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道是“福兮禍所伏”,正當朱元璋最為春風得意之時,卻又有一個意外的消息傳來,重重地打擊了朱元璋。
有密探暗中稟告他,說他的親侄子——軍事天才朱文正暗中勾結張士誠,準備造反討伐他。
朱元璋聽到這個消息時,像是一個晴天霹靂,痛不欲生。
這些年,朱元璋一路走來,雖然取得很大成績,但是確實不易,其間也經曆過一些手下將領的背叛。
在他起義之初,朱元璋手下有個將領叫作邵榮,地位跟徐達、常遇春相當。此人非常善戰,是個人才,但是卻也非常驕橫,而且有野心。在至正二十二年,他和參政趙繼祖一起密謀,想要發動兵變,謀害朱元璋,結果被人告發。
朱元璋抓了邵榮之後,想起他往日的功勞,舍不得下令殺他,還想要赦免他的死罪。
常遇春得知後,十分不滿,秉直地說道:“為人之臣有了謀反的罪名,還有什麼可以原諒的呢?我決不與他共生。”
朱元璋不願意因為赦免邵榮而失去常遇春,最後含淚派人賜邵榮毒酒,將其處死,從此之後,朱元璋更加倚重常遇春。
至正二十三年,朱元璋手下大將謝再興叛變,當時朱元璋忙於與陳友諒決戰,幸虧處理及時,鎮壓了叛亂,沒有釀成什麼嚴重後果。
前兩次的背叛,我相信朱元璋是痛苦的,畢竟大家曾經都是親密無間的戰友,結果到後來卻成為了仇敵。
不過前兩次的痛苦加起來也不及這一次。畢竟朱文正的軍事能力大家是有目共睹的,而且他還是朱元璋的親侄子,朱元璋一直十分喜愛這個親侄子,待他如同自己的親生兒子一般,結果最後他卻背叛了自己。
自己最為心愛的人背叛了自己,這是多麼大的痛苦啊,估計也就隻有朱元璋自己能夠體會了。
關於邵榮、趙繼祖和謝再興的背叛,朱元璋還是能想得通。但是對於朱文正的背叛,朱元璋一直想不明白,朱文正是自己的親侄子,也算是自己人,況且自己還待他不薄,他為什麼卻胳膊肘往外拐,心向著外人,竟然暗中勾結張士誠,想要造反?
朱文正為什麼要投靠外人,反對自己的親叔叔朱元璋呢?
我覺得主要是因為朱文正性格上的缺陷。
前麵我說過朱文正天生就是個將才,打起仗來,總是衝鋒在前,勇猛異常,跟隨朱元璋渡江作戰時,攻下金陵路,立下戰功,被提拔為樞密院同僉。
前文我們說過,某天,朱元璋碰到朱文正,便問道:“文正啊,你想當什麼官?”
朱文正說道:“叔父成了大業,何患不富貴。先給親戚封官賞賜,何以服眾!”
朱元璋聞言後大喜,覺得朱文正年紀輕輕,懂得禮讓,做人如此低調,實在太難得了,也就不再封賞朱文正,心裏頭也更加喜愛這個侄子了。
但朱文正嘴上說自己不想要當官,隻是場麵話而已,他心裏頭巴不得朱元璋說:“你小小年紀,就懂得禮讓,實在太難得了,不過這賞罰要分明,你既然有功,即便是自家人,那也要好好賞賜的。”
朱文正把這球傳給了朱元璋,然後騰空而起,希望朱元璋再把球傳回來,自己再來個空中扣籃,最後才緩緩落下,眾人頓時掌聲四起,喝彩聲不斷。
可是,朱元璋這人卻不懂朱文正的心思,拿到球之後,也不回傳,直接把球按住了,弄得朱文正沒有機會空中扣籃,直接跌落在地。
那一次,朱文正沒有得到賞賜,雖然心裏頭有些失落,但是也沒有太在意,時間一久,也就過去了。可是後來發生的事情,讓他直接哭暈在了廁所。
鄱陽湖大戰後,朱元璋一一封賞手下將士,尤其是常遇春、廖永忠、俞通海等人,卻唯獨漏了朱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