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射雕英雄傳》中一燈大師說過一則“佛祖割肉喂老鷹”的故事,或許在百姓眼中,寺廟中的和尚都是一些看破紅塵和遠離世俗名利的世外高人,他們有著菩薩的心腸,慈悲的笑容,即使對著十惡不赦的壞人也會動惻隱之心。
其實,這些也隻是電視劇中才有的場景,“有人的地方就會有江湖”,這句話還是對的。
朱元璋在寺裏當和尚的時候,每日除了敲鍾念佛之外,還要幹一堆的雜活,擦桌掃地,砍柴挑水,洗衣做飯,時常還要被老和尚們呼來喚去,稍有不如意,便會被當場斥責。寺中的生活雖然清苦,但是朱元璋已經很滿足了,因為在這裏,至少還有口飯吃。
關於朱元璋在皇覺寺中的生活,有些史書上還記載著一些小故事,非常有趣。
朱元璋在皇覺寺中當和尚時,老和尚吩咐他每天都要打掃一遍佛堂。朱元璋沒有辦法,隻好照做。有一次,他在打掃佛堂的時候,被伽藍神像絆倒,摔了一跤。朱元璋氣憤不過,爬起身子,拿起掃把將伽藍神像打了一頓。沒過幾天,大殿上供奉佛像的蠟燭被老鼠啃斷了,寺中方丈大發脾氣,要求追責。因為大殿的打掃工作是朱元璋負責的,所以老和尚將朱元璋訓斥了一頓。
朱元璋心想:大殿中的伽藍神日夜享受著人間的供奉,你卻看護不好自己的蠟燭,還怎麼看管整座廟宇和庇護人間百姓呢?還害得我被罵!他越想越生氣,於是找來一支筆,在伽藍神像後麵寫上“發配三千裏”幾個大字。
這個小故事真假難辨,但是從故事中,我們可以看出朱元璋確實有常人無法比擬之處。世人對神佛一向磕頭膜拜,畢恭畢敬。可是朱元璋小小年紀,還是個和尚,不僅敢打伽藍神像,而且還敢將他發配三千裏。這種過人的見識和膽略,確實令人敬佩。
先是出身貧寒,讀不起書,隻好當童工給人放牛,後來被東家劉德解雇,不久家鄉又鬧了饑荒,雙親和哥哥去世,朱元璋為了生活,被迫出家當了和尚,但是黴運還沒有結束,沒過多久,由於當地鬧饑荒,寺裏沒有香火,僧人們吃飯也是個問題。主持實在沒有辦法,隻好打發和尚們雲遊化緣(其實就是討飯,美其名曰而已)。
朱元璋在皇覺寺中由於資格淺,常被寺廟中的老和尚欺負,就連這次雲遊化緣也被他們欺負了。因為大家都要出去化緣,為了避免大家聚堆,化不到緣,寺廟中管事的對每個人的化緣區域作了一定的劃分。分配給朱元璋的化緣區域是淮西和河南。其實這兩個地方當時也是重災區,遍地都是要飯的,你讓他怎麼化緣?
朱元璋雖然再一次被欺負,但是他沒有鬧脾氣,收拾好吃飯家夥,便獨自一人上了路。他一邊走一邊乞討,從濠州出發,一直向南到了合肥,然後又向西進入河南地界,到了固始、信陽等地,又往北走到了汝州、陳州等地,向東又去了鹿邑、亳州等地,終於於1348年結束了三年的雲遊化緣,重新回到了皇覺寺中。
老子有句話,“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我一直覺得這句話包含深刻的道理。老天爺這次對朱元璋也是公平的。雖然朱元璋被人欺負,去了難化到緣的重災區,但是在那裏他也收獲到了許多其他和尚收獲不到的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