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平江戰役(1 / 3)

《封神演義》reference_book_ids\":[6833642803587714061,7267077383654476835]}],\"63\":[{\"annotation_type\":\"0pos_info_v2\":{\"end_container_index\":63,\"end_element_index\":0,\"end_element_offset\":31,\"start_container_index\":63,\"start_element_index\":0,\"start_element_offset\":27},\"quote_content\":\"《明史》reference_book_ids\":[7263389533612280872,6867020882879974407]}]},\"author_speak\":\"code\":0,\"compress_status\":1,\"content\":\"  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十一月,杭州、湖州先後投降了朱元璋,張士誠便如斷了左右兩臂。平江城麵臨南、西、北三麵合圍之勢,成了一座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的孤城。

張士誠本是個胸無大誌之輩,一直沒有爭霸天下的野心,隻是想要做一個獨霸一方的割據勢力。一般來說,這種人都會擔心有一日敵人會兵臨城下,因此會十分注重城市防禦。

他在平江期間,大力開展平江城的城防建設,大大提高了平江城的防禦指數。

當時平江城一共有八個門,分別是葑門、虎丘門、婁門、胥門、閶門、盤門、西門、北門等。張士誠命令手下將每個門的城牆都加固加高,城牆上間隔一定距離,就設置一個弓弩位,城內糧倉中還儲備了大量的糧食。

老實說,你若是主帥,率領大軍攻打這樣的城池,命令敢死隊直接衝鋒的話,尚未靠近城牆,就已經有大半士兵倒在了對方的弓箭之下,還有一小半敢死隊就算到了城角下,架起雲梯,那麼高的城牆,上麵士兵還拿著明晃晃的長矛等著你,試問還能攻得上去嗎?

當時的平江城被張士誠修得如鐵桶一般,說它是固若金湯,還真一點也不誇張。

不過,朱元璋可是軍事奇才,好不容易到了第三步合圍平江城的階段了,自然不會輕易放棄,於是采用了葉兌的鎖城法,對平江進行團團圍困的戰略部署:徐達駐紮葑門,常遇春駐紮虎丘門,郭興駐紮婁門,華雲駐紮胥門,湯和駐紮閶門,王弼駐紮盤門,張溫駐紮西門,康茂才駐紮北門,耿秉文駐紮城東北,何文輝駐紮城西北。

徐達是個不世出的名將,他巡視了一遍平江城後,心中驚歎不已,知道貿然進攻不但攻不下平江城,而且還會損失慘重,於是想了一個辦法。

徐達命人在城外搭建木塔,足足有三層樓那麼高,人站在高台上,可以俯視城中的一舉一動。這還不行,他還在台上裝置很多弩弓、火筒和大炮。有道是架得高,射得遠,大炮架得那麼高,人站在木塔上,看哪個人不爽,雙手一指,大炮一點,炮彈就能打到哪兒。

麵對著鋪天蓋地的紅巾軍,城中守軍內心崩潰極了。他們每天站在牆頭防守,還要時不時地防空,一不小心對麵的木塔上大炮便會隨時轟炸過來。據說當時大炮不僅威力不小,所擊之處被炸得粉碎,而且聲響很大,震耳欲聾。每次轟炸,城中守軍和百姓都感覺到大地為之一震,猶如地震一般。這種大炮最厲害的地方並不是爆炸的威力,而是它的響聲,對守軍精神方麵造成了很大的震懾力。據說炮聲一響,守軍們嚇得直哆嗦,有些膽小之人還會尿褲子。

徐達搞這麼多部署,戰略意圖很明顯。張士誠若是想要突圍,那麼徐達就用部隊招呼他,打個落花流水。若是張士誠縮在城中不出來,便命令部隊每天在吃飯睡覺的時候,朝城中放放炮,騷擾一下城中守軍,搞得他們寢食難安,像貓玩耗子一樣,慢慢消耗平江城的糧草和實力。

雖然平江城中備足了糧草,但是他們切斷了平江城與外界的聯係,總有一天平江城會彈盡糧絕的,到時候再一口吃掉它。

徐達的做法剛好捏住了張士誠的七寸,令他動彈不得。

計劃未實施前,大家一致讚成這個打法。按理說徐達身為大元帥,直接下命令便可,但是徐達卻沒有那麼做,而是派了一個人向朱元璋請示,這樣的作戰方案是否可以實施。

朱元璋得知情況後,特地下詔給徐達,詔書裏說道:“將軍謀略絕倫,因此能夠遏製各地兵亂,削弱群雄。今日的事情,你還特地派人請示,等到允許再實施,這表明了將軍的忠誠,對此我感到非常高興,也十分讚許。不過,將領在外帶兵打仗,君主是不應該幹涉的。軍中之事也分緩急,將軍可根據實際情況,選擇有利時機直接采取各種行動,我不會幹涉的。”

戰國時期,秦國大將王翦率領秦軍六十萬攻打楚國,秦王親自將他送到霸上。出征之際,王翦向秦王討要良田宅園。

秦王笑了笑,說道:“將軍還是出發吧,你難道擔心以後還會貧窮嗎?”

王翦說道:“擔任大王的將領,即使日後立了功也不會得到封侯的獎賞,倒不如趁著現在大王信任我,討要些良田宅園,留給子孫後代作產業好了。”

秦王聞言後,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