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節 掌控金錢,而不是被掌控
尋找比金錢更有價值的東西
每個人對於金錢的態度都不一樣,守財奴會想盡一切辦法攢下自己的每一分錢,而購物狂會刷爆所有的信用卡,不留下一點應急存款。有心理學家指出,大腦會對金錢產生類似於藥物的反應,而當人們失去自己曾經擁有的巨額財富時,還有可能抑鬱或自殺。
人們對於金錢的不同態度值得我們沉思,金錢的價值到底是什麼?這個問題或許會有千百種答案。如果有人敢說自己能夠在金錢麵前保持理性,那麼對於這個人來說,商店老板少找的1美元,和工資單上的5000美元並沒有什麼不同,他的心理反應也應該是一樣的。可是,人們在金錢麵前並沒有那麼理性,金錢對於人們的影響是深入腦髓的,會觸及到人性中最原始的欲望。這就是金錢所具有的獨特“價值”。
怪誕心理學家丹·艾瑞裏說過,現代社會為人們提供了兩種不同的行為規則,一種是社會規則,另一種是市場規則。社會規則是溫馨而模糊的,它的主要功能是增進人類的合作及信任關係。而市場規則的核心是競爭與金錢,即純粹地為了個人利益而存在。人類對於金錢的理解各不相同,可是隻要一想到和金錢有關的概念,人的心理就會發生微妙的變化。
明尼蘇達大學市場營銷係教授凱瑟琳·沃斯曾經做過一次調查研究,她招募了兩批學生自願者,然後讓他們進行兩項不同的造句任務,其中一組學生拿到和金錢沒有任何關係的詞組,比如冬天、雪花、樹木等,而另一組學生拿到了與金錢相關的詞彙,比如薪酬、資金、網購等。當兩組學生完成造句之後,凱瑟琳·沃斯又分配給他們一個整理淩亂光盤的任務。實驗的結果表明,那些用金錢類詞彙造句的學生在尋求幫助之前,會花更長的時間進行自我探求,會努力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而且很少表現出同伴援助的行為。
凱瑟琳·沃斯教授針對學生的這種行為指出,人類通常擁有分裂的金錢觀,如果一個人有了錢,就會產生自給自足的感覺,他們會更加努力地去實現自己的目標,同時也開始疏遠其他人。雖然這樣的行為與社會道德體係並不相符,可是對於生存卻是有利的。如果用怪誕心理學家丹·艾瑞裏的理論來說,一個人知道在什麼樣的場合使用什麼的規則是十分重要的,它對於我們的行為具有指導性的作用。比如在商業談判競爭中最好不要期望別人給予過多的信任,而我們在為親人做出美味食物之後也不用索要錢財。當社會規則與市場規則在不同的軌道上運行時,我們的生活就更加完美了,而這種規則發生矛盾的話,我們就會很麻煩了。
對比丹·艾瑞裏提出的兩種規則,我們會發現一些比金錢更有價值的東西,比如合作、信任、關愛、快樂等。雖然在大多數情況下,有錢人要比沒錢的人快樂一些,不過金錢所帶來的幸福感也存在邊際遞減效應,也就是當人們滿足了食物、住所、自我價值的基本需求之外,更多的財富並不會給人帶來額外的幸福感。因此,我們在追求財富的同時,也不要忽視一些本質上的東西,因為它們可能比金錢更有價值。
別讓天上掉下來的餡餅砸壞了自己
我見過一些買彩票的人,他們整天都想著自己能夠中一千萬的巨獎,有的人甚至將買彩票當成改變自己命運的方式,從而花很多錢去購買彩票,這已經超出了彩票原本的娛樂性。其實,中彩票的幾率就像天上掉下的餡餅會砸中自己的幾率一樣是微乎其微的,人們明知道中獎的幾率很小,卻還是忍不住要去幻想,這正是因為人們想要不勞而獲。
在社會高速發展的今天,人們的生活水平也越來越高,然而在優越的生活中,一些人卻養成了不勞而獲的病態心理。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就是人類本質上的惰性。正如富蘭克林曾經所說:“懶惰就像生鏽一樣,比操勞更消耗身體。”惰性行為是人的一種劣根性,它會讓人們產生不勞而獲的心理。惰性行為在我們的生活裏也十分常見,比如有的人總是認真勤勞地工作,擁有明確的目標和現實行動,而有的卻總想著天上能掉餡餅,不想工作,也不想做任何事情—就是被惰性所控製的人。
心理學家將人的惰性分成兩種,一是行為上的惰性,二是思想上的惰性。行為上的惰性比較容易被察覺,要克服也比較容易,隻要發現自己沒有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某項任務,或者行為上有“偷懶”的現象,隻要進行相應的糾正就可以了。思想上的惰性更加可怕一些,它就像一種慢性疾病一樣,在無形中給人們帶來致命的傷害。我們看到有人表麵上整天都在忙碌,似乎一點也不懶惰,可是有的人收集了信息卻發現不了問題,發現了問題也不立刻采取行為去想辦法解決,由於缺乏正常的思考,這些人的大腦始終處於封閉狀態,有的人工作好幾年了,水平一點也沒有得到提高,由於惰性行為的影響,他們沒有實現自我突破,也沒有進行自我約束。人的惰性行為很多時候也會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如果外部環境“允許”,人的惰性就明顯,相反如果受到外部環境的製約,人的惰性就會減小。比如有的人家庭條件不錯,他們可以靠“啃老”生活,因此他們可以不用工作,整天無所事事;而有的人卻沒有這樣的待遇,他們的家庭條件較差,如果不努力工作就可能餓肚子,這樣的製約就讓人的惰性行為有所減弱。
總之,那些喜歡不勞而獲的人,總是在幻想著天上能夠掉下餡餅。可是這樣的幻想就像白日做夢一樣,如果你沒有很好地改變自己的懶惰心理,就算天上掉下餡餅也會將你砸傷的。既然惰性的危害如此之大,那麼應該如何去克服呢?
第一步:花兩天的時間把自己的行為記錄下來,也就是你每天會做的事情,從中可以看出你的生活規律及活動。
第二步:將吃飯睡覺等日常例行之事除掉,然後把剩餘的事情按照你的興趣排列,將你最不喜歡做的事情排在第一位。
第三步:馬上行動起來,用一個月的時間堅持,從你最不喜歡的事情做起,直到養成習慣為止。
大錢小花和小錢大花
在花錢的時候,每個人都會出現這樣一種怪誕的行為:有的錢花起來大手大腳的,一點也不心疼;有的錢卻很小心謹慎地使用,生怕花多了一分。同樣都是花錢,為什麼人們會出現兩種截然不同的行為?經濟學家建議人們應該學會理財,要懂得大錢小花和小錢大花,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原來,我們除了銀行賬戶之外,還有一個存在於大腦中的“心理賬戶”,這一概念是芝加哥大學著名行為經濟學家理查德·薩勒提出來的。什麼是心理賬戶?就是人在內心建立的一種金錢分類係統,人們會將客觀現實中的支出或者收益劃分到不同的賬戶中去。簡單來說,我們會將自己的工資劃分到辛辛苦苦努力付出而來的“勤勞致富”賬戶中,把業績超額獎及年終獎放在“獎勵”賬戶中,而把抽獎得到的錢放在“天上掉下的餡餅”賬戶中。這些錢在不同的賬戶中,人們花起來的態度也完全不一樣,比如“勤勞致富”賬戶裏的錢,人們會很吝嗇地支出,對於每一分每一毫都精打細算;而“獎勵”賬戶中的錢,人們花起來會比較輕鬆,會買一些平時不舍得買的東西作為給自己的禮物等;“天上掉下的餡餅”賬戶裏的錢花起來就更加“闊氣”了,大手大腳的花費簡直不像自己的作為,所以此賬戶裏的錢來得快,去得也快—想想那些中了一千萬彩票大獎的人,他們平時數著指頭過日子,中了一千萬之後便開始進行大手筆的消費,實在讓人感到驚訝不已。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每個人的消費行為都不可避免地會受到心理賬戶的影響,所以在麵對等值的錢財時也會采取不一樣的態度以及做出不一樣的決策行為。如果從經濟學的角度來看,五萬美元的工資、五萬美元的獎金和五萬美元中彩票的錢並沒有什麼區別,可是在心理賬戶的影響之下卻讓人們做出了不同的消費決策,而且還包括不理性的消費決策。
心理賬戶和客觀的銀行賬戶不同,它的最大特征就是不可替代性,也就是說不同賬戶上的金錢是不能被完全替代的,因此使人們產生了“此錢非彼錢”的認知錯覺,從而導致不理性的消費行為。舉一個簡單的例子,有一位普通文員看上了一件價值500美元的羽絨服,可是他覺得太貴了,舍不得買,後來他的老婆將那件羽絨服買了下來,送給他當作生日禮物,他卻感到十分快樂。這位文員和他老婆的錢都是家庭的錢,為什麼同樣的錢以不同的理由開支所產生的心理會完全不同呢?就是因為心理賬戶的不可替代性。如果那位文員自己買了那件羽絨服的話,就屬於生活必需開支—購買那件昂貴的羽絨服顯然超出了正常的生活必需開支範圍,所以會舍不得買,可是用於維係並增進夫妻雙方的感情開支,這500美元又花得物超所值。這種不可替代性,也會導致人們在消費過程中出現不理性的行為。
為了幫助我們更好地進行理財,也更加理性地進行消費,我們必須知道心理賬戶的存在,並且要努力培養換位思考的能力,比如在花費“獎勵”賬戶上的金錢時,我們可以換一個角度去思考:如果這些錢是我們辛辛苦苦努力工作賺來的,而不是公司給的獎金或者中彩票的錢,那麼我們還會如此大手大腳地花錢嗎?換個角度思考,能夠有效改善心理賬戶的不可替代性,讓我們更加理性地消費。
錢沒了就沒了,別為打翻的牛奶而哭泣
戴爾·卡耐基在創業之初有過這樣一段經曆,當時他在密蘇裏州開辦了一家成人教育班,並且投入了大筆資金用於租房、廣告宣傳及日常開銷,由於缺乏財務管理經驗,成人教育班在取得較好聲譽的同時,卻沒有獲得相應的經濟回報。
卡耐基辛辛苦苦地工作了好幾個月,收入才夠剛剛支出,根本沒有任何經濟收益。為此,卡耐基感到十分懊惱,他整天都在抱怨自己過於疏忽了,神情也變得恍惚起來,甚至想要放棄自己剛起步的事業。後來有一天,卡耐基去找自己中學時代的老師喬治·約翰遜尋求開導,老師隻是語重心長地對他說了一句說:“不要為打翻的牛奶哭泣。”這句話讓卡耐基恍然大悟,心中的懊惱也煙消雲散了。他又重新振作起來,繼續努力為自己的事業打拚。
後來,卡耐基成為了美國勵誌大師,他的著作在全球暢銷,擁有大批的讀者。卡耐基一直沒有忘記老師的教誨,在很多次公開演講中他都說道:“牛奶被打翻了,漏光了,我們應該怎麼辦?是看著被打翻的牛奶傷心哭泣?還是去做點別的事情?要知道,被打翻的牛奶已經成為事實,是不可能再被重新裝回瓶中的,我們唯一能夠做的,就是找出教訓,然後努力忘掉這些不愉快。”卡基耐的這段話很有勵誌效果,如果用經濟學理論來解釋又是怎樣的呢?
經濟學家將過去決策中已經發生或者投入的,不可能再被收回的成本稱為“沉沒成本”。我們在做決定的時候,不僅會看這個決定會給自己帶來多少益處,還要看過去是否已經在這個決定上投入過成本,比如時間、精力、金錢等。沉沒成本是不能被改變的,就像上麵故事中所說的“被打翻的牛奶無法再裝回瓶子中”,所以我們在決策前必須分清楚哪些成本屬於沉沒成本,對於已經無法收回的成本,我們要理性對待,而不是為它“哭泣”。
早在1985年,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心理係教授霍爾·亞科斯和利物浦大學的卡特琳·布拉默就做了一個有關“沉沒成本”的實驗,從中我們也能夠看到人們在沉沒成本麵前有多麼不理性。兩位心理學家招了一批自願者,然後讓他們假想自己花了100美元買了密歇根滑雪之旅的門票,可是在之後又發現一個更好的隻要50美元的威斯康星滑雪之旅,於是也買了它的票,可是這兩個旅行的時間互相衝撞,而兩張票都不能退換或轉讓,這時候自願者們會做出怎樣的選擇呢?是選擇那個100美元的不錯的旅行,還是那個50美元更好的旅行呢?結果有一半的人選擇去參加那個更貴一些的旅行,雖然它可能沒有後者那麼有趣,但是如果不去參與的話,損失感會更大。這就是一個思維謬誤—無論損失的大小,花出去的錢都屬於沉沒成本,為什麼不在同樣的成本麵前做出更佳的選擇,而讓自己為無法挽回的成本埋單呢?正因此這樣的思維謬誤很難被人們意識到,所以經濟學家才會建議人們在做決策時不要考慮到沉沒成本,這樣才能夠做出更理性的決策,也避免更多的損失。
寧可減員也不減薪的老板才是明智的
如果你是一家公司的老板,現在你的公司正麵臨著巨大的財務危機,這時候你不減薪就很難發出工資給員工了,所以你隻有兩個選擇—要麼每位員工減薪10%,要麼開除10%的員工,這時候你會做出怎樣的選擇呢?
首先,讓我們來分析一下裁員對於公司的影響。無論蓬勃發展中的公司,還是發展中出現問題的公司,都不得不麵臨裁員的問題。不過在很多人的認知裏,一提到裁員就會聯想到這個公司快倒閉了,當然公司裁員的動因不僅僅如此。一般公司裁員的動因有三種,一是經濟性裁員,二是結構性裁員,三是優化性裁員。其中經濟性裁員是指公司因為市場因素或者自身經營不當而導致經營狀況出現嚴重困難,盈利下降,為了降低運營成本,公司不得不通過裁員來緩解公司的財務壓力;結構性裁員則是由於公司的內部結構需要調整,一些不符合公司發展趨勢的員工,將在公司重組的過程中被裁員;而優化性裁員是公司為了保持人力資源的質量,而裁掉那些業績不佳、無法滿足公司發展需求的員工。
從以上三種裁員動因中我們可以看出,公司的裁員行為又可以分為主動裁員和被動裁員,結構性裁員和優化性裁員屬於主動裁員行為,經濟性裁員屬於被動裁員行為。在人們的觀念中,裁員往往是在企業效益下降、麵臨危機時的被動應對方式。在評論裁員時,也有很多人認為是遇到經營危機,不得已實行裁員。事實卻並非如此,我們必須看到:裁員及裁員管理是公司人力資源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公司一種正常的人力資源管理行為。所以,當公司的財務出現問題的時候,明智的老板通常會選擇裁員而不是減薪。
當然,在公司經營環境惡化或者遇到財務困難時,減薪也是一種不可避免的降低營運成本的手段。不過減薪帶來的負麵影響也顯得特別突出。對於公司來說,減薪無疑會帶來人才的流失,因為那些能力較強、具有競爭力的員工能夠找到更多的出路,或者成為公司競爭對象挖牆腳的對象。對於員工來說,減薪意味著“經濟損失”,造成的心理落差也會直接影響到員工對公司的效力感以及本身的能力發揮。正如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的教授丹尼爾·卡尼曼所說:“人們對所損失的東西的價值估計,要高出得到相同東西的價值的兩倍。”
再回到起初那個問題,當你的公司麵對財務危機時,你會選擇每位員工減薪10%,還是開除10%的員工呢?你應該已經有了自己的最佳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