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備周則意怠,常見則不疑。陰在陽之內,不在陽之外。太陽,太陰。
譯文:自認為防備周到的,使人容易產生麻痹鬆懈的情緒;經常看慣了的事,就不再懷疑。秘密隱藏在公開的事物中,這並不是說隱秘與暴露的事物相互對立。非常的公開經常蘊藏著非常的機密。
計名探源:
事見《永樂大典·薛仁貴征遼事略》。唐貞觀十七年,唐太宗禦駕親征,領三十萬大軍以平定遼東。一天,大軍浩浩蕩蕩來到大海邊上,唐太宗見眼前白浪排空,茫茫無窮,即向眾將詢問過海之計,眾將麵麵相覷。忽然一個近居海上之人請求見駕,並聲稱其家已經獨備三十萬過海軍糧。唐太宗大喜,便率百官隨此人來到海邊。隻見家家戶戶皆用一彩幕遮圍,分外嚴密。此人引唐太宗入室,室內皆是繡幔錦彩,菌褥鋪地。百官入座,宴飲樂甚。不久,風聲四起,波響如雷,杯盞傾側,人身動搖,良久不止。太宗大驚,忙令近臣揭開彩幕察看,不看則已,一看愕然,滿目一片蒼茫海水,橫無涯際,哪裏是在百姓家裏做客,大軍竟然已航行於大海之上了!原來此人由新招壯士薛仁貴扮成,這“瞞天過海”的計策就是他策劃的。
這裏的“天”指的是天子,瞞著天子再不受驚嚇的情況下渡過大海。“瞞天過海”用在兵法上,實屬一種示假隱真的疑兵之計,通過戰略偽裝,以期達到出其不意的戰鬥效果。
青梅煮酒論英雄
曹操打敗呂布後,班師回許都。一日,獻帝設朝,曹操表奏劉備軍功,獻帝問及劉備的家世,得知他是孝景皇帝的玄孫,按世譜排輩分還是自己的叔叔,便敘叔侄之禮,拜劉備為左將軍、宜城亭侯。從此,稱劉備為“劉皇叔”。
劉備投奔曹操後,暗中與董承、王子服、馬騰等人結成了反曹聯盟,為防曹操對自己起疑,就在住處後園種菜,親自澆灌,以掩曹操耳目。關羽、張飛二人說:“兄長不留心天下大事,卻學小人做這種澆種之事,這是為什麼?”劉備說:“這不是兩位兄弟所知道的。”關、張二人就不再說什麼。
一天,關羽、張飛不在,劉備正在後園澆菜,曹操派張遼和許褚引數十人來到菜園,說:“丞相有命,請劉皇叔過府一敘。”劉備驚問道:“有何急事?”許褚說:“不知,丞相隻吩咐我們來請劉皇叔。”劉備隻得隨二人入府見曹操。曹操笑道:“在家做得好事!”嚇得劉備麵如土色。曹操執劉備手,直至後園,說:“玄德學圃不易。”劉備這才放下心來,答道:“隻是無事消遣罷了。”曹操說:“適才見枝頭梅子青青,忽感去年征張繡時,‘望梅止渴’的事。今見此梅,不可不賞;又值煮酒正熟,故特邀使君小亭一敘。”劉備聞此,心神方安。隨即到了小亭,已設好了酒具,盤子裏放著青梅,一樽煮酒。二人對坐,開懷暢飲。
酒至半酣,忽然陰雲密布,大雨將至。從人遙指天外龍掛,曹操與劉備憑欄觀望,曹操問劉備說:“使君知道龍的變化嗎?”劉備說:“不知其詳。”曹操說:“龍能大能小,能升能隱;大的時候能興雲吐霧,小的時候能隱介藏形;升則飛騰於宇宙之間,隱則潛伏於波濤之內。現在正值春深,龍乘時變化,就像人得誌而縱橫四海一樣。龍可比世之英雄。使君久曆四方,見多識廣,必知當世英雄,請試指言之。”劉備說:“備肉眼安識英雄?”曹操說:“不必過謙。”劉備說:“備受恩惠,得仕於朝廷。天下英雄,實在不知。”曹操說:“即不識其麵,亦聞其名。”劉備說:“淮南袁術,兵精糧足,可為英雄?”曹操笑著說:“墳中枯骨,我早晚必擒之!”劉備說:“河北袁紹,四世三公,門多故吏,今虎踞冀州之地,部下能事者極多,可為英雄?”曹操笑著說:“袁紹色厲膽薄,好謀無斷;幹大事而惜身,見小利而忘命,非英雄也。”劉備說:“有一人名稱八俊,威鎮九州的劉景升可以為英雄?”曹操說:“劉表虛名無實,非英雄也。”劉備說:“有一人血氣方剛,江東領袖——孫伯符乃英雄也?”曹操說:“孫策籍父之名,非英雄也。”劉備說:“益州劉季玉,可為英雄乎?”曹操說:“劉璋雖係宗室,乃守戶之犬耳,何足為英雄!”劉備又說:“張繡、張魯、韓遂等輩,都如何?”曹操鼓掌大笑道:“這幾位更是碌碌小人,何足掛齒!所謂英雄,是指胸懷大誌,腹有良謀,有包藏宇宙之機,吞吐天地之誌的人。”劉備說:“這樣的人,誰能當得起?”曹操用手指了指劉備,然後又指了指自己,說:“當今天下能稱得上英雄的,隻有使君與我曹操罷了!”劉備聞言,大吃一驚,手中的筷子不覺落於地下。當時正值大雨將至,雷聲大作。劉備從容俯首拾起筷子說:“一震之威,竟至於此。曹操說:“大丈夫也懼怕雷嗎?”劉備說:“聖人遇到這種情況尚且改變容色,我劉備怎能不畏懼呢?”筷子掉在地上的真正緣故,被劉備輕輕掩飾過了,曹操也就不再疑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