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一個問題,我們要研究道學,怎麼研究法。我認為要看你的目的怎樣。你可以把它當成一種學術研究,做一篇學術論文,可以是碩士論文,也可以是博士論文。那就跟別的學術研究一樣,查資料,分析概念,考據文字。你要是真正研究道學,那麼,光查資料,分析概念,講文字就不行了。像毛主席說的,你要想知道梨是什麼滋味,你就咬它一口,這是個實踐的問題,不是理論問題。恐怕咬一口還不行,得把它吃掉。恐怕吃一個還不行,還得繼續吃。你要想學遊泳,光看書不行,你要跳進水裏去遊才行。你要想學滑冰,就得穿上冰鞋去冰上練。你要想學騎自行車,你就得練。光憑看書、查資料是不行的。道學的特點要是用一句簡單的話來概括起來,就是解決了我說的那兩大矛盾。解決的時候並不需要做什麼別的事,不需要吃齋,念佛,出家,上禮拜堂,就是在你的日常工作中。有一個道學家對他的先生說:我很想學道學,可是我沒工夫,沒時間。先生說,誰要求你用特別的時間來學,就是你平常所做的事情。你在那裏邊就可以學到。你在那裏邊想著“去私”就行了。也不需要有什麼特別的機會,特別的條件。並不是說要有一定的政治地位才可以,完全不需要。也不是說你得有什麼特殊的才能。這是道學的特點。這個特點我以前用《中庸》裏的一句話來概括:“極高明而道中庸。”它非常高明而辦法卻非常平凡。也就是我們現在常說的,在平凡的崗位上做不平凡的事。也可以說,在平凡的生活中過不平凡的生活。概括起來就是這樣:不需要特殊的機會和才能。這就是中國哲學的特點。

(載於《論中國傳統文化》,中國文化書院講演錄第1集,1988年1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