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薪酬待遇的人不一定都是拜金主義
在職場中,最讓人開心的事情肯定就是升職加薪了。不過在一些極端主義者來看,那些追求薪酬待遇的人也屬於拜金主義者。這當然是一種偏見,不僅對拜金主義理解不夠透徹,而且對職場心理及職業規劃也認識狹隘。
什麼是拜金主義?就是把金錢的價值看得高於一切,是對於金錢的盲目崇拜,是個人思想觀念及行為屈服於金錢的一種危害型心理。在拜金主義者看來,金錢的價值永遠是至高無上的,而沒有金錢是萬萬不能的,這也是資本主義鼓勵人類追求自我利益的思想主張。顯然,追求薪酬待遇是另一種範疇,有時候甚至是合理的。每一個人的職業生涯中,都要麵臨加薪的問題,有的人是等待老板主動加薪,而有的人會主動向老板提出加薪的要求。這樣說來,加薪隻是職業生涯中必須經曆的階段,它們就像“台階”一樣,能夠讓人們更加接近自己的事業目標,這也並非拜金主義的表現。
在個人的職業規劃中,加薪是一個十分重要的環節,它不僅能夠讓你獲得應有的經濟利益,還能夠體現你的個人價值,不過想要獲得加薪也並不容易,首先你必須確定自己擁有加薪的籌碼。這種籌碼並不是指物價上漲引起員工整體性的加薪,而是除去這些外在因素能夠體現你個人價值的籌碼,比如你工作能力突飛猛進,給公司帶來了良好的效益;你能夠對於公司的未來發展起到決定性的推動作用;你擁有超高的執行能力,以及團隊協作能力;你是公司的“主角”,而不是“龍套”等。如果你具有這些優勢,那麼就有能力提高薪酬待遇。
另外,關於加薪人們還容易陷入兩種思維誤區:
1.被動式加薪的錯誤
有的人認為,隻要自己埋頭努力地工作,就自然會得到老板的關注與賞識,這樣升職加薪的機會自然會來到。所以,他們平時隻知道埋頭苦幹,為人也很低調,幾乎從來沒有向老板提出過加薪的請求。根據相關的調查結果顯示,職場上有70%的人從來沒有向老板提出過加薪的要求,這也是他們沒有獲得加薪的主要原因之一。要知道,讓老板將自己包裏的錢掏出來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同時老板給你4000元一個月的工資,如果你沒有意見,那麼就等於是你默認了對於工資比較滿意,這樣老板又為什麼要給你加薪呢?而且,那種能夠主動重視員工價值的老板已經十分稀有了,如果在一些大公司裏工作,可能幾年老板都不一定會認識你,所以這樣被動式加薪明顯是不正確的。
2.工作年限與加薪的關係
還有的人會抱有這樣的想法:“我在公司都工作好幾年了,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就因為這一點老板也應該給我加薪了。”這樣的想法明顯不符合現代化的職業需求,因為你在公司待了幾年是一回事,在這幾年裏你都做出了什麼成績是另外一回事,如果你的工作能力並沒有隨著工作年限而不斷進步、突破,甚至有倒退的現象,那麼老板隻會把你當成“雞肋”,更別說加薪了,沒有辭退你就感謝上帝吧!
為什麼錢越賺越多,幸福感卻越來越少
如果有人讓你做一個選擇題:是願意成為一個沒有幸福感的富翁,還是願意成為一個幸福的窮光蛋,你會做出怎樣的選擇呢?或許很多人認為,擁有花不完的金錢,就擁有了享受不盡的幸福,可現實卻不是人們想象的那樣。哈佛商學院、曼海姆大學和耶魯大學的學者曾經做過一次調查,結果顯示那些所謂的富翁隻有讓自己的財富增長2~3倍,才能夠在幸福感方麵獲得完美的“10分”,無論現在他們已經多麼富有了。這次調查的主要負責人邁克爾·諾頓指出:“富人無論擁有一百萬美元,還是一千萬美元,他們的幸福感都不會隨著財富的增長而增長。”換句話說,現代人的幸福感並不是完全和金錢掛鉤,甚至可能和收入成反比。
“為什麼錢越賺越多,可是幸福感卻越來越少呢?”這是令很多人都感到困惑的問題。根據權威的數據統計,美國的抑鬱症患者逐年增多,現在的抑鬱症患者人數已經是20世紀60年代的10倍多,而且患者的年齡也從20世紀60年代的29.5歲下降到現在的14.5歲。當然,這種情況不僅僅出現在美國,世界上其他國家也是如此,比如英國人在1957年的時候約有52%的人會感到自己很幸福,而現在隻剩下36%了,而且在這段時期內,英國人的平均收入至少提高了3倍以上。對於這樣的現象,哈佛心理學碩士泰勒·本-沙哈爾說:“幸福感才是衡量人生的唯一標準,是所有目標的最終目標。”很顯然,這些目標中可能會包括“金錢”,可是卻不能用金錢來涵蓋一切目標。泰勒·本-沙哈爾是誰?他就是哈佛大學赫赫有名的“幸福學導師”,他的“幸福課”告訴我們幸福的真諦是什麼以及如何去獲得那些幸福。
對於現代人來說,金錢能為滿足欲望提供多種手段和工具,但它並不是獲得幸福的工具。可是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卻看到很多人隻顧追求金錢而不去享受生活,最後讓自己走向墮落,甚至讓自己被貪財的欲望無情地纏繞,最後生活的主題就隻剩下“金錢”二字。這些人整天被金錢所困,為金錢而難受,為金錢而痛苦,於是生活淪為了一場圍繞鈔票而上演的鬧劇。這也是人們金錢越來越多,而幸福感越來越少的主要原因。
哈佛大學的另一位教授桑德爾也針對“金錢與幸福”提出了自己的觀點,他認為“金錢的思維”不僅僅攻占了人類思維的高地,還占領了神聖的愛情的領地。他引用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美國芝加哥大學教授加裏·貝克爾的“婚姻公式”說:“有的時候,我們的婚姻也會和經濟利益扯上關係,不管我們是否願意承認這樣的事實,當結婚所帶來的收益大於保持單身或繼續尋找更合適的伴侶時,有的人就會選擇結婚。同樣的道理,當恢複單身或者嫁給另外一個人所帶來的收益大於從這段婚姻中結束所帶來的損失時,這個人就會終結當前的婚姻,選擇離婚,而離婚的損失包括跟孩子分開、分割共有財產、相關的訴訟費用等。鑒於當下許多人都在尋找伴侶,這個婚姻市場顯然存在著。如果在利益大於婚姻時,人們選擇了利益,那麼在獲得金錢的同時,又如何獲得對等的幸福感呢?”
人們總將金錢的意義無限放大,這樣隻會漸漸地忘卻金錢以外的東西。要知道,我們花錢是為了讓自己擁有更好的生活,從而讓自己在精神上獲得滿足感和幸福感,可是當這些感情被物化之後,就會失去它們原本可以為心靈帶來愉悅的能量,甚至成為人們負能量的來源,因此對待金錢,我們必須拿得起放得下,賺錢是為了活著,但活著絕不是為了賺錢。有些人談到富有,單純指的就是擁有錢財。實際上,金錢本身並不能代表幸福,因為,金錢隻是幸福的間接承載品。心理學認為,幸福感並不是從物質中直接獲得的。物質隻是媒介,是人內心需求獲得滿足的中間品,而我們的幸福,就是需求得到滿足後的愉悅感。同時,我們也必須明白一個道理,那就是財富是無所不在的—金錢、土地、股票、債券是財富,水、空氣、太陽、山、海、樹木、花草、愛與幫助也是財富。凡是大自然賦予人類的一切均為財富,若能充分享受這些恩惠,就是一個內心充實的人、一個富有的人。如果能夠把自己的精力放在欣賞美的角度上,能夠在自然、公平、愉悅的狀態下工作及生活,那麼幸福自然在心中。
守財奴的幸福感從何而來
我們經常會把那些“惜金如命”的人說成是“守財奴”,因為他們總是不愛花自己的錢,哪怕自己心裏很喜歡某個東西,也舍不得“拔下一毛”。現代心理學將“守財奴”的行為解釋為對未來的焦慮以及缺乏安全感的典型表現,尤其是那些經曆過長期貧窮困窘的生活,或者曾經因為貧窮而失去尊嚴與安全感的人,更容易對金錢吝嗇和癡迷。
雖然守財奴擁有了一定的財富,也擁有了一定的安全感,不過幸福與快樂的感覺卻越來越少了。當然,這種現象不僅僅發生在守財奴身上,前麵我們已經說過,金錢的增多不一定會帶來幸福感的增多,而且人們的幸福感正在悄然流失,隻不過守財奴相比於普通人來說,更容易失去幸福感。為什麼守財奴比一般人更缺少幸福感呢?原因有以下幾種:
1.總覺得錢不夠多
守財奴對於金錢的欲望要比一般人強很多,在他們看來,金錢的功能已經不僅僅局限於購買物質生活所需,還有獲得心理安全感的功能。雖然他們看上去已經很有錢了,不過他們總覺得“錢不夠”,這樣欲望難以得到滿足,從而產生了焦慮等情緒。
2.沒有太多的朋友
守財奴的行為方式及思想很難被人們所接受,因此也缺乏真正的朋友,他們身邊多半都是保持著利益關係的合作對象,而真正可以談心、交心的朋友卻很少。這會讓他們產生過多的孤獨感,從而感到自己不幸福。
3.攀比帶來的落差感
人類天生就愛攀比,守財奴也不例外,而且他們攀比的對象多半都是比自己更有錢的人。社會經濟學家指出,人在擁有兩千萬左右會感到最幸福,如果超過這個數額,就會不自覺地進行攀比,然後越來越覺得自己很“窮”,從而進入總想比別人有錢又總覺得自己不夠有錢的怪圈之中。
4.身體素質較差
守財奴的錢也是通過自己的打拚賺來的,為了賺到更多的錢,他們需要付出更多的時間與精力,要比一般人消耗更多的生命力,所以他們的身體素質通常都比較差,也容易出現各種病症。當他們有了大筆的財富,身體卻不行了,還有什麼幸福感可言?
5.希望財富可以延續
這是守財奴最典型的想法,他們希望自己的財富以及家族的聲望可以一直延續下去,可是“富二代”們又往往“不爭氣”—關於“富二代”的負麵報道經常可以在網絡及報紙上看到。這無疑也增加了守財奴的心理負擔。
無論因為什麼,守財奴的幸福感缺失都是一個不爭的事實。所以我們必須重新思考幸福和金錢之間的關係。也許你不會相信吧!哈佛幸福學導師泰勒·本-沙哈爾說過:“我曾不快樂了30年!”這位專門教學生如何去獲取幸福和快樂的年輕導師,為何曾那麼不快樂呢?因為值得煩惱的事情太多了。在泰勒·本-沙哈爾研究“幸福學”之前,就被許多可有可無的煩惱束縛著。後來的“幸福學”讓泰勒·本-沙哈爾找到了快樂的秘密,他也把自己的經驗分享給了很多人,讓很多人獲得了同樣的快樂與幸福。其實,守財奴也能夠獲得屬於自己的幸福感,正如美國作家阿爾伯特·哈伯德所說:“快樂是一種習慣,你要善於栽培它!”
對於“惜金如命”的守財奴來說,應該如何調整自己的心態,獲得更多的幸福感呢?
1.將錢花在健康上,注意平時的飲食健康,積極參加體育鍛煉。
2.多抽時間和家人共度美好的時光,多進行人際交往,多和老朋友聯係。
3.美國社會心理學家亞伯拉罕·馬斯洛說過:“自我實現的需要是人類最高層次的需要。”多幫助弱勢群體也是自我實現的一種,比如把錢用在做公益上所獲得的幸福是長久的。
4.愉快的經曆或體驗比購物得到的幸福感更長久,所以你可以讓自己多一些經曆或體驗,這樣人生才會更加豐滿。
5.不斷學習,學習的過程可能有點枯燥,不過學成之後的滿足感卻是極大的快樂。
6.永遠保持自己的童心,留意身邊的一切美好事物,珍惜擁有的一切。
總之,你要必須記住“幸福學”導師泰勒·本-沙哈爾的一句話:“幸福感才是衡量人生的唯一標準。”
再有錢的人也有仇富心理
如果你平時比較關注民生類新聞,就會知道每年都會發生幾起富人被害的刑事案件。社會學家對此類現象十分關注,並且一針見血地指出,“富人容易受到仇視”。那麼到底是誰如此仇視富人呢?社會學家並沒有直接說明,或許是故意不留下主語,讓我們自己去分析。
一般說來,窮人對於富人容易產生“仇富心理”,所謂仇富心理,是指人們對於有錢人,特別是那些一夜暴富或者通過不正當手段獲取財富的有錢人,所產生的懷疑、嫉妒、蔑視、憤怒、仇恨等複雜的心理狀態。中國人大多保留著“等貴賤,均貧富”的傳統心理,而現實的狀況卻是一部分人先富起來,而一部分人仍然處於貧窮之中,這樣的貧富差距就是養成仇富心理的溫床。無論在什麼樣的時代及社會背景下,貧窮者對於有錢人的仇視現象都普遍存在著。隻是有的人能夠將這種不平衡的心理狀態自覺地調整到平衡狀態,比如把富人的財富理解為付出巨大代價和艱苦奮鬥的結果,或者是通過幾代人的打拚才積攢下來的財富等。而有的人無法找到有錢人致富的理由,或者認為有錢人付出的致富成本太低廉,尤其是當財富與腐敗的重疊性太多時,心理上的不平衡就會升華到仇視狀態,繼而產生“殺富濟貧”的仇富心理。如果這種心理沒有得到很好的調整,繼續發展下去還會造成心理疾病,更嚴重的後果就是觸犯法律,為自己種下惡果。
如果說窮人對於富人的仇視可以看成社會貧富不均衡發展所造成的普遍心理現象,那麼有錢人的“仇富”心理就隻能用貪欲來解釋了。根據社會學家的研究顯示,在完善的社會製度下,產生一個富豪需要很昂貴的時間成本。而在社會發展初期或者社會高速發展中且製度還不是很完善的時期,產生富豪需要的是寶貴的機會成本。當有一些人抓住機會,一夜致富,而另一些人卻沒能很好地把握時機時,平衡心理就會跑出來“作祟”了,加上人總是很容易在別人身上找原因,不願意從自己身上找原因,於是就會產生許多想法—為什麼他有那麼好的機會一夜暴富,而我卻什麼都沒有?為什麼老天爺如此不公平?當然,這種想法不僅僅出現在窮人身上,一些富人也會心理不平衡。他們“仇富”的動機多半出於自身優越感的流失—和自己同樣富有的人,甚至比自己還富有的人越多,他們的優越感就越弱。另外,過多的財富也容易讓有錢人的欲望加深,就是越有錢越貪心。
怪誕心理學家丹·艾瑞裏在自己的著作中寫到這樣一個現象:1993年的時候,美國聯邦證券委員會首次強製一些上市公司披露高管的薪金及津貼等詳細資料。結果發現,1976年主管們的平均薪酬是普通工人的36倍,而到了1993年,高管們的平均薪酬已經上漲到工人的131倍,到了2010年前後,則上漲到了369倍。更有趣的是,這種現象一點也沒使這些高管們感到羞恥,反而刺激他們攀比和要求加薪。這些“富人”不斷追求更多的財富,最終成為仇視的對象也不足為奇了。
富人的貪得無厭會讓他們更加瘋狂地追求財富,甚至對於同樣富有的人,或者比自己更富有的人,也抱著仇視心理。這樣的心理怪圈很容易讓富人走向極端,一方麵可能成為窮人“仇富”的對象,一方麵又仇視富人以及被富人仇視。其實,富人之所以成為了富人,這背後肯定也付出了許多的心血,也經曆了很多的困苦,也付出了很多的辛勞,作為貧窮者更應該激勵自己不斷努力致富,而作為富人更應該理解富人的處境和作為,而不是一味地仇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