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形形色色的心理效應(2 / 3)

馬太效應是指贏家通吃的現象。

馬太效應的典故

《新約·馬太福音》中有這樣一個故事,一個國王遠行前,交給三個仆人每人一錠銀子,吩咐他們:“你們去做生意,等我回來時,再來見我。”國王回來時,第一個仆人說:“主人,你交給我的一錠銀子,我已賺了10錠。”於是國王獎勵了他10座城邑。第二個仆人報告說:“主人,你給我的一錠銀子,我已賺了5錠。”於是國王便獎勵了他5座城邑。第三個仆人報告說:“主人,你給我的一錠銀子,我一直包在手巾裏存著,我怕丟失,一直沒有拿出來。”於是國王命令將第三個仆人的那錠銀子賞給第一個仆人,並且說:“凡是少的,就連他所有的,也要奪過來。凡是多的,還要給他,叫他多多益善。”社會心理學家默頓把這種現象命名為“馬太效應”。

馬太效應的分析

社會心理學家認為,“馬太效應”是個既有消極作用又有積極作用的社會心理現象。

消極作用:名人與無名者幹出同樣的成績,前者往往得到上級表揚,記者采訪,求教者接踵而至,各種桂冠也一項一項地飄過來,結果使其中一些人因沒有清醒的自我認識和沒有理智態度而居功自傲,在人生道路上跌跟鬥;而後者則無人問津,甚至還會遭受非難和嫉妒。

其積極作用:其一,可以防止社會過早地承認那些還不成熟的成果或過早地接受貌似正確的成果;其二,“馬太效應”所產生的“榮譽追加”和“效應終身”等現象,對無名者有巨大的吸引力,促使無名者去奮鬥,而這種奮鬥又必須明顯超越名人,取得成果才能獲得向往的榮譽。從這個意義上講,社會的進步和科學上的突破還真與“馬太效應”有些關係。

馬太效應的應用

對企業經營發展而言,要想在某個領域保持優勢,就必須在此領域迅速做大。當你成為某個領域的領頭羊時,即便投資回報率相同,你也能更輕易地獲得比弱小的同行更大的收益。而若沒有實力迅速在某個領域做大,就要不停地尋找新的發展領域,才能保證獲得較高的回報。

新官上任三把火——首因效應

首因效應的定義

人與人第一次交往中給人留下的印象,在對方的頭腦中形成並占據著主導地位,這種效應即為首因效應。

首因效應也叫首次效應、優先效應或“第一印象”效應。它是指當人們第一次與某物或某人相接觸時會留下深刻印象。第一印象作用很強,持續的時間也很長,比以後得到的信息對於事物整個印象產生的作用更強。

最初接觸到的信息所形成的印象對我們以後的行為活動和評價的影響,實際上指的就是“第一印象”的影響。第一印象效應是一個婦孺皆知的道理,為官者總是很注意燒好上任之初的“三把火”,平民百姓也深知“下馬威”的妙用,每個人都力圖給別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心理學家認為,由於第一印象主要是性別、年齡、衣著、姿勢、麵部表情等“外部特征”。一般情況下,一個人的體態、姿勢、談吐、衣著打扮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這個人的內在素養和其它個性特征,不管暴發戶怎麼刻意修飾自己,舉手投足之間都不可能有世家子弟的優雅,總會在不經意中“露出馬腳”,因為文化的浸染是裝不出來的。

首因效應的理論解釋

在心理學中,首因效應也叫“第一印象”效應。第一印象,是在短時間內以片麵的資料為依據形成的印象,心理學研究發現,與一個人初次會麵,45秒鍾內就能產生第一印象。這一最先的印象對他人的社會知覺產生較強的影響,並且在對方的頭腦中形成並占據著主導地位。某資深顧問就曾經指出:“保持和複現,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於有關的心理活動第一次出現時注意和興趣的強度。”並且這種先入為主的第一印象是人的普遍的主觀性傾向,會直接影響到以後的一係列行為。

實驗心理學家表明,外界信息輸入大腦時的順序,在決定認知效果的作用上是不容忽視的。最先輸入的信息作用最大,最後輸入的信息也起較大作用。大腦處理信息的這種特點是形成首因效應的內在原因。

首因效應本質上是一種優先效應,當不同的信息結合在一起的時候,人們總是傾向於重視前麵的信息。即使人們同樣重視了後麵的信息,也會認為後麵的信息是非本質的、偶然的,人們習慣於按照前麵的信息解釋後麵的信息,即使後麵的信息與前麵的信息不一致,也會屈從於前麵的信息,以形成整體一致的印象。在生活節奏如同飛快奔馳的列車一般的現代社會中,很少有人會願意花更多的時間去了解、證實一個留給他第一印象不美好的人。

如何把握首因效應

首因效應的產生與個體的社會經曆、社交經驗的豐富程度有關。如果個體的社會經曆豐富、社會閱曆深厚、社會知識充實,則會將首因效應的作用控製在最低限度;另外,通過學習,在理智的層麵上認識首因效應,明確首因效應獲得的評價,一般都隻是在依據對象的一些表麵的非本質的特征基礎上而做出的評價,這種評價應當在以後的進一步交往認知中不斷地予以修正完善,也就是說,第一印象並不是無法改變的,也不是難以改變的。

對於這種因信息輸入的順序而產生效應的現象,有種種不同的原因解釋。一種解釋認為,最先接受的信息所形成的最初印象,構成腦中的核心知識或記憶圖式。後輸入的其他信息隻是被整合到這個記憶圖式中去,即這是一種同化模式,後續的信息被同化進了由最先輸入的信息所形成的記憶結構中,因此,後續的新信息也就具有了先前信息的屬性痕跡。另一種解釋是以注意機製原理為基礎的,該解釋認為,最先接受的信息沒有受到任何幹擾地得到了更多的注意,信息加工精細;而後續的信息則易受忽視,信息加工粗略。

首因效應與職場

首因效應在職場上到處可見,“新官上任三把火”、“早來晚走”、“惡人先告狀”、“先發製人”、“下馬威”……等,都是想利用首因效應占得先機。

首因效應完全可以解釋這樣一種職場怪現象:有的人吃了相貌的虧,有的人卻占了相貌的便宜。這也是大學生求職前紛紛跑到美容院整容的原因之一。相貌不佳者,其實根本不需要整容。而是要做到:一、去謀求不計較相貌的職業;二、學點心理學,任何事情都搶個先,占盡首因效應帶來的職場先機。

首因效應的應用

首因效應在人際交往中對人的影響較大,是交際心理中較重要的名詞。我們常說的“給人留下一個好印象”,一般就是指第一印象,這裏就存在著首因效應的作用。因此,在交友、招聘、求職等社交活動中,我們可以利用這種效應,展示給人一種極好的形象,為以後的交流打下良好的基礎。當然,這在社交活動中隻是一種暫時的行為,更深層次的交往還需要你的硬件完備。這就需要你加強在談吐、舉止、修養、禮節等各方麵的素質,不然就會導致另外一種效應的負麵影響,那就是近因效應。要做到這一點,首先,要注重儀表風度,—般情況下人們都願意同衣著幹淨整齊、落落大方的人接觸和交往。其次,要注意言談舉止,言辭幽默,侃侃而談,不卑不亢,舉止優雅,定會給人留下難以忘懷的印象。首因效應在人們的交往中起著非常微妙的作用,隻要能準確地把握它,定能給自己的事業開創良好的人際關係氛圍。

離別時的那一回眸——近因效應

近因效應的定義

所謂“近因”,是指個體最近獲得的信息。

近因效應與首因效應相反,是指在多種刺激一同出現的時候,印象的形成主要取決於後來出現的刺激,即交往過程中,我們對他人最近、最新的認識占了主體地位,掩蓋了以往形成的對他人的評價,因此,也稱為“新穎效應”。簡單地說就是交往中最後一次見麵給人留下的印象,這個印象在對方的腦海中也會存留很長時間。例如多年不見的朋友,在自己的腦海中的印象最深的,其實就是臨別時的情景。

受近因效應的影響,有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往往改變原有看法,做出錯誤判斷,如有的企業組織一直軟弱,最近因某職工見義勇為受到媒體和上級的表揚,就被認為一貫重視思想政治教育,用近期一時一事來肯定或否定一個企業的全麵工作,很容易片麵、失誤。

近因效應的實驗

美國心理學家盧欽斯用編撰的兩段文字作為實驗材料研究了首因效應現象。他編撰的文字材料主要是描寫一個名叫吉姆的男孩的生活片段,第一段文字將吉姆描寫成熱情並外向的人,另一段文字則相反,把他描寫成冷淡而內向的人。例如,第一段中說吉姆與朋友一起去上學,走在撒滿陽光的馬路上,與店鋪裏的熟人說話,與新結識的女孩子打招呼等;第二段中說吉姆放學後一個人步行回家,他走在馬路的背陰一側,他沒有與新近結識的女孩子打招呼等。在實驗中,盧欽斯把兩段文字加以組合:

第一組,描寫吉姆熱情外向的文字先出現,冷淡內向的文字後出現。

第二組,描寫吉姆冷淡內向的文字先出現,熱情外向的文字後出現。

第三組,隻顯示描寫吉姆熱情外向的文字。

第四組,隻顯示描寫吉姆冷淡內向的文字。

盧欽斯讓四組被實驗者分別閱讀一組文字材料,然後回答一個問題“吉姆是一個什麼樣的人?”結果發現,第一組被實驗者中有78%的人認為吉姆是友好的,第二組中隻有18%的被實驗者認為吉姆是友好的,第三組中認為吉姆是友好的被實驗者有95%,第四組隻有3%的被實驗者認為吉姆是友好的。

這項研究結果證明,信息呈現的順序會對社會認知產生影響,先呈現的信息比後呈現的信息有更大的影響作用。但是,盧欽斯進一步的研究發現,如果在兩段文字之間插入某些其他活動,如做數學題、聽故事等,則大部分被實驗者會根據活動以後得到的信息對吉姆進行判斷,也就是說,最近獲得的信息對他們的社會知覺起到了更大的影響作用,這個現象叫做近因效應。

研究發現,近因效應一般不如首因效應明顯和普遍。在印象形成過程中,當不斷有足夠引人注意的新信息,或者原來的印象已經淡忘時,新近獲得的信息的作用就會較大,就會發生近因效應。個性特點也影響近因效應或首因效應的發生。一般來說,心理上開放、靈活的人容易受近因效應的影響;而心理上保持高度一致,具有穩定傾向的人,容易受首因效應的影響。

近因效應對交往的影響

心理學的研究還表明,在人與人的交往中,交往的初期,即在延續期還生疏階段,首因效應的影響重要;而在交往的後期,就是在彼此已經相當熟悉時期,近因效應的影響也同樣重要。

現實生活中,近因效應的心理現象相當普遍。舉個例子,張三與李四是小學的同學,從那時起,兩個人就是好朋友,彼此之間非常了解,可是最近一段時間李四因家中鬧矛盾,心情十分不愉快,有時張三與他說話,他也會動不動就發火,而且受一個偶然事件的影響,李四卷入了一宗盜竊案。張三認為李四過去一直在欺騙自己,於是與他斷絕了友誼。其實這就是近因效應在起負作用。

朋友之間的負性近因效應,大多產生於交往中遇到與願望相違背,願望不遂,或感到自己受屈、善意被誤解時,其情緒多為激情狀態。在激情狀態下,人們對自己行為的控製能力,和對周圍事物的理解能力,都會有一定程度的降低,容易說錯話,做錯事,產生不良後果。因此,凡事在先,須加忍讓,防止激化。待心平氣和時,彼此再理論,明辨是非。

愛你在心口難開——瓶頸效應

瓶頸效應的現象

當人群通過一個入口或出口處,若有次序地行進,可順暢流通,行進速度愈快則流量愈大。而當人群很擁擠時,則流量大大減少。在公路上行使的車輛,若相互保持一定距離,則交通流量很大。如果遇到一個狹窄的路段,則車輛密度增大而形成堵塞,流量立即減小。這就是所謂的“瓶頸效應”。

常聽到有人這樣抱怨“我這是怎麼啦?腦子怎麼如此不聽使喚?!”我們有時會遇到這樣的場景,在公共汽車裏,或者在馬路上,突然聽見有人叫你的名字。抬頭一看,噢,這不是你多年未見的老同學、老朋友某某嗎?這是人之常情的反應,自然應當是回叫老同學、老朋友的尊姓大名:“某某,原來是你啊!”奇怪的是,這個“某某”,你心中明明感到是一清二楚的,幾乎很快就能叫出來了,卻偏偏就是轉化不成具體的語言符號。結果,你隻好吐出一句;“你好!你好!”連“你”的姓名都叫不出來,還“好”什麼呢?熱情自然被打折扣,令你覺得很尷尬!又比如,在工作中要醞釀一種設想時,一種構思幾乎就要出來了,可就是被卡住了,令你束手無措。

瓶頸效應的定義及研究

諸如此類的情景,不知大家是否也曾經曆過,我們不妨把上述所說的那種常常出現在問題就要解決時的現象,形容為“幾乎有了”、“已經到了舌尖兒上了”的狀態。此時,我們似乎感到茅塞頓開,但又不確切知道該如何解決。美國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形象地稱之為解決問題的“先聲”,“隻聞其鳴響於有無之際而不降臨。”這種現象簡稱為TOT(Tip Of the Tongue)。顯然,當人們處於TOT狀態時,欲行不能,也許有點像要打噴嚏前的樣子,心裏是頗為難受的。

這種“TOT”狀態的形成,從社會心理學的角度去分析,乃是一種“瓶頸效應”。

所謂“瓶頸效應”,反映的是一定社會心理過程中各個因素、環節的相互關係。社會角色扮演者在進行某項創造活動時,在從事某一學習、工作和生活的角色行為時,要求與之相關的各因素、環節配合與協調並進,其中如果某一因素和環節跟不上,就會成為“瓶頸”卡住整個活動和某一行為的正常進行。有的時候,“瓶頸效應”得到了克服,TOT狀態很快從“幾乎有了”轉向“有了”,從“就在舌尖上”轉為“完全說出來了”,問題獲得解決,創造趨於成功。有的時候,聽任“瓶頸效應”起作用,TOT狀態得不到解除,時間一長,心理上鬆懈並產生一種惰性,那就會使整個活動和某一行為前功盡棄。

由此看來,如何有效地消釋有礙創造性地學習、生活和工作的“瓶頸效應”,必然為每一個立誌創造的社會角色扮演者所關注。

據心理學研究,創造活動往往失敗於上千次的試驗,卻成功於一次的聯想或啟發。阿基米德從國王那裏領受了測量真假皇冠的“課題”,長久想不出好方法來,有時幾乎要想出來了,卻又被某個“瓶頸”卡住了。後來洗澡的時候,卻意外地從浴缸中得到了測量的方法,這個新的要素子係統一找到,就使課題研究活動擺脫了“瓶頸效應”。顯然,這是一種思維活動中的“頓悟”現象,是個體心理在情感方麵的一種“移注”現象。如因某一構思“障礙”而煞費苦心,仍百思不解,突然,聯想力使頭腦中出現了一幅清晰的圖像,就像一盞燈把黑暗完全照亮一樣,“頓悟”和“移注”就是這樣爆發的。借用一句古詩來形容,真可謂:“眾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英國物理學家廷德爾說過,“事實是死東西,是想象力賦予了它們生命”。因為,知識是靜止的、封閉的和有限的,想象力則是運動的、開放的和無限的。想象力是能動的知識。如果把知識比作“金子”,那麼,想象力就是“點金術”。因此,為了消釋我們自身學習、生活和工作過程中的某些“瓶頸效應”,當我們在呼喚“東風效應”、尋找“新的要素子係統”時,應當重視思維的想象力。撒開聯想之網,啟動思維之鑽機,“新的要素子係統”才會被你捕捉得到,才會被你開掘出來。

突破瓶頸效應

想要突破瓶頸效應,下麵這些技法是值得我們去借鑒的:

一是“擴大聯係點”。

即從時間上、空間上相近,或形式上、內容上相似的事物和現象中進行聯想,比如記不清楚某個數學公式了,你不妨先想想與之相近的數學原理、數學符號,數學公式,想想它們在哪一個章節。又如你一時想不起老同學的姓名了,你就不妨先想想與他(她)相近又與你自己相識的其他老同學的姓名。如此聯想往往能激活起深藏於記憶深處的知識和經驗。在事物發展變化中,麵臨著多種可能性集合即事物的可能性空間,我們對可能性空間內互相聯係的點認識得越廣泛、越深透,對各種條件之間的聯係揭示得越充分、越深刻,解決問題的途徑和方法就越多,就越能找到“新的要素子係統”,從而準確、全麵地把握某種確定的方向,取得有利創造的“東風效應”之效果。

二是擬一份思考角度的“清單”。

這是為實現“擴大聯係點”、尋找“新的要素子係統”直接服務的。1941年,美國創造學家奧斯本擬定了一份思考角度的“清單”,來提示創造者培訓,掌握多角度思考法的本領。他認為,逐一檢查、核對這份“清單”,能使創造者在遇到思維障礙時,比較全麵地思考某一對象,而不致遺漏重要的思路。請看他擬定的這份“清單”:

(1)現有的發明有無其他用途?

(2)能否引入其他的創造性設想?

(3)能否改變形狀、顏色、音響、味道或製造方法?

(4)能否擴大使用範圍,延長使用壽命?

(5)能否縮小體積、減輕重量,降低高度、減少厚度?

(6)能否找到替代品?

(7)能否更換型號、順序、布局或模型?

(8)能否上下倒置、裏外交換、前後置換使用?

(9)能否將幾種發明品組合在一起?

顯然,這九個問題是針對技術創造提出的。但是用這種擬清單的辦法來逐步培訓自己的多角度思考問題的能力,是有普遍意義的。我們在學習、生活和工作中進行創造性活動時,如果碰上“瓶頸”卡住時,先靜下心來,用點時間去擬一份思考角度的清單好好琢磨一下那些“能否”的角度,這對填補思考的空白點,尋找“新的要素子係統”,想來是不會沒有益處的。

三是學會“積極的休息”。

在一個人解決某一問題或從事某項創造活動的過程中,思維要經曆四個階段:

(1)檢查和清理問題的“準備期”。這一階段的狀態是高度緊張,全神貫注和努力、深入地對對象進行探討。

(2)將活動的重點從意識區轉移到無意識區的“醞釀期”。在這個“短時休息”的階段內,有的人養神休息或者睡覺,有的人則通過運動或散步來“散心”。

(3)產生解決問題之辦法的“頓悟期”,也許豁然開朗、也許突然感歎:“啊,原來如此!”

(4)“完善期”,為了精確地闡述問題而全力以赴,苦心孤詣地探索和思維。

這四個階段,是以“緊張→鬆弛→頓悟→緊張”之循環的節奏呈現的。一方麵是努力、緊張和積極,另一方麵是散心、鬆弛和解決。兩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當我們的思維被“瓶頸”卡住時,一般正是思維高度緊張之際。而精神高度集中考慮一個問題,時間過久可能會造成思想堵塞,就像在竭力回憶一件從記憶中消失的事情時往往出現的情況,因為當自覺的思考在不斷活動和十分疲勞時,可能收不到下意識思考傳遞的信息。這對尋找“新的要素子係統”,呼喚“東風效應”以消釋“瓶頸效應”是無益的。因此,必須學會“積極的休息”,就是在思維過程中,緊張的思考後,如果發現被“瓶頸”卡住了,那就不妨暫時鬆弛一下,休息一會兒,使大腦神經中樞在思維的循環性節奏中恢複平衡狀態,這往往有助於“頓悟期”的降臨。心理研究以及眾多事實,已經反複證明了這一點。

誠然,我們還可以找出其他一些方法來。關鍵的一點是,請你記住,TOT狀態並不神秘,“瓶頸效應”也並不可怕。隻要我們想方設法去尋找“新的要素子係統”,依靠知識和實踐經驗激發想象力,那麼,辦法就會“為有源頭活水來”,何愁“東風效應”呼喚不來呢?!

金錢不是萬能的——德西效應

德西效應的定義

德西效應是指在某些情況下,當外加報酬和內感報酬兼得的時候,不但不會使工作的動機力量培增,積極性更高,反而其效果降低,變成是二者之差,外加報酬(主要是獎勵)反而會抵消內感報酬的作用。

德西效應的實驗

心理學家德西在1971年做了一個專門的實驗。他讓大學生做被試者,在實驗室裏解有趣的智力難題。實驗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所有的被試者都無獎勵;第二階段,將被試者分為兩組,實驗組的被試者完成一個難題可得到1美元的報酬,而控製組的被試者跟第一階段相同,無報酬;第三階段,為休息時間,被試者可以在原地自由活動,並把他們是否繼續去解題作為喜愛這項活動的程度指標。實驗組(獎勵組)被試者在第二階段確實十分努力,而在第三階段繼續解題的人數很少,表明興趣與努力的程度在減弱,而控製組(無獎勵組)被試者有更多人花更多的休息時間在繼續解題,表明興趣與努力的程度在增強。

德西在實驗中發現:在某些情況下,人們在外在報酬和內在報酬兼得的時候,不但不會增強工作動機,反而會減低工作動機。此時,動機強度會變成兩者之差。人們把這種規律稱為德西效應。這個結果表明,進行一項愉快的活動(即內感報酬),如果提供外部的物質獎勵(外加報酬),反而會減少這項活動對參與者的吸引力。

德西效應產生的原因

為什麼會產生這種有趣的德西效應呢?可能的解釋是:

1.原有的外加報酬距有關需要滿足的水平太遠,對外加報酬的要求太強烈;

2.直接激勵的原有強度不足;

3.價值觀(思想信念)的某種偏差,未能將需要層的結構調整得合乎工作要求。

處理好這幾個因素,一般會降低外加報酬對內感報酬的消極影響,外加報酬會在不影響內感報酬的情況下發揮自身的作用。

德西效應的應用

薪酬是企業管人的一個有效硬件,直接影響到員工的工作情緒,但是每一個公司都不輕易使用這件精確製導武器。如果使用不好,可能會帶來“德西效應”,不僅不能激勵員工,還可能造成負麵影響。在IBM有一句拗口的話:加薪非必然!IBM的工資水平在外企中不是最高的,也不是最低的,但IBM有一個讓所有員工堅信不疑的遊戲規則:幹得好加薪是必然的。1996年初IBM推出個人業績評估計劃(PBC)。PBC從三個方麵win(致勝)、executive(執行)、team(團隊精神)來考察員工工作的情況。IBM薪酬政策的精神是通過有競爭力的策略,吸引和激勵業績優秀的員工繼續在崗位上保持高水平。IBM獨特而有效的薪金管理,能夠通過薪金管理達到獎勵先進、督促平庸。IBM將外在報酬和內在報酬相互掛鉤而且有效地避免了“德西效應”的產生,這種管理已經發展成為了一種高績效文化。

一個私人企業老總每每向人抱怨自己的高級人才大量走失:“我已經連續給他們漲了很多次工資了,怎麼看不到一點成效呢?”就薪金這個角度來看,原有的外加報酬如果距離人才需要滿足的水平太遠,直接激勵的原有強度又不足,必然導致“德西效應”。如果人才覺得工作本身所具有的外在報酬和內在報酬都不盡如人意,即使外在報酬不斷增加,也無法達到他的預期,轉投他處是必然的結局。

德西效應除了應用在企業中,也能在學校中得到很好的應用。因此,在學校管理工作中,就一定要處理好內感報酬與外加報酬的關係,也就是處理好精神鼓勵與物質鼓勵的關係以及同教師、學生內心感受的關係,避免產生德西效應,使教師的教學動機得到最大限度的激發。

讓我一次說個夠——霍桑效應

霍桑效應的實驗

在美國芝加哥市郊外的霍桑工廠是一個製造電話交換機的工廠。它具有完善的娛樂設施、醫療製度和養老金製度,但工人們的情緒仍憤憤不平,生產狀況也很不理想。為了解決問題,工廠一直在竭力地探求原因。1924年11月,美國國家研究員會組織了一個由心理學等多方麵專家參加的研究小組,在該工廠開展一係列研究試驗。這一係列試驗的中心課題是生產效率與工作物質條件之間的相互關係。在這一係列試驗研究中有個“談話實驗”,即用兩年多的時間,由專家們找工人個別談話,累種次數達兩萬餘次。規定在談話過程中,要耐心傾聽工人對廠方的各種意見,並做詳細記錄;對工人的不滿意見一律不準反駁和訓斥。這一“談話實驗”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霍桑工廠的產量大幅度的提高。為什麼?這是由於工人長期以來對工廠的各種管理製度和方法諸多不滿,一向無處發泄。“談話實驗”使他們這些不滿的情緒得到了充分地發泄,從而感到心情舒暢,幹勁倍增。社會心理學家將這種奇妙的現象稱為“霍桑效應”,或稱為“宣泄效應”。通過人們盡情地宣泄抱怨和意見,從而使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霍桑效應的案例

美國《讀者文摘》刊登過一篇文章:一天深夜,一位醫生突然接到一個陌生婦女打來的電話,對方的第一句話就是“我恨透他了!”“他是誰?”醫生問。“他是我的丈夫!”醫生感到突然,於是禮貌地告訴她:“你打錯電話了。”但是,這位婦女好像沒聽見似的,繼續說個不停:“我一天到晚照顧四個小孩,他還以為我在家裏享福。有時候我想出去散散心,他卻不肯,而他自己天天晚上出去,說是有應酬,誰會相信……”盡管這中間醫生一再打斷她的話,告訴她,他並不認識她,但是她還是堅持把自己的話說完。最後,她對這位素不相識的醫生說:“您當然不認識我,可是這些話已被我壓了多時,現在我終於說了出來,我舒服多了,謝謝您,對不起,打攪您了。”

霍桑效應的分析

人的一生中會產生許多意願、情緒,而最終能實現或滿足的卻為數不多。壓抑,克製意願和情緒,會在心理上積蓄能量。雖然它可以通過別的途徑轉移,卻不會被直接消滅。人們在壓抑、克製階段往往意識不到它的存在,但如果一直找不到宣泄的途徑,那就會使人們在心理上形成強大的潛壓力。過分壓抑會造成人們從心靈深處與外界日益隔絕,導致精神憂鬱、孤獨、苦悶和窒息;一旦控製不住,會導致其衝破心理堤壩,使人顯現一種變態的行為,甚至導致精神失常。

堵塞不如疏導。強化“霍桑效應”,必須懂得“衝突的藝術”,抓住衝突的契機、促進與他人角色之間的情感和思想的交流,創造嶄新的生活,卓有成效地發揮其功能。

霍桑效應的要點

一是交流。讓衝突成為增進交流的重要手段,從中獲得深層的信息。

二是傾訴。在生活、工作中遇到不稱心的事情時,不要對情緒采取一味壓抑的辦法,而是要適度與家人,朋友傾訴和發泄一番。作為家人和朋友,要學會傾聽和寬容地看待對方的發泄。

三是預見。對衝突的後果要有充分的預見性。並采取適當的調節措施,使結果不偏離方向。

四是駕馭。在衝突過程中,必須掌握分寸,不要適得其反。每個人都有最脆弱的一環,隻要你的衝突對方不是你的敵人,就切勿打擊對方最脆弱的一麵,衝突時隻能針對特定的主題或某一件事,勿扯進所有的事情,不可一再揭對方的瘡疤。

五是轉移。衝突應盡可能地朝向那些似乎是無關緊要的環節進行。要善於“轉移陣地”,不要老是在某一問題上“打持久戰”。爭論下去已無技可施時應立即停止。叫停以後如仍不服氣,可等較為心平氣和的次日加以討論。

六是幽默。幽默有時能取得異乎尋常的效果,在許多場合將一場自然的衝突朝著人們的良好願望轉化。幽默可以提醒衝突中的對方,自己是在進行著一種積極的、有意義的、建設性的活動。幽默可以幫助人們把壓抑所造成的情緒,以合法的、文雅的方式宣泄出去。

霍桑效應的應用

1.日本,一些企業設立了的“特種員工室”。此室裏陳設有經理、車間主管、班組長的偶像及木棒數根,工人對某管理人員不滿,可以棍打自己所憎恨的人偶像,以泄憤懣。

2.法國,近來出現的新興行業:運動消氣中心。據說在巴黎有上百個。主辦人大都是運動心理專業的行家裏手,針對失業等諸多問題所造成的人們心情積鬱狀態,他們認為:運動是解決這一問題的一個好方法。因此,每個運動中心均有專業教練指導,教人們如何大喊大叫、扭毛巾、打枕頭、捶沙發等,也有的先進行心理治療,找出“氣因”,用語言開導後,再讓“氣者”做一種專門為其設計的運動量頗大的“消氣操”。

3.美國,近幾年來也誕生了各種“泄氣中心”,專為在現實生活中受了冤屈而想發泄的人服務。有的醫生則用發泄療法治療某類病人,即醫生讓許多病人坐在一起,讓大家毫無顧忌地“吐苦水”,發怨氣,把鬱積心中的苦惱情緒一古腦兒“吐”出來。

4.學生在學習、成長的過程中難免有困惑或者不滿,但又不能充分地表達出來。作為教師,就要耐心地引導學生盡情地說,說出自己生活、學習中的困惑,說說自己對老師,對同學或者對班級工作、學校管理的不滿。學生在“說”過之後,會有一種發泄式的滿足,他們自己會感到輕鬆、舒暢。如果他們的困惑得到解除,所有的問題得到解決,提出的建議得到采納,他們在學習中就會更努力。

顛覆傳統得自由——定型化效應

定型化效應的定義

“定型化效應”,也叫“刻板印象”。定型化效應是指個人受社會影響而對某些人或某些事持穩定不變的看法。它既有積極的一麵,也有消極的一麵。積極的一麵表現為:在對於具有許多共同之處的某類人在一定範圍內進行判斷,不用探索信息,直接按照已形成的固定看法即可得出結論,這就簡化了認知過程,節省了大量時間、精力。消極的一麵表現為:在被給與有限材料的基礎上做出帶普遍性的結論,會使人在認知別人時忽視個體差異,從而導致知覺上的錯誤,妨礙對他人做出正確的評價。

有些人總是習慣於把人進行機械的歸類,把某個具體的人看作是某類人的典型代表,把對某類人的評價視為對某個人的評價,因而影響正確的判斷。刻板印象常常是一種偏見,人們不僅對接觸過的人會產生刻板印象,還會根據一些不是十分真實的間接資料對未接觸過的人產生刻板印象,例如:老年人是保守的,年輕人是愛衝動的;北方人是豪爽的,南方人是善於經商的等等。

定型化效應的特征

1.對社會人群的簡單化的分類方式和泛化概括的認識;

2.同一社會人群中刻板印象具有很大的一致性;

3.與事實不符,甚至有時完全錯誤。它常常是造成人們認知偏差或偏見的主要原因,但在某些條件下有助於把現實中的人們加以歸類進行概括性地認識,成為知覺他人的捷徑。

定型化效應的案例

某小學正在辦理新生入學手續,有兩個小男孩同時來到招生老師麵前。他倆長相一樣,父母的姓名也一樣。招生老師不禁問道:“你們是雙胞胎嗎?”他們異口同聲地回答:“不是。”老師大吃一驚,不是雙胞胎怎麼會有這麼多相同的地方?兩個學生說:“我們是三胞胎中的兩個。”這就是定型化效應的一種表現方式。

在心理學上,定型化效應被稱為心理定勢。為什麼老師一見到兩個酷似的小孩,就馬上想到他們是雙胞胎而不是三胞胎中的兩個呢?原因就在於他習慣了一種常規性思維,因為常規性思維方式會讓人的思維產生一種慣性,這種慣性還會不自覺地、無意識地影響人的活動,這就是心理定勢。

人的心理定勢有三個特點:

1.它是由早先的心理活動所形成的,在人的思維活動中表現為一種容易以習慣的方式解決問題的傾向;

2.它是對先前經驗的間接、概括性的反映,並影響人的後繼心理活動趨勢;

3.它具有相對的成熟性和穩定性。

“思維定勢”多出現在成人身上,因為人在成長的過程中,不自覺地會受到周圍環境的影響,天長日久,耳濡目染,存在於世俗中的成規就會像一層密不透風的“繭”,緊緊束縛著成人的思維。

一位公安局長在路邊同一位老人聊天,這時跑過來一位小孩,急衝衝地對公安局長說:“你爸爸和我爸爸吵起來了!”老人問:“這孩子是你什麼人?”公安局長說:“是我兒子。”

你知道這兩個吵架的人和公安局長是什麼關係嗎?

曾對100個人測試過這個問題,但是100人中隻有兩人答對了,並且這兩個人都是孩子:“局長是個女的,吵架的一個是局長的丈夫,就是孩子的爸爸;另一個是局長的爸爸,就是孩子的外公。”

為什麼成年人對如此簡單的問題都回答不出來,而孩子卻很快就答對了呢?因為按照成人的慣性思維經驗,公安局長應該是男的,從男局長這條線索去推想,無法找到正確答案;而孩子沒有成人那麼多的經驗,也就沒有心理定勢的定型化,因而很快能找到正確答案。

因此,作為成人,一定要對定型化效應在人際交往中產生的障礙有充分的思想認識和足夠的心理準備,盡可能有意識地避免。

定型化效應的影響

定型化的形成,主要是由於在社會生活中,沒有人有時間和精力去對每個群體中的每一成員都進行深入的了解,而隻能與其中的部分成員交往,因此,隻能由部分推知全部,用所接觸到的部分,去推知這個群體的全部。可是,定型化一經形成,就很難打破,並且會對人的認知過程產生很大的影響。

心理定勢的力量真的很可怕,難怪我們在日常的工作、學習過程中,經常會重複一些同樣或相似的思考過程和行為方式,並產生思想上的慣性,不由自主地依靠過去的經驗,按固定思路去考慮問題,而不願意轉個方向,換個角度想問題。

定勢思維的副作用真的很大,有時完全可以導致人們在某些方麵的判斷失誤。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一個人一旦進入思維死角,智力就可能在常人之下。

定型化效應對人認知過程的影響,弊大於利:

1.定型化的錯誤在於過度概括,即在有限的材料基礎上,做出了極其寬泛的結論。

2.忽視個別差異,經常導致對人的錯誤認識,做出錯誤結論。

3.對人知覺的定型化會造成有失公正的社會偏見。

4.按照既定的模式思考問題,不僅容易使人厭倦,更容易“麻痹”人的思想,影響潛能的發揮。

打破定型化效應

“世界之大,無奇不有”,老話說得很有道理,尤其是在科技發展如此迅捷的今天,越來越多的不可能的事情變成了可能,但是,如果一味地遵照定勢思維來思考,我們就會落入一個“創新否定再創新再否定”的怪圈,社會就不會發展得這麼快。所以,必須打破定勢思維。

那麼怎樣才能打破定型化效應呢?

最好的方法就是擺脫舊有的思維習慣。可是要擺脫已經成型的思維方式可不是那麼容易的,必須要有勇氣和決心,因為告別習慣是件很痛苦的事情。另外,勇於用新的眼光和思維對待問題,也是打破思維的框框、解決問題的途徑。

很多人就是因為囿於思維定勢,才走不出宿命般的悲劇結局的。無數事實告訴我們,一旦走出了思維定勢,我們就能有機會看到許多別樣的人生風景,甚至還可以創造出人生奇跡。因此,換個位置、換個角度、換個思路想問題,我們就不難從舞劍中悟到書法之道,跟飛鳥學會製造飛機,由蝙蝠聯想到電波……隻有這樣,我們才會開創出一片新天地。

定型化效應的應用

核心理念:人們受社會影響而對某些人或事物持穩定不變的看法。

應用要訣:打破思維定勢,善於接受新的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