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到底是誰擒住了張士德,史書中說法不一。
《明實錄》中說張士德是在常州被徐達擒獲的,而《明史·趙德勝》中卻有不同記載:“取江陰,攻常熟,擒張士德。從攻湖州。宜興叛,還兵定之。擢中翼左副元帥。”(《明史·趙德勝》)意思是說,趙德勝在攻取江陰,進攻常熟之後,擒獲了張士德。但這似乎已不重要了。
張士德被俘之後,張士誠又把大權交給了兄弟張士信。
這個張士信和兄弟張士德有巨大的差異,他很不是個東西。據說他和他的女婿潘元紹兩個都是貪婪斂財之人,可能真的是越缺什麼,越想補什麼。兩個人大字不識幾個,卻愛古人名家的書法名畫,據說他們四處搜刮來的奇珍異寶和名家書畫堆滿了整個屋子。
此人不理政事,荒淫無度到令人發指的地步。姑且不說他平時在府中隻知道歌舞升平,醉生夢死,就說他每次帶兵去打仗,竟然也要帶著樗蒲(古代的一種賭博工具)、蹴鞠(古代足球),還有婦女和美酒。這哪裏是去打仗啊,簡直比乾隆皇帝遊江南還要瀟灑百倍!
“每出師,不問軍事,輒攜樗蒲(一種賭具)、蹴鞠,擁婦女酣宴。”(《明史》)有道是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張士信這種人身邊自然也不會是什麼身正之人,全是一些獻媚取寵、欺上瞞下之人,當時主要有三個人,分別叫作黃敬夫、蔡彥文和葉德新。
有道是“上梁不正下梁歪”,經過這幫人一瞎搞,張士誠的部隊全部亂了套。史書上記載部隊不再操練,整日飲酒作樂,軍紀渙散,存在將令不從的現象。
每次出征之前,將士們不是裝病不出,就是談條件,不是要官位就是要俸祿,有些還要田宅。你說這樣的部隊能打勝仗嗎?
吃了敗仗回來也沒有關係,張士誠這人心地特別善良,還不追究責任,讓他們繼續領兵打仗。因此,史書上記載:“上下嬉娛,以至於亡。”(《明史》)當時有人看出了這個問題,編了首歌謠:“丞相做事業,專用黃、菜(蔡)、葉,一朝西風起,幹癟。”這裏說的丞相指的是張士信,而黃、菜(蔡)、葉分別指代黃敬夫、蔡彥文、葉德新三人,西風指的是朱元璋,因為他在張士誠的西邊。
元末天下三分,朱元璋、陳友諒和張士誠,前麵兩個人爭霸天下的機會都很大,唯獨這個張士誠成功幾率小很多。因為他目光短淺,太愛打小算盤。
《明史》上記載:“友諒亦遣使約士誠夾攻太祖,而士誠欲守境觀變,許使者,卒不行。”
耿炳文鎮守的長興,是朱元璋和張士誠兩方地盤接壤處,一方麵耿炳文擅長防禦戰,另一方麵,或許也有總喜歡打小算盤的張士誠的一份功勞,如果換作陳友諒,情況或許就有不同。
朱元璋一直和陳友諒打得不可開交,根本顧不上張士誠。現在陳友諒被朱元璋徹底消滅了,接下來是時候進攻張士誠了。
朱元璋抖擻精神,向前!向前!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