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門互訐 道德在人心不在人(1 / 3)

都說對方道德敗壞

秦漢以後,中國社會逐漸褪去了貴族製的外衣。中國傳統社會,不存在世襲貴族階級,這一點和歐洲國家很不相同。但是,世界曆史上延續時間最長的世襲貴族家族卻出現在中國。那就是山東曲阜孔家。本講的案子就是從一起清朝乾隆年間的孔家腐化事件談起。

乾隆六年(1741年)九月初五,孔子第七十代嫡長孫、朝廷敕封衍聖公孔廣棨朝賀乾隆萬壽後回到曲阜。他情緒有些激動地對人說:“我已經列款參劾了曲阜知縣,看他還能作威作福否?”孔子嫡裔、朝廷公爵,為什麼如此生氣?而時任曲阜知縣孔毓琚,還是孔廣棨的曾祖父輩尊親,且是前衍聖公保舉的知縣。孔廣棨為什麼要彈劾尊親長輩兼地方父母官呢?

早在八月二十四日,孔廣棨確實已經上奏彈劾了曲阜知縣孔毓琚,列出了九條罪狀,描繪了一個肮髒不堪的知縣形象。

第一,曲阜城鄉集市向來征稅,程序是由店鋪商行的經紀、店行、集頭選遞手本,經知縣批準後再充當集市管理和收稅角色。孔毓琚根據市場起落,每一個手本索賄數十串至數百串銅錢不等,裝入私囊,然後再收繳正稅。而行賄獲得資格的人,自然加倍從百姓身上索取,所以曲阜城鄉有奉旨恩免、不應收稅的,都照征不誤。孔毓琚僅此一項就貪贓不下萬兩白銀。

第二,官府對官辦事業的差役、雇工有工食銀補貼。孔毓琚全部克扣為己有,而勒令差役工人們簽字聲明已經認領。其中僅禁卒一項,曲阜工食銀一年是九十六兩,實際每年隻發錢二十千。其中差額自然進入了孔毓琚的腰包。

第三,孔毓琚將當地逃戶的田畝擅自變價出售,將賣地銀兩占為己有。

以上三條罪狀,孔毓琚涉嫌的還都是貪汙錢財,後麵六條記錄了他如何敗壞製度、荒唐無恥,內容一條比一條勁爆。

第四,孔毓琚違規任用親信家人薛大興、呂彭齡、李江等人擔任曲阜縣編製內的書吏,作為爪牙心腹。他還替這些人改名換姓,進一步冒考官員職銜。

第五,曲阜知縣和其他地方官一樣,不得置買本縣田產。孔毓琚在承辦變賣原大學士張鵬翮在曲阜的入官產業時,有一套城隍廟街的房產,原本是孔毓琚家的產業,之前以五百餘兩銀子的價錢賣給了張家。如今,孔毓琚把此處房產隻估價三百兩銀子,讓子弟出名強行買回。孔毓琚又將張鵬翮在曲阜苗孔莊、防上莊兩處的田地托子弟出名廉價強買,以致賠項不敷。

第六,孔毓琚縱容刑房總吏陳輔公家人呂彭齡等人包攬娼妓,他自己也包養土娼溫李氏,在縣衙門同居,還生了子女,竟然還與陽穀縣知縣梁坦結為姻親。梁坦得知兒媳婦(或女婿)是土娼所生後,揚言要悔婚退婚,不過因子女夭折,事情才沒有鬧大。此外,孔毓琚還勾搭本縣百姓孟黑的妻子,也在縣衙門同居。孔毓琚為此還委派孟黑管理自家在苗孔莊的地畝,作為封口的差使。

第七,孔毓琚嗜賭成性,每當有鄰近州縣官吏到曲阜公幹,都強留在衙門內聚賭,令家人輪流放頭,暗中分肥。每次輸贏都有數百兩不等。

第八,孔毓琚勒令書吏偽造契約,將城西官地占為己有,建造花園,為了灌水需要還擅改河道。

第九,孔毓琚承修少昊[1]陵工程,將應該變價銷售的舊石料拉回自己家,供私家修造之用。沒有用完的石料,現在還存在城隍廟街私宅旁邊。

孔廣棨揭發的各款罪狀,窩娼聚賭,貪腐盤剝,事事都嚴重違法。孔毓琚事先勾結兗州知府(已革職)沈斯厚,送錢送禮。沈知府包庇孔毓琚,替他周旋遮擋,孔毓琚有了保護傘,更加肆無忌憚,日甚一日。孔廣棨總結孔毓琚就是“利欲熏心,營私枉法,納交府縣,朋比為奸”,奏請將他革職,由自己暫時處理曲阜政務,再在族中選賢任能,任命新的合格的知縣。

為了有助於了解孔毓琚案的前因後果,這裏需要插敘一下曲阜孔門的特殊製度。曲阜知縣孔毓琚與衍聖公孔廣棨到底是什麼關係?衍聖公又有什麼樣的權利與義務,為什麼能左右曲阜知縣的去留?

生活在春秋時代的孔子,是個偉大的教育家、思想家,終生致力於改進社會、提升福祉。他的思想被後人整理成儒家學說,影響深遠。儒家學說深入人心,孔子本人隨之被後世尊為孔聖人、至聖先師、大成至聖文宣王、萬世師表,等等,地位越來越顯赫。兩千多年來享受尊崇的同時,孔子的思想也成了統治工具。這種看似矛盾的角色,集中體現在了衍聖公製度上。

孔氏家族原本是魯國曲阜的普通民戶,隨著孔子地位的提升,嫡係後裔的待遇也水漲船高,直至被視為“聖裔”。全社會似乎都迷信孔子後裔擁有超凡的素養和道德水平。統治者則把尊崇孔子後裔作為強化儒家意識形態宣傳,彰顯自身意識形態合法性的重要舉措。說白了,曆朝曆代都舉起孔家的旗幟,替自家王朝搖旗呐喊。西漢初年,劉邦封孔子的九代嫡孫孔騰為“奉祀君”,這是孔門貴族化的開始。北宋至和二年(1055年),宋仁宗取“聖裔繁衍”之意正式冊封孔子嫡係長孫為“衍聖公”。從此,孔門世襲衍聖公爵位直到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長達880年。如果從奉祀君算起,曲阜孔家保有爵位超過2100年,是世界上延續時間最長的世襲貴族。

衍聖公爵位,有一整套製度相配合。首先,衍聖公嚴格由孔子嫡長子襲爵,明確大小宗之別。宗法製度是儒家學說的重要內容,也是曆朝曆代的統治基礎之一。它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統治結構提供理論依據。作為孔子聖裔,曲阜孔門自然要是宗法表率。孔氏嫡裔嚴格執行嫡長子繼承製,維護大宗的獨尊地位,防止小宗覬覦、竊奪大宗權益。即便是聖裔長子先死,也堅持由長孫繼承,不給其他兒子繼承機會。1919年底衍聖公孔令貽早逝,其妾王氏已經懷有身孕。第二年春,王氏臨產。為防偷換嬰兒或出現意外,北洋政府派軍隊包圍了產房,山東省省長,一位將軍和孟、顏、曾三氏的奉祀官坐鎮孔府監督;孔府還把血緣最近的十二府的長輩老太太全部請來,在產房外靜坐監產。生下的小嬰兒就是末代衍聖公孔德成。從中可以看出曆代對孔府嫡庶長幼的重視。孔門是皇家的映射。對孔門宗法如此費心,推而廣之,對皇權更要全力維護了。

除了允許孔門嫡長子襲封衍聖公外,朝廷還會撥款修繕孔府(衍聖公府)、孔廟、孔林,免除孔門嫡裔賦稅徭役,還頻繁賜予祭田、金銀、隆典等。此外,朝廷授予孔門子弟諸多的世襲官職。清朝,衍聖公次子世襲翰林院五經博士,三子世襲太常寺博士。如果沒有次子或三子,衍聖公可以在近支侄子中選人充任。此外,與孔門相關的尼山書院、洙泗書院主管各一人,授予國子監學錄職銜;聖廟主管一人,授予國子監學正職銜,都由衍聖公保舉族人擔任。孔、顏、曾、孟四氏學的學官,也由衍聖公保舉。

在諸多的世襲官職中,親民行政的就是曲阜知縣。知縣作為朝廷命官,本應回避,不得在家鄉任職。“天下州縣皆用流官,獨曲阜用孔氏世職以宰此邑者,蓋以大人之子孫,不使他人統攝之也”。考慮到曲阜當地孔氏家族的意識形態色彩和強大的勢力,朝廷在孔氏族人中挑選曲阜知縣,實際由衍聖公選派。知縣為七品官,清朝升曲阜知縣為六品,以示尊崇。在實踐中,衍聖公選任的曲阜知縣,大多是自己的堂兄弟。衍聖公在選任中起決定作用,同時兼任家族的族長,曲阜知縣幾乎唯衍聖公馬首是瞻。衍聖公府給曲阜知縣的“移文”完全是下行公文的命令語氣。

孔家享受的世職還有聖廟執事官、林廟舉事、司樂、奎文閣典籍、屯田管勾、守衛林廟百戶、知印、掌書、書寫、奏差,等等,都有固定的品級和俸祿。曲阜孔家逐漸發展成貴族世家,衍聖公府也官府化了。紀曉嵐曾為衍聖公府題寫了一副對聯,上聯是“與國鹹休安富尊榮公府第”,下聯是“同天並老文章道德聖人家”,稱得上是實至名歸。如此尊貴地位的背後是曆朝曆代的強力扶持。

事實上,朝廷對儒家聖賢的尊崇並非隻體現在孔氏一族。清朝還授予複聖顏氏、宗聖曾氏、亞聖孟氏、子路仲氏的嫡裔各一人五經博士職銜;授予建安、婺源的朱熹後代各一人五經博士銜。這種意識形態尊崇,還擴展到武聖人關羽的後裔。清朝授予洛陽、解州、江陵關羽後裔各一人世職。

孔廣棨參劾孔毓琚的奏折石破天驚。朝廷尊崇聖裔的本意,是為了發揮他們的標本和榜樣作用,強化意識形態。想不到,聖裔竟然也有壞人。榜樣沒有發揮好作用,壞人的負麵影響反而被放大了!乾隆皇帝將孔廣棨的奏折交給戶部侍郎周學健審理。周學健的工作還沒開展,孔毓琚於九月初八封發用印揭帖,反告衍聖公孔廣棨貪婪受贓營私等罪狀!奏折一並交由周學健辦理。原本的彈劾事件,變成了衍聖公孔廣棨和曲阜知縣孔毓琚互訐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