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格爾的邏輯學是研究事物本質的科學,研究的對象是事物的本質、根本和核心。黑格爾的邏輯學說的範疇分為存在論、本質論和概念論三個部分。“存在論”處在認識的最抽象階段,是黑格爾整個邏輯學說的基礎。“存在論”屬於非常直接的範疇,也屬於最直接、最抽象和最片麵的範疇。
“存在論”有一個發展的過程,具體來講,這是一個由抽象到具體的過程。存在論的最初階段,可以說是最最抽象、最最貧乏和最最片麵的。那麼,邏輯學到底是從什麼地方開始的呢?即理性認識從什麼地方開始?精神現象學的最後階段,就是邏輯學的開端。最抽象的概念,就是理性認識的開端,這個概念被黑格爾叫做“純存在”或“純有”。這個“純存在”或者“純有”是存在論中的第一個範疇,也是黑格爾整個邏輯學最空洞、最抽象和最貧乏的範疇。黑格爾認為,“純存在”就是我們的思想最初碰到的東西。我們理性最初碰到的一個概念,就是“純存在”或“純有”。
具體來講,黑格爾的“存在論”的內容大體包括質、量、度三個方麵。
黑格爾“邏輯學”
邏輯學是黑格爾整個學說體係的靈魂和核心。黑格爾的邏輯學說的範疇分為存在論、本質論和概念論三個部分。在係統了解黑格爾的整個哲學體係之前,我們必須對黑格爾的“邏輯學”及其所研究的“邏輯”有一個相對明確的、大體的把握。另外,我們還必須弄清楚,黑格爾的邏輯學說實際上是客觀唯心主義的。本小節是對黑格爾“邏輯學”的一個提綱挈領的介紹。
我們知道,邏輯學是黑格爾整個學說體係的靈魂和核心。黑格爾認為,“就是事物內在的核心”,“思維規定是精神和自然的絕對實體,是普遍的貫穿一切的東西”。正是在此基礎上,黑格爾展開了他的一係列關於“邏輯理念”的研究。
那麼,什麼是黑格爾的“邏輯”?什麼又是黑格爾的“邏輯學”呢?
黑格爾所謂的“邏輯”不同於我們平常所理解的“邏輯”;當然,黑格爾的“邏輯學”研究的也不是我們平常所理解的“邏輯”。我們平常所講的“邏輯”是一個局限於“形式邏輯”的概念。黑格爾哲學體係裏所講的“邏輯”指的是我們生存的這個世界甚至整個宇宙中事物存在的本原、核心和本質,即邏輯是關於認識事物發展規律的理論。
故可以說,黑格爾的邏輯學就是研究我們生存的這個世界甚至整個宇宙事物本質的科學。或者可以說,黑格爾邏輯學的任務就是研究事物的本質、根本、核心以及一切關乎事物本原的東西。
從根本上講,黑格爾的邏輯學的最終目的就是要找到我們生存的這個世界甚至整個宇宙事物存在的本原、核心、本質及潛在的“純粹真理”和“絕對精神”。黑格爾認為,邏輯就是“絕對的真理”或者“絕對真理的絕對形式”。甚至可以說,邏輯學就是“純粹真理”、“絕對精神”和“絕對真理”自身。
在這個基礎上,黑格爾認為,針對“邏輯學”本身來講,它存在的意義,也就是邏輯學在認識“純粹真理”、“絕對精神”和“絕對真理”的過程中所達到的程度。
黑格爾的邏輯學說的範疇分為存在論、本質論和概念論三個部分。
“存在論”還隻是處在認識的最抽象的階段,是黑格爾整個邏輯學說的基礎。因此,“存在論”屬於非常直接的範疇,屬於最直接、最抽象和最片麵的範疇,所以理解起來也相當困難。但是,隻有真正把握了黑格爾的“存在論”,才能真正理解黑格爾整個“黑氏哲學”和“黑氏邏輯學”。
“本質論”是建立在“存在論”基礎之上的,旨在通過事物的表麵挖掘事物潛在“底層”、“基礎”、“本質”以及“間接麵”。這是“黑氏邏輯學”裏相當重要的一部分,有點“方法論”的意思。
“概念論”是“黑氏邏輯學”的一個總結,是“直接性的存在論”和“間接性(相對於存在論的直接性)的本質論”的有機結合,是黑氏邏輯學的升華。
此外,有一點必須說明,黑格爾的邏輯學是唯心主義的。黑格爾的邏輯學說自始至終強調的都是達到“純粹真理”、“絕對精神”和“絕對真理”。這些所謂“純粹真理”、“絕對精神”和“絕對真理”都是一個概念的延伸詞——“理念”或者“絕對理念”。這裏的象征著世間萬物本原的“理念”,很明顯不是唯物主義裏所講的“客觀事物”,而是與“客觀事物”相對的來自於精神世界的“理念”。後來,列寧在黑格爾的基礎上也提出了一個關於邏輯的定義,但是從實質意義上講,兩者是背道而馳的。列寧說:“邏輯不是關於思維的外在形式的學說,而是關於‘一切物質的、自然的和精神的事物’的發展規律學說,即關於世界的全部具體內容以及對它的認識的發展規律學說,也就是對世界的認識的曆史總計、總和和結論。”很顯然,列寧是唯物的,黑格爾是唯心的。
絕對精神
黑格爾邏輯學的研究對象是“絕對精神”、“純粹概念”、“絕對理念”、“純粹理念”或者“純粹真理”等等。黑格爾所講的“絕對精神”、“純粹概念”、“絕對理念”、“純粹理念”是既存在於人的頭腦又存在於世間所有客觀事物(包括人類)裏麵的“精神”、“概念”或者“理念”。一般來講,黑格爾的邏輯學所研究的“絕對精神”、“純粹概念”、“絕對理念”或者“純粹理念”包括以下幾個特點:1、“絕對精神”的“絕對”首先體現在它的普遍性上;2、“絕對精神”就是絕對的真理;3、“絕對精神”也不完全是絕對的抽象;4、作為研究對象的“絕對精神”,是純粹的概念;5、“絕對精神”是第一性的。
不管在什麼時候,走在人類最前麵的總是哲學家。哲學家有一種先天的責任感,他們總有一種要為全人類、整個人類社會以及整個自然界解決“本原問題”的責任。他們往往盡其一生來研究類似“我是誰”、“我來自哪裏”、“我將走向哪裏”這樣一些看似簡單卻又讓人百思不得其解的問題。於是,他們基於自己的研究給出了不同的答案。用很調侃的話講,這就是整個哲學發展的基礎或者縮影。
作為哲學家,黑格爾難逃其咎。我們已經知道,黑格爾的“邏輯學”所講的“邏輯”並不是我們平時所講的“形式邏輯”。黑格爾的邏輯學是研究事物本質、核心和根本的科學。那麼,黑格爾認為事物的本原是什麼呢?也就是說,黑格爾的邏輯學到底要研究什麼呢?什麼才是事務的本質、核心和根本呢?
黑格爾認為,既然邏輯學是要研究事物,也就是世間萬事萬物的本質,那麼,這個本質也就不應該僅僅是個體的東西,而必須是普遍性的東西、一般的東西。在此基礎上,黑格爾提出了“絕對精神”這樣一個概念。很容易理解,“絕對精神”是絕對的,是絕對的真理,是對世間萬物都適用的。在本書中,“絕對精神”和“純粹概念”、“絕對理念”、“純粹理念”、“純粹真理”、“概念”、“客觀概念”、“絕對概念”、“絕對觀念”等名詞的概念是等同的。
至此,黑格爾邏輯學的研究對象已經非常明朗化了。黑格爾邏輯學的研究對象就是上麵我們提到的“絕對精神”或者“純粹概念”、“絕對理念”、“純粹理念”、“純粹真理”等等。那麼,什麼又是“絕對精神”、“純粹概念”、“絕對理念”、“純粹理念”呢?實際上,黑格爾這裏講的“絕對精神”、“純粹概念”、“絕對理念”、“純粹理念”等名詞並不是具體指我們平時頭腦中所理解的那些“精神”、“概念”和“理念”等。黑格爾所講的“絕對精神”、“純粹概念”、“絕對理念”以及“純粹理念”,是既存在於人的頭腦又存在於世間所有客觀事物(包括人類)裏麵的“精神”、“概念”或者“理念”。因此,可以說,黑格爾的“純粹概念”、“絕對理念”或者“純粹理念”既是人類主觀的指代,也是指世間萬物客觀的指代,還可以說就是“客觀指代”。為什麼說“還可以說就是‘客觀指代’呢”?從我們唯物主義者的角度看來,人也是客觀存在。所以,我們從這裏可以看出,黑格爾的邏輯學的出發點是唯心的,是客觀唯心主義。
一般來講,黑格爾的邏輯學所研究的“絕對精神”或者“純粹概念”、“絕對理念”以及“純粹理念”可以從以下幾個角度理解:
1、“絕對精神”的“絕對”首先體現在他的普遍性上
黑格爾認為,“絕對精神”的“絕對”或者“純粹概念”的“純粹”指的就是“普遍性”。“絕對精神”區別於任何世間感性事物的個別性,是普遍意義的精神、概念、真理、理念和觀念;是不帶有任何特殊性的東西;完全是純粹的、絕對的和普遍的;是最抽象的普遍概念。
“絕對精神”和世間萬物的關係主要體現在它的“規定性”上,即世間萬物的個別性都取決於“絕對精神”的“規定性”。因此,“絕對精神”的“絕對”並不是完全抽象的“絕對”,隻要和世間任何感性的事物聯係起來,它就是具體的。在任何感性事物麵前,“絕對精神”就好比高高在上的“上帝”。世間萬物以及世間萬物的方方麵麵都是這種“絕對精神”的力量體現。因此,“絕對精神”既是普遍的,又是能動的,或者說,“絕對精神”是能動的普遍。
不難理解,黑格爾的邏輯學裏所講的“絕對精神”是最普遍的、最基本的及最共同的原則、理念和概念。從純粹物質的角度來講,黑格爾在邏輯學裏所研究的“絕對精神”就是事物和物質的“上帝”。
2“絕對精神”就是絕對的真理
我們已經知道,相對於世間任何感性的事物,“絕對精神”就是高高在上的“上帝”。“絕對精神”的力量決定了世間任何感性事物的發生、存在、發展以及消亡。更加值得強調的一點是,“絕對精神”的這種“決定”是絕對的,不受任何事物的主宰。不管是什麼,都不會對“絕對精神”產生絲毫的影響。對於我們來講,“絕對精神”雖然是看不見摸不著的,但是這並不影響它對於世間萬物的“決定作用”。因此,黑格爾認為,“絕對精神”就是物質世界絕對的真理。
“絕對精神”是絕對的真理。作為“絕對精神”的衍生物,一切源於“絕對精神”的普遍概念或者普遍原則,也都是“真理”的載體。它們包含事物的本質和真理。也就是說,“絕對精神”範疇內的任何普遍概念也都是事物的本質和真理。這樣看來,作為思維產物的普遍概念,就包含事物的本質和真理。或者說,這些普遍原則也就是事物的本質和真理。
3、“絕對精神”也不完全是絕對的抽象
其實,黑格爾所講的“絕對精神”、“純粹概念”等並不是絕對的抽象。黑格爾認為,人們借助於“反思”,就能在主體意識裏麵對事物的真實本質有一個具體認識。這裏所講的“反思”是主體的能動性活動。當然,“反思”這一活動本身並不是一個簡單的過程。
“反思”的表麵對象是感性事物;“反思”的中介是主體意識;“反思”的真正對象就是我們上麵所講的“絕對精神”或“純粹概念”等。
“反思”的主要活動是主體意識對感性知覺對象及感性事物的認識、加工和改造。這一活動是長期的、艱巨的、複雜的和階段性的,但是最終的結果是,事物的真正本質(即“絕對精神”或者“純粹概念”)都會經過“反思”這一過程最終呈現在主體意識裏麵。
表麵上看,“絕對精神並不是絕對的抽象”這一理解好像和黑格爾“絕對精神就是絕對的真理”有很大矛盾。其實不然,作為純粹的邏輯學研究對象的“絕對精神”和“純粹概念”,當然是絕對的、抽象的和“看”不見“摸”不著的,但是,按照黑格爾所講,“絕對精神”不管有多“絕對”,“純粹概念”不管有多“純粹”,它終究是世間萬事萬物的本質。它隻要和萬事萬物聯係起來,它就是具體的。
4、作為研究對象的“絕對精神”,是純粹的概念
要真正理解黑格爾所講的“絕對精神”,有一點必須要搞清楚,那就是黑格爾所講的“絕對精神”是純粹“真理形式”;是純粹的“概念形式”;是專就真理概念本身和真理範疇本身來講的。至於概念和具體事物之間的聯係,是不屬於“絕對精神”或者“純粹概念”的。這一點理解起來相當困難,我們不妨來看這樣一個例子:我們平常所講的“有”,隻要一提到它,肯定會相應地提到“什麼有”或者“有什麼”。不管是你“有”、我“有”、他“有”還是他們“有”;不管是“有”蘋果、“有”錢、“有”孩子還是“有”家,這些“有”總是要歸納到一個具體的事物上。但是黑格爾認為,這些“有”隻是具體的,隻是本質“有”的表麵現象。黑格爾的邏輯學就是要研究萬事萬物的本質和核心。那麼研究“有”,就必須上升到它的本質、內在以及真理。所以,不管是你“有”、我“有”、他“有”還是他們“有”;不管是“有”蘋果、“有”錢、“有”孩子還是“有”家,這些“有”的共同的本質就“有”這個絕對意義上的、真理意義上的“有”。當我們從絕對精神的角度來看“有”這個概念時,“有”就再也不是具體的表麵現象的你“有”、我“有”、他“有”或者“有蘋果”、“有”錢、“有”孩子的“有”了,而是純粹的“有”、抽象的“有”和絕對的“有”。
因此,黑格爾的“絕對精神”或者“純粹概念”是拋開概念和具體事物的聯係,專就概念和範疇本身來講的。
5、“絕對精神”是第一性的
黑格爾的邏輯學是要研究萬事萬物的本質。黑格爾認為,萬事萬物的發生、發展和消亡源於邏輯,即“絕對精神”或者“純粹概念”。正如黑格所說:“絕對精神就是萬事萬物的本質。”基於此,在黑格爾看來,正因為萬事萬物的本質和核心就是“絕對精神”、“純粹概念”,所以“絕對精神”或者“純粹概念”具有第一性。要真正弄清楚“絕對精神”的第一性,必須先弄清楚以下兩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