看起來是偶然的、個別的、輕微的“過錯”,如果對這種行為不聞不問、熟視無睹、反應遲鈍或糾正不力,就會縱容更多的人“去打爛更多的窗戶”,從而極有可能演變成“千裏之堤,潰於蟻穴”的後果。
得寸進尺——登門檻效應
登門檻效應的定義
登門檻效應又稱得寸進尺效應,是指當一個人先接受了一個小的要求後,為保持形象的一致,他可能接受一項重大、更不合意的要求。猶如登門檻時要一級台階一級台階地登,這樣更容易順利地登到高處。
登門檻效應的實驗
社會心理學家弗裏德曼在20世紀60年代做了一個非常經典的實驗。研究的第一步,是先到各家各戶向家庭主婦們提出一個小的要求,請她們支持“安全委員會”的工作,在一份呼籲安全駕駛的請願書上簽名。研究的第二步,在兩周以後,由原來的兩個大學生實驗者重新找到這些主婦,問能否在她們的前院立一塊不太美觀的大告示牌,上麵寫著“謹慎駕駛”。實驗的結果表明,先前在請願書上簽過名的大部分人(55%以上)都會同意立告示牌,而沒有簽過名的主婦,隻有不足17%的人接受了這一要求。這個實驗驗證了社會心理學“登門檻效應”的存在。
登門檻效應的分析
一個人接受一個小的要求後,往往願意接受一個更大的要求,用“登門檻”來形容這種心理現象簡直是太形象了。推銷員就常常使用這種技巧來說服顧客購買他的商品,通常成功的推銷員都不會向顧客直接推銷自己的商品,而是先提出一個人們都能夠或者樂意接受的小小要求,從而一步步地最終達成自己推銷的目的。其實對於推銷員來講最困難的並非是推銷商品本身,而是如何開始這第一步。當你讓一名推銷員進到你的屋裏,可以說他的推銷已經成功一半了,即使你開始並不想買他的賬,僅僅是想看看他如何表演。有時我們會發現這種方法的確是個達成自己目標的好辦法,尤其是在和不太熟悉的人打交道的時候,偶爾使用一次的成功率還是比較高的。
在要求別人或者下屬做某件較難的事情而又擔心他不願意做時,可以先向他提出做一件類似的、較小的事情。同樣,對於一個新人,上級不要一下子對他們提出過高的要求。建議你先提出一個隻要比過去稍有進步的小要求即可,當他們達到這個要求後,再通過鼓勵,逐步向其提出更高的要求,這樣,員工容易接受,預期目標也容易實現。但是要切記,有的時候還是要看住自己的“門檻”的,該拒絕的時候一定要拒絕。
登門檻效應的應用
在教育方麵,對於學習有困難的學生,教師不適宜對他們提出很高的要求,而是應當先提出一個小的要求,隻要學生努努力或者踮起腳尖就能觸碰到,當學生達到這個要求後,再通過鼓勵和幫助,進一步向學生提出更高的要求或要求其達到更高的水平。這樣一來,學生往往就容易接受並力求達到預期的效果。
善意的謊言——安慰劑效應
安慰劑效應簡介
安慰劑效應,又名偽藥效應、假藥效應,是指病人雖然獲得無效的治療,但卻“預料”或“相信”治療有效,而讓病患症狀得到舒緩的現象。有人認為這是一個值得注意的人類生理反應,但亦有人認為這是醫學實驗設計所產生的錯覺。這個現象是否真的存在,科學家至今仍未能做出解釋。
安慰劑效應的提出
安慰劑效應於1955年由畢闕博士提出,亦被理解為“非特定效應”或受試者期望效應。
一個性質完全相反的效應亦同時存在著,即反安慰劑效應:病人不相信治療有效,可能會令病情惡化。反安慰劑效應是用同檢測安慰劑效應相同的方法檢測出來。例如一組服用無效藥物的對照群組,會出現病情惡化的現象。這個現象相信是由於接受藥物的人士對於藥物的效力抱有負麵的態度,因而抵消了安慰劑效應,出現了反安慰劑效應。這個效應並不是由所服用的藥物引起的,而是基於病人心理上對康複的期望所產生的。
醫務人員可以利用安慰劑,以激發病人的安慰劑效應。當對某種藥堅信不移時,就可增強該藥物的治療效果,提高醫療質量。當某種新藥問世,評價其療效價值時,要把藥物的安慰劑效應估計進去。如果某種新藥的療效與安慰劑的療效經雙盲法試用後,相差不大,沒有顯著的差異時,這種新藥的臨床使用價值就不大。這也就是為什麼一些新藥剛剛問世時,人們往往把它們當作靈丹妙藥,而經過一段時間的使用後,其熱潮消失、身價下降的原因。安慰劑效應在藥物使用過程中比比皆是。甚至如心絞痛這樣嚴重的器質性疾病,在安慰劑的作用下,也會有1\/3以上的患者病情得以改善,許多鎮痛劑都具有明顯的安慰劑效應。還有一些病人,在使用安慰劑時,可能出現惡心、頭痛、頭暈及嗜睡的藥物副反應,這也屬於安慰劑效應。
使用安慰劑時容易出現相應的心理和生理效應的人,被稱為安慰劑反應者。這種人的人格特點是:善於交往、有依賴性、易受暗示、自信心不足、非常注意自身的各種生理變化和不適感、有疑心病傾向和神經質。
安慰劑效應處於一種不穩定的狀態之中,可以隨疾病的性質、病後的心理狀態、不適或病感的程度和自我評價,以及醫務人員的言行和環境醫療氣氛的變化而變化。所以,就出現了安慰劑效應有時明顯,有時不明顯,或根本沒有的現象。我們應當記住,在病人中安慰劑效應是較易出現的,大約有35%的軀體疾病病人和40%的精神病病人都會出現此種效應。也正是由於病人有此心理特點,才使江湖醫生和巫醫術士得以有活動市場,施展其術。
心理谘詢中的安慰劑效應
經實驗證明,安慰劑效應在心理谘詢中是一種較可靠,較有效的療法。
這種非常有力的現象憑借的是信念,即我們的健康好轉是因為我們相信身體一定會好轉。
服用安慰劑“藥物”的人會相信那是真實的藥物,因而能感覺到疼痛或其它症狀顯著減輕,盡管安慰劑並沒有起到生物化學作用。安慰劑效應是一種非常強有力的現象,能使1\/3甚至更多患者的病症顯著改善。安慰劑藥物和安慰劑醫療過程已證明對一大批病症有效,包括長期性病痛、高血壓、心絞痛、抑鬱、精神分裂症、甚至癌症。
安慰劑隻有在患者相信其作用時才會有效。如果心理醫生說服患者相信這種治療會使他們身體症狀好轉,或者提供安慰劑的方式能夠增強其心理效果,安慰劑藥物或醫療過程的效力會大大提高。舉例來說,注射安慰劑比服用安慰劑通常效果要好,這是因為注射藥物比吞服藥片能產生更大的心理影響。研究發現,以藥片的方式服用安慰劑時,其顏色、大小和形狀都會影響其效果。
產生安慰劑效應的心理和生理機製相當複雜,到現在為止,科學家們也沒能很好的做出解釋。一些科學家認為,這是大腦在緊張時釋放的內啡肽等緩解疼痛的嗎啡類化學物質所起的作用。而其他科學家則認為,這是某種形式的條件反射作用。不論產生安慰劑效應的是哪種機製,精神作用無疑起著非常關鍵的作用。
生活中的安慰劑效應
在現實生活中“安慰劑效應”隨處可見。幾個很少接觸鄉村環境的城裏人到野外郊遊,到達山腰時,他們為眼前清澈的泉水、碧綠的草地和迷人的風景所深深吸引。休息時,其中一人很高興地接過同伴遞過來的水壺喝了一口水,情不自禁地感歎道:山裏的水真甜,城裏的水跟這兒真是沒法比。水壺的主人聽罷笑了起來,他說,壺裏的水是城市裏最普通的水,是出發前從家裏的自來水管接的。這種現象說明,我們在對現實進行分析的時候,明顯地攙雜了很多個人因素,包括我們的期望、經驗和信念等。
美國牙醫約翰·杜斯在其27年的行醫生涯中,就常常遇到這種情況:一些牙痛患者在來到杜斯的診所後便說:“一來這裏我的感覺就好多了。”其實他們並未說假話——可能他們覺得馬上會有人來處理他們的牙病了,從而情緒便放鬆了下來。實際上,這和安慰劑所起的作用大同小異。
所謂“流行”——從眾效應
從眾效應的定義
從眾效應是指人們自覺或不自覺地以多數人的意見為準則,做出判斷、形成印象的心理變化過程。當個體受到群體的影響(引導或施加的壓力)時,會懷疑並改變自己的觀點、判斷和行為朝著與群體大多數人一致的方向變化。也就是通常人們所說的“隨大流”。
這是指作為受眾群體中的個體在信息接受中所采取的與大多數人相一致的心理和行為的對策傾向。從眾是合乎人們心意和受歡迎的。不從眾不僅不受歡迎,還會引起災禍。例如,車流滾滾的道路上,一位反道行駛的汽車司機;彈雨紛飛的戰場上,一名偏離集體、誤入敵區的戰士;萬眾屏氣靜觀的劇場裏,一個觀眾突然歇斯底裏的大聲喊叫……公眾幾乎都討厭越軌者,甚至會對他群起而攻之。
概括來說,從眾效應體現在以下五個方麵:
一是受眾對已經有了定論的職業傳播者和信息作品,幾乎沒有人會再提相反的意見;
二是從眾能夠規範人們接受行為的模式,使之成為一種接受習慣;
三是某種一致性的群體行為能夠形成接受“流行”,如“流行歌曲”、“流行音樂”、“新書熱”等;
四是會對那些真正富有獨創意義的信息作品加以拒絕,從而挫傷少數傳播者探討真理的積極性;
五是多少抑製了受傳者理解信息的個人主觀能動性。因此,從眾效應也是優點與缺點並存、有利與不利同在的。
從眾效應的表現
從眾效應作為一個心理學概念,表現為個體在真實的或臆想的群體壓力下,在認知上或行動上以多數人或權威人物的行為為準則,進而在行為上努力與之趨向一致的現象。從眾效應既包括思想上的從眾,又包括行為上的從眾。從眾是一種普遍的社會心理現象,它本身並無好壞之分,其作用取決於在什麼問題及場合上產生從眾行為,具體表現在兩個方麵:
一是具有積極作用的從眾正效應;
二是具有消極作用的從眾負效應。
積極的從眾效應可以互相激勵情緒,做出勇敢之舉,有利於建立良好的社會氛圍並使個體達到心理平衡,反之則不然。通常從眾行為的結果有三種可能性:一是積極的一致性;二是消極的一致性,三是無異議的一致性。
從眾效應的案例
從眾效應是一種追隨別人行為的常見的心理效應。這種效應有時是積極的,如別人獻血你也去獻;有時是消極的,如看到別人在公園摘花,自己也跟著去摘花。
有這樣一個實驗:某高校舉辦一次特殊的活動,請德國化學家展示他最近發明的某種揮發性液體。當主持人將滿臉大胡子的“德國化學家”介紹給階梯教室裏的學生後,化學家用沙啞的嗓音向同學們說:“我最近研究出了一種強烈揮發性的液體,現在我要進行實驗,看要用多長時間能從講台揮發到全教室,凡聞到一點味道的,馬上舉手,我要計算時間。”說著,他打開了密封的瓶塞,讓透明的液體揮發……不一會,後排的同學,前排的同學,中間的同學都先後舉起了手。不到2分鍾,全體同學舉起了手。
此時,“化學家”一把把大胡子扯下,拿掉墨鏡,原來他是本校的德語老師。他笑著說:“我這裏裝的是蒸餾水!”
這個實驗,生動的說明了同學之間的從眾效應——看到別人舉手,也跟著舉手,但他們並不是撒謊,而是受“化學家”的言語暗示和其他同學舉手的行為暗示,似乎真的聞到了一種味道,於是舉起了手。
有一個晴朗的夜晚,滿天星鬥,許多人站在車站站台上等待即將到來的火車。此時,一個人仰著脖子晃動著腦袋往天上尋看,在一旁的人好奇的以為他看到了人造衛星、流星或不明飛行物,也跟著向天空東張西望。其實,這位先生隻是脖頸酸痛,在做放鬆活動,並非觀察天空。那些跟著仰望星空的人實際上是被從眾效應左右了。
從眾效應的實驗
在研究從眾現象的實驗中,最為經典的莫過於“阿希實驗”。
1952年,美國心理學家所羅門·阿希設計實施了一個實驗,來研究人們會在多大程度上受到他人的影響,而違心地進行明顯錯誤的判斷。他請大學生們自願做他的被試驗者,告訴他們這個實驗的目的是研究人的視覺情況。當某個來參加實驗的大學生走進實驗室的時候,他發現已經有5個人先坐在那裏了,他隻能坐在第6個位置上。事實上他不知道,其它5個人是跟阿希串通好了的假被試驗者(即所謂的“托兒”)。
阿希要大家做一個非常容易的判斷——比較線段的長度。他拿出一張畫有一條豎線的卡片,然後讓大家比較這條線和另一張卡片上的3條線中的哪一條線等長。判斷共進行了18次。事實上這些線條的長短差異很明顯,正常人是很容易做出正確判斷的。
然而,在兩次正常判斷之後,5個假被試驗者故意異口同聲地說出一個錯誤答案。於是許多真被試驗者開始迷惑了,他是堅定地相信自己的眼力呢,還是說出一個和其它人一樣、但自己心裏認為不正確的答案呢?
從總體結果看,平均有33%的人判斷是從眾的,有76%的人至少做了一次從眾的判斷,而在正常的情況下,人們判斷錯的可能性還不到1%。當然,還有24%的人一直沒有從眾,他們按照自己的正確判斷來回答。
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壓力是從眾的一個決定因素。在一個係統內,誰做出與眾不同的判斷或行為,往往會被其它成員孤立,甚至受到嚴厲懲罰,因而某個係統內的成員的行為往往高度一致。但是一味盲目地從眾,會扼殺一個人的積極性和創造力。能否減少盲從行為,運用自己的理性判斷是非並堅持自己的判斷,是成功與失敗的分水嶺。
警惕“從眾效應”
假如每一片雲都是一模一樣的,那“黃山雲海”又怎能令人稱奇?假如每朵花都如出一轍,那梅菊又怎能在文人筆下生輝?假如每棵樹都懼高怕危,鬆柏又怎能在萬綠叢中鶴立雞群?自然界如果從眾,我們將喪失許多美麗;人如果一味從眾,也終將跌入失敗的穀底。
“從眾效應”是對科學的扼殺。許多的創造發明都是對思維定式的挑戰,許多科學理論的提出也都是對傳統權威進行的衝擊。假如科學家們一味從眾,又怎能讓科學真理的光芒普照大地?當人們一味迷信亞裏士多德的權威時,隻有伽俐略沒有從眾,堅持自己的科學理論,用活生生的實驗挑戰權威,反對從眾,從而讓科學之光照亮大地。當人們都對“地球中心說”深信不疑時,隻有哥白尼沒有跟隨世人的步伐,從而開辟了“太陽中心說”的道路。假如伽俐略和哥白尼他們也一味從眾,不懂創新,那麼科學和真理將不知何時重見天日。
“從眾效應”可以埋沒真理,同樣也可以埋沒優秀的文學作品。當文人們都畏懼文字獄,不敢進行文學創作,醉心於古籍整理之時,家破人亡的曹雪芹依舊冒著生命危險進行《紅樓夢》的創作。如果他也一味從眾,那麼中國的小說史上將喪失一顆璀璨的明珠,曹雪芹也不會在眾多文人中脫穎而出,流芳百世。當世人都鄙視恥辱,為保名節而選擇死亡之時,司馬遷頂住了巨大的壓力毅然選擇了宮刑。當他遭人唾棄之時,當他不被世俗所容之時,他依舊沒有像先前許多仁人誌士為保名節而自殺。這樣,“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的《史記》才能得以保全。試想一下,如果曹雪芹和司馬遷都隨波逐流,遵循“從眾效應”,那中華文學史將會失色不少。
當今世界,是個性解放的世界。社會需要的是多種多樣的人才。對於畢業生來說,在選擇專業,確立誌向之時,不可跟隨“從眾效應”,盲目選擇所謂熱門專業,否則自己的真正價值得不到體現,後悔的將是自己。“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吧!”擺脫“從眾效應”,創造一個隻屬於自己的精彩人生。
從眾效應的結論
在特定的條件下,由於沒有足夠的信息或者搜集不到準確的信息,從眾行為是很難避免的。通過模仿他人的行為來選擇策略並無大礙,有時模仿策略還可以有效地避免風險和取得進步。但是不顧是非曲直的一概服從多數,隨大流走,則是不可取的,是消極的“從眾效應”。
情人眼裏出西施——暈輪效應
暈輪效應的概念
暈輪效應又稱“光環效應”,屬於心理學範疇。暈輪效應是指人們對他人的認知判斷首先是根據個人的好惡得出的,然後再從這個判斷推論出認知對象的其他品質的現象。如果認知對象被標明是“好”的,他就會被“好”的光圈籠罩著,並被賦予一切好的品質;如果認知對象被標明是“壞”的,他就會被“壞”的光圈籠罩著,他所有的品質都會被認為是壞的。
這種強烈知覺的品質或特點,就像月亮形成的光環一樣,向周圍彌漫、擴散,從而掩蓋了其它品質或特點,所以就形象地稱之為光環效應。
有時候,暈輪效應會對人際關係產生積極效應,比如你對人誠懇,那麼即便你能力較差,別人對你也會非常信任,因為對方隻看見你的誠懇。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當我們看到某個明星在媒體上爆出一些醜聞時總是很驚訝,而事實上我們心中這個明星的形象隻是他在銀幕或媒體上展現給我們的那圈“暈”,他真實的人格我們是不得而知的,僅僅是推斷出來的。
暈輪效應一詞由來
暈輪效應最早是由美國著名心理學家愛德華·桑戴克於20世紀20年代提出的。他認為,人們的認知和判斷往往隻從局部出發,擴散而得出整體印象,常常以偏概全。這就好像刮風天氣前夜月亮周圍出現的圓環(月暈),事實上,圓環不過是月亮光的擴大化而已。據此,桑戴克為這一心理現象起了一個恰如其分的名稱“暈輪效應”,也稱作“光環作用”。
心理學家戴恩做過一個這樣的實驗。他讓被實驗者看一些照片,照片上的人有的很有魅力,有的無魅力,有的形象一般。然後讓被實驗者在與魅力無關的特點方麵評定這些人。結果表明,被實驗者對有魅力的人比對無魅力的賦予更多理想的人格特征,如和藹、沉著,好交際等。
暈輪效應不但常表現在以貌取人上,而且還表現在以服裝定地位、性格,以初次言談定人的才能與品德等方麵。在對不太熟悉的人進行評價時,這種效應體現得尤其明顯。
從認知角度講,暈輪效應僅僅抓住並根據事物的個別特征,而對事物的本質或全部特征下結論,是很片麵的。因而,在人際交往中,我們應該注意告誡自己不要被別人的暈輪效應所影響,從而陷入暈輪效應的誤區。
暈輪效應心理學成因
從心理學的角度看,暈輪效應的形成原因,與我們知覺中的整體性有關。我們在知覺客觀事物時,並不是對知覺對象的個別屬性或部分孤立地進行感知的,而總是傾向於把具有不同屬性、不同部分的對象知覺為一個統一的整體,這是因為知覺對象的各種屬性和部分是有機地聯係成一個複合刺激物的。譬如,我們閉著眼睛,隻聞到蘋果的氣味,或隻摸到蘋果的形狀,我們頭腦中就形成了有關蘋果的完整印象,因為經驗為我們彌補了蘋果的其他特征,如顏色(綠中透紅)、滋味(甜的)、觸摸感(光滑的),等等。由於知覺的整體性作用,我們知覺客觀事物就能迅速而明了,“窺一斑而見全豹”,用不著逐一地知覺每個個別屬性了。
對人知覺時的暈輪效應,還在於內隱人格理論的作用。人的有些品質之間是有其內在聯係的。比如,熱情的人往往對人比較親切友好,富於幽默感,肯幫助別人,容易相處;而“冷漠”的人較為孤獨、古板,不願求人,比較難相處。這樣,對某人隻要有了“熱情”或“冷漠”的一個核心特征,我們就會自然而然地去補足其他有關聯的特征。另外,就人的性格結構而言,各種性格特征在每個具體的人身上總是相互聯係、相互製約的。例如,具有勇敢正直,不畏強暴性格特征的人,往往還表現在處世待人上襟懷坦白,敢做敢為,在外表上端莊大方,懇切自然。而一個具有自私自利,欺軟怕硬性格特征的人,則會在其他方麵表現出虛偽陰險,心口不一,或阿諛奉承,或驕橫跋扈。這些特征也會在舉止表情上反映出來。於是,人們既可從外表知覺內心,又可從內在性格特征泛化到對外表的評價上,這樣就產生了暈輪效應。
暈輪效應弊端
暈輪效應的最大弊端就在於以偏概全。其特征具體表現在這樣三個方麵:
一是遮掩性。有時我們抓住的事物的個別特征並不能反映事物的本質,可我們卻仍習慣於以個別推及一般、由部分推及整體,勢必牽強附會地誤推出其他特征。隨意抓住某個或好或壞的特征就斷言這個人或是完美無缺,或是一無是處,都犯了片麵性的錯誤。青年戀愛中的“一見鍾情”就是由於對象的某一方麵符合自己的審美觀,就往往對思想、情操、性格諸方麵存在的不相配處都視而不見,覺得對象是“帶有光環的天仙”,樣樣都盡如人意。同樣,在日常生活中,由於對一個人印象欠佳而忽視其優點的事,舉不勝舉。
二是表麵性。暈輪效應往往產生於自己對某個人的了解還不深入,也就是還處於感知的階段,因而容易受感覺的表麵性、局部性和知覺的選擇性等影響,從而對於某人的認識僅僅專注於一些外在特征上。有些個性品質或外貌特征之間並無內在聯係,可我們卻容易把它們聯係在一起,斷言有這種特征就必有另一特征,也會以外在形式掩蓋內部實質。如外貌堂堂正正,未必正人君子;看上去笑容滿麵,未必麵和心慈。簡單把這些不同品質聯係起來,得出的整體印象必然是錯誤的。
三是彌散性。對一個人的整體態度,還會連帶影響到跟這個人有關的事物上。成語中的“愛屋及烏”、“厭惡和尚,恨及袈裟”就是暈輪效應彌散的體現。《韓非子·說難篇》中講過一個故事。衛靈公非常寵幸弄臣彌子瑕。有一次彌子瑕的母親病了,彌子瑕得知後就連夜偷乘衛靈公的車子趕回家去。按照衛國的法律,偷乘國君的車子要處以刖刑(把腳砍掉)。但衛靈公卻誇獎他孝順母親。又有一次,彌子瑕與衛靈公同遊桃園,他摘了個桃子吃,覺得很甜,就把咬過的桃子獻給衛靈公嚐,衛靈公又誇他有愛君之心。後來,彌子瑕年老色衰,不受寵幸了。衛靈公由不喜愛他的外貌而不喜愛他的其他品質了,甚至以前被他誇獎過的兩件事,最後也成了彌子瑕的“欺君之罪”。
如何克服暈輪效應的弊端
第一,注意“投射傾向”。有些人總是從好的一麵來解釋別人,因為他本人就是一副菩薩心腸。而有些人則總是用惡意來判斷他人的行為,即使是好事,他也會認為這是“別有用心”,這是因為他本人猜疑心重。這種把自己的某些心理特點附加給對方的現象,即“投射傾向”。人際知覺的投射傾向表明,人對他人的知覺包含著自己的東西,人在反映別人的時候常常也在反映著自己,而這種反映又往往是不自覺的。如果你對自己的“投射傾向”不加注意,沒有清醒地、理智地進行自我反思,就很可能製造出暈輪效應,出現各種偏見。
第二,注意“第一印象”。兩個素不相識的人,初次見麵後所形成的直觀感覺在心理學上稱為第一印象。由於它有先入為主的特點,因而往往比較深刻。如果第一印象好,就會給以後的交往打下良好的基礎。從這個意義上說,注意給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是必要的。但初次接觸所提供給你的判斷材料不僅十分有限,而且往往是比較外在的,往往還具有一定的虛假性。問題的嚴重性又恰恰在於,一般說來,先得到的信息總是影響著對於以後信息的解釋方式,第一印象一旦形成,以後的信息常常隻扮演補充和解釋的角色,這就是產生暈輪效應的“溫床”了。因此,冷靜、客觀地對待第一印象,思想上具有改造甚至否定第一印象的準備是非常重要的。
第三,注意“刻板印象”。刻板印象就是所謂類化作用,按照預想的類型將人分為不同種類,然後貼上標簽,按圖索驥。比如,提起教師便想到“文質彬彬”,說到商人,總和“唯利是圖”掛起鉤來等等。刻板印象的形成,往往始於對某一類人普遍特征的歸類,這是一種簡單的認識,雖然有利於對某一群人做概括的了解,但也很容易產生偏差。因為人心不同、各如其麵,而刻板印象所根據的並非認識對象本人的事實,有時刻板印象還是從偏見的合理化而來。因此,刻板印象與暈輪效應可以說是有不解之緣的,是導致失真的一個“誤區”。我們要對他人產生確切、深刻的認識,千萬別忘了人的豐富多樣性,並不斷地修正頭腦中由於刻板印象所造成的假象。
第四,避免“以貌取人”。一項心理實驗中顯示,當人們被要求在一堆他們不認識的照片中分別找出“好人”與“罪犯”時,總會受到外貌暈輪效應的影響,即表現出按外貌分類的傾向。前蘇聯心理學家鮑達列夫曾向72個人調查,他們是怎樣理解人的外貌的。其中9人回答,方方的下巴是意誌堅強的標誌,寬大的前額是智慧的標誌,3人認為粗硬的頭發表示倔強的性格,14人認為人胖表示心地善良,2人認為肥厚的嘴唇是憨厚樸實的標誌等等。這個調查結果是有趣的,也具有一定的普遍意義。盡管這些生理特征是天生的或較為固定的,但不少人仍認為從中能看出一個人的性格特征。這種“由表及裏”的推斷,含有很大的偏見成分。為此,隻要我們在認識他人的問題上,確立不滿足於表象,而注重了解對方心理、行為等深層結構,我們就能有效地擺脫外貌暈輪效應的影響。
第五,避免“循環證實”。心理學研究證明,一個人對他人的偏見,常會得到自動的“證實”。比如,你對某人存有懷疑之心,時間一長,自然會為人所察覺,對方必然會產生離心和戒心。而對方這種情緒的流露,又反過來會使你深信自己當初對他的看法是正確的。這就是心理學中的角色互動和雙向反饋。由於一方感情的偏失,導致對方的偏失,反過來又加強了一方偏失的程度。如此循環證實,勢必陷入越來越深的偏見中去,走進暈輪效應的迷宮迷而忘返。這就提醒我們,當你看不慣某個人,對某個人懷有成見的時候,應當首先理智地檢討一下自己的態度和行為是否受到暈輪效應影響,自覺走出暈輪效應的迷宮。
來自聖經的預言——馬太效應
馬太效應的定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