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數遍的“這不是你的錯!”是影片的高潮,這句話成了真正打開威爾心理防禦的突破點,讓威爾終於能夠麵對自己的痛苦,流下傷心的眼淚,說出自己的慘痛遭遇。童年被虐待的孩子,無意識中都會認為所有的錯都是自己的,所有的傷害都是自己應得的,自己永遠沒有獲得幸福的權利。這不是你的錯,不是你做錯了什麼。隻有經曆了這樣的轉折,威爾才可能真正地欣賞和悅納自己,而不是把自己的天才用在挑戰權威和成功者,證明自己之上。這個過程就是心靈成長的過程。
作為治療師的肖恩,同樣在谘詢中獲得了巨大的成長。威爾的自我破壞,也折射出肖恩的自我破壞。當肖恩失去了心愛的妻子的時候,也陷入到停滯狀態,退回到自己的內心世界,一遍遍地體驗著痛苦和失意。在幫助威爾找回自己的同時,肖恩也找回了自我,在威爾開著夥伴們拚湊起來,但充滿了愛心的破車上路去尋找自己心愛女友的同時,肖恩也辭去了社區大學的工作,準備上路去旅行,去尋找自己的新生活。這便是心理治療的真相:在一個谘詢中,治療師同樣是獲得成長的人,心靈的成長是沒有極限的,隻要我們願意,我們就會成長。美國心理治療家斯科特·派克說:“成功、深入而有意義的心理治療中,愛是基本要素。”在這部電影裏得到了充分的體現。
《致命ID》——驚悚外衣下的人格分裂症
當一個小孩遭受重大打擊,他的心靈會嚴重受創……造成人格分裂
——《致命ID》
劇情介紹
這是一部蘊含著人格分裂理論的懸疑推理電影。電影講述了一個“胖子殺人凶手”在最後被判死刑前夕,他的精神病主治醫生發現了一本胖子小時候的日記,這本日記更加印證了醫生對於胖子殺人是由於他有精神分裂造成的學說,於是醫生告知法官要緊急提審胖子,故事就從這裏開始了。
在一個下雨的夜裏,胖子被從監獄帶到法官和檢控官律師們的房間,醫生強迫胖子拽出身體裏那個邪惡的人格,胖子身體裏一共有十個分裂的人格,這十個人格中有一個就是那個邪惡的人格。他們中間流傳的一首詩:當我上樓時,碰見一個原本不在那裏的男人,今天他還是不在那裏,我希望他離開了。由於這十個人格互相交替地控製著胖子的身體,而在胖子幼年遭受到妓女母親虐待形成的這個邪惡人也在其中。
胖子在現實中的四年前,在一個汽車旅館殘忍的殺害了6個人。這首詩就代表著這個邪惡人格的心聲,這首詩也是胖子自己小時候寫的。醫生和胖子在法官麵前對話要他拽出身體裏那個邪惡的人格,於是另一個世界中的故事也開始了。在一個雨夜裏有10個人在一個破舊偏僻的汽車旅館中不期而遇,他們有著共同點:名字中各有一個單詞代表美國的一個州,另外他們的生日都在同一天——胖子的生日。而他們正是胖子內心中的十個人格,其中一個就是那個邪惡靈魂,而這個世界就是胖子的內心世界,所以這個世界的世界觀和現實世界稍微有點不同。這10個人各自不同,但是他們一個接一個的被謀殺,最後的凶手逐漸露出水麵。這時候醫生在現實中和其中一個善良勇敢的人格對話,要求這個人格真相要他幫助胖子揪出那個邪惡的人格。隨後善良人格和一個邪惡的人格同歸於盡,隻有一個女性人格逃出了魔掌,但這不是影片最後結尾。可能觀眾以為邪惡靈魂死了,其實不然,真正邪惡的正是那個讓你覺得最不可能的人,而也就是用一種最不可思議也最巧合的手法殺害了第一個受害者。
胖子小時候,他的母親是個妓女,偷東西,虐待他,所以胖子在小時候做了首詩:當我上樓時(暗喻當我要控製胖子時),碰見一個原本不在那裏的男人(暗喻我碰到一個不在現實中的人格),今天他還是不在那裏(暗喻這個人格他不在現實中,他在胖子的身體裏),我希望他離開了(暗喻我要控製胖子,我才是他唯一的人格,我希望他滾蛋),這就是胖子自小培養出的邪惡靈魂人格的心聲。這時,影片才告訴人,那個最邪惡的靈魂正是那個貌似無辜的小孩——胖子小時候所形成的人格。
影片中的心理學
這是一部探討分裂人格者心理的電影。影片從一開始就表現了不同人格之間的關係和廝殺,最後真正邪惡的人格是那個孩子的設定,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仔細回味,不難發現汽車旅館劇情部分寫照了一個分裂人格者內心的世界。
在劇情的開端,男孩自我告白式的頌詩、剪報上那被丟棄在汽車旅館的孩童、詩的內容暗示母親是妓女,種種跡象表明了一種心理分析人格不健全發展最重要的因素——童年生活的陰影。一場暴風雨,穿插式的敘事方式,暗示著某種分裂、緊張、無邏輯的想象,是導演賦予分裂人格的間接詮釋。分裂人格者正進行的實驗劇場表演,不停地冒出新芽,沒有邏輯似的時間與空間,氣氛是雷電交加、大雨滂沱的夜晚。罪犯被診斷出擁有十種人格卻不自知,而故事就是那十個人格所化身的人物,至於人的出生日期都一樣,那是因為那些人全都是他的人格,不是真實的人。這不經意相聚的十個角色實際上是人格分裂者兀自的妄想。
影片一開始一大段對人格分裂症病情描述、對罪犯童年母親是妓女的交代也是不容忽視的。心理分析學家認為人格分裂者會有三種病態的傾向:其一是戀母情結;其二是戀屍性格;其三是自我迷戀。因母親身為妓女,將他關在汽車旅館的記憶,於是幻想出一個汽車旅館的場景,一個巴黎的妓女,十分厭惡妓女的假旅館老板。戀屍性格的隱喻出現在那看似詭異的鑰匙不停伴隨屍體,其他分裂出來的人格有些代表懦弱、有些意味自尊心強、有些是劣根性、有的則是理性般的自我反省能力。他有時回想起母親,偶爾愛戀著她,用警探的人格說著“我沒去過巴黎”,試圖勾引著母親,卻被拒絕;有時他決定置母親於死地,便故意讓她遭到橫禍;片中警察說自己有時會失去意識,大概就是轉換成光頭胖子的另一個人格去了;而他在彌留之際說的“我一直都在想你”是戀母情節的體現;“婊子沒有第二次機會”,隨著罪犯那陰冷的笑容凸顯,那種不寒而栗恰如其分讓觀眾再度回味那個殺人場地,與其說這位人格分裂症的罪犯依靠幻想在進行自我摧毀,不如說他真正想處理掉的正是妓女母親這一角色!許多劇情都是一個人格分裂者的心理層麵形象化,但我們一一審視,便能體驗許多的暗示與隱喻。
現實中,他蘊藏十個分裂的人格,每當換了眼神、換了麵容,也就無法認識另一個自己。他的心理醫師試圖治療他,引導他自我知覺並自行整合人格。於是他在自己的幻想場景中掙紮、淨化過多的人格,以討伐罪惡般一一殺之。劇中每死了一個人就少了一種人格。最後一個活著的人,就是光頭胖子的最終人格。所有的凶殺案都在光頭胖子腦中進行,而凶殺案的目的是為了消滅多餘的人格。醫生是希望他能保留住最好的人格把壞的去除掉,沒想到最後剩下的人格卻是真正邪惡的人格,把試圖治療他的心理醫生給殺了。
《雨人》——手足情深
人們不能用禁閉自己的鄰人觀點來確認自己的神誌健全。
——妥斯托耶夫斯基
劇情介紹
這是一個由遺產引發的故事。生活陷入困境的汽車商查理得知了父親去世的噩耗。葬禮之後,律師宣布了遺囑,查理隻得到一部老式轎車,而他的哥哥卻繼承了300萬美元的遺產,憤憤不平的查理立刻前去尋找哥哥雷蒙。
雷蒙長期住在一所療養院裏。他自幼患嚴重的自閉症,終日沉浸在自我幻想世界之中,行為異常,被視為白癡。他特別怕下雨,還總把自己的名字念成雷曼——“雨人”。查理拐走了雷蒙,想要重新更改遺囑。次日,兄弟倆來到機場,但雷蒙怎麼也不肯坐飛機,還曆數近年來的各起空難事故。查理隻好開著那輛老式別克轎車帶雷蒙走高速公路。然而夜裏的一場車禍和警車的燈光又刺激了雷蒙。他起身下車,執拗地離開了這不安全的高速公路。查理無可奈何,隻好開車在鄉村小路上慢慢行駛。雷蒙每到一個固定時間就要看一個固定的電視節目,他隻有以此來了解外部世界。到了那時,他就再也不肯趕路。查理隻好帶著他闖入私人住宅要求看電視。此外,雷蒙還有許多不能改變的習慣,令查理哭笑不得,無可奈何。有一次,雷蒙在過馬路時,紅燈亮了,他看到“禁止通行”的字樣,立刻停在馬路中央不動,造成了一次大塞車。
隻知道賺錢、從不知關心別人的查理開始了解和關心哥哥。有一次,他們在飯店裏打翻了牙簽盒,雷蒙立刻說出了牙簽的數目。查理突然發現他的哥哥有著驚人的記憶力和心算能力。於是他們去了賭城,靠著雷蒙記牌,兩人大大地贏了一筆錢。查理也由此擺脫了經濟上的危機。他們終於回到了洛杉磯。雷蒙在做早飯時弄得煙霧很大,以致警報器響了起來,受到刺激的雷蒙狂亂不已。從夢中驚醒的查理打掉了警報器,極力安慰哥哥。
最後,雷蒙由醫生陪同回療養院,查理為他送行。經過了現實之旅的雷蒙絲毫沒有改變,然而對於查理來說,這次旅行卻使得他發生了極大的變化。能否分享300萬美元已經不再重要。他懂得了人生中還有更珍貴的東西:人的感情和手足之情,手足之情比金錢更值得珍惜。
自閉症的教科書
《雨人》是一部在奧斯卡大名單中留下自己名字的經典影片,也是整個20世紀80年代極具影響力的一部影片。主人公雷蒙是一個自閉症患者,行為異常,被視為白癡。自閉症又叫阿斯伯格綜合症,也稱孤獨症,表現為人際社會互動發展的障礙,溝通發展的障礙,局限性狹窄的興趣與固定僵化的行為等特征。電影中,雷蒙在各方麵都有典型的表現,簡直就是一部用電影形式講述自閉症的教科書。
首先,人際社會互動發展的障礙表現為雷蒙終日不與人接觸。他自我封閉、不理會外界事物,難與身旁的人建立情感,在剛開始時總是不能和查理有效地溝通,也不能和他建立起良好的兄弟感情。
其次,他的溝通發展障礙表現為他對外界視若無睹,聽若未聞。他似乎無法意識到他人對待事物可能持有與他們自己不同的觀點。對於查理對他的難以忍受,雷蒙總顯得很漠然,還經常答非所問,或在他人對他說話時沒有任何反應。
雷蒙局限性狹窄的興趣與固定僵化的行為體現在他喜歡收集特別的卡片,看特別的電視節目;他要在固定的時間看固定的電視節目,每餐要吃固定食品,隻穿一種品牌的內褲,在固定時間就寢,等等。
這些自閉症的主要表現使得雷蒙又有其他特征,如:
——選擇性的注意力。他對自己有興趣的東西有極高的持續的專注力,如電視節目,但對其他事物卻沒有興趣甚至沒有相應的意識,如金錢和性。
——情緒起伏不定,對某些聲音或圖像特別的恐懼或喜好,因而常有自傷行為。影片中雷蒙在做早飯時弄得煙霧很大,以致警報器響了起來。受到刺激的雷蒙狂亂不已,用頭猛撞門,並且歇斯底裏地大叫。另一個場景中,在他看到浴缸裏熱水傾瀉的情景時,雷蒙也是相似的反應。
——害怕與人進行身體接觸。在查裏剛剛接走雷蒙時,雷蒙將查理對他的身體接觸都列入身體傷害紀錄,並且對此反應強烈。
——記憶力很好,尤其是在機械記憶方麵。雷蒙能記得很久以前的事情的每一個細節,甚至他與弟弟分別時唱的歌。他能曆數近年來的各起空難事故、記住電話本上的人名和電話號碼、精確地說出掉落在地上的牙簽的數目、同時記六副牌;另外機械計算的能力也很強,他可以進行四位數乘以四位數的乘法的心算。
影片中飾演雷蒙一角的是好萊塢著名演員達斯汀·霍夫曼。雷蒙這一角色沒什麼對白,故而他基本上靠外形動作,如腦袋歪斜、兩眼呆滯,有時甚至兩眼的目光湊不到一起,與人交談時也不注視對方而是兩眼上翻等,把其內心的情感變化淋漓盡致地表現了出來,從而把一個“一半白癡、一半天才”的“自閉症”患者形象刻畫得惟妙惟肖。據說,為了演好這個人物形象,他曾花費了一年時間與“自閉症”患者生活在一起,觀察和理解他們的生活習性與典型特征;同時,他還向精神病理學家請教,了解這類患者的心理狀態和患病原因。對於霍夫曼來說,雷蒙是他從影以來最難把握的一個角色,由於他傾注了全部精力,終於使之在銀幕上獨具特色,獲得了很大的成功,他自己也因此片第二次獲得奧斯卡最佳男主角金像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