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20年正月,曹操在洛陽城中頭痛發作,眼前昏天黑地,無法走路。在這苦痛中,孫權把關羽的人頭送來了,隨人頭而來的還有孫權的一封信。孫權在信中說:曹大王啊,我現在向你稱臣,你應該稱帝了。

曹操大叫起來:“孫權這小子是想把我當烤鴨放在爐子上烤啊!”

他的將軍們都對曹操這句話很不明白,在他們看來,連江東的孫權都俯首稱臣了,那咱們就該順應天命,稱帝得了。

夏侯惇張牙舞爪地代表魏王府的官員們勸說曹操稱帝,曹操抱著大大的頭顱,齜牙咧嘴道:“你們不明白這其中的道理啊。”

眾人就都聽著,看曹操能胡編出什麼高大上的道理來。

曹操忍著頭痛,說:“我的奮鬥史應該從討伐董卓開始,我和各種各樣的人打各種各樣的架,經過一番艱難困苦之後,隻剩下了孫權和劉備兩個對手。難道你們不知我心?”

眾人小聲問:“難道丞相您真要對東漢帝國忠誠到底?”

曹操想了想說:“天下哪裏有什麼忠誠到底的人?之所以忠誠到底,是因為實力不夠、誘惑不大。”

夏侯惇失聲問道:“您沒有實力稱帝嗎?”

曹操說:“稱帝還不簡單,可我若稱帝,劉備和孫權那兩個叛賊馬上會跟著稱帝。我就是想讓這兩個家夥稱不了帝,氣死他們。”

夏侯惇又問:“皇帝這個誘惑還不夠?”

曹操說:“同一種誘惑,誘惑的對象不同,起到的效果就不同。老實說,現在的我對稱帝已沒有興趣了。”

眾人沉默,曹操的腦袋正被疼痛折磨得慢慢變大。

“我做周文王就可以了,至於曹丕是否做周武王,隨他去,我管不著了。”

周文王具備稱王的能力,但到死都沒有向商紂王發動進攻。他一死,兒子周武王就向商紂王開戰,建立西周王朝。

眾人不再問什麼,也不再抱有攀龍附鳳的希望。曹操臉色蒼白,似乎隻有出氣沒有進氣。

第二天一早,曹操感覺狀態不錯,他知道這是回光返照,於是取來紙筆,寫下了遺囑:

吾夜半覺小不佳,至明日,飲粥汗出,服當歸湯。吾在軍中持法是也。至於小忿怒,大過失,不當效也。天下尚未安定,未得遵古也。吾有頭病,自先著幘。吾死之後,持大服如存時勿遺。百官當臨殿中者十五舉音,葬畢便除服。其將兵屯戍者,皆不得離屯部,有司各率乃職。斂以時服,葬於鄴之西岡,上與西門豹祠相近,無藏金玉珍寶。吾婢妾與伎人皆勤苦,使著銅雀台,善待之。於台堂上安六尺床,施穗帳,朝晡上脯糒之屬。月旦、十五日,自朝至午,輒向帳中作伎樂,汝等時時登銅雀台,望吾西陵墓田。餘香可分與諸夫人,不命祭。諸舍中無所為,可學作組履賣也。吾曆官所得綬,皆著藏中。吾餘衣裘,可別為一藏,不能者,兄弟可共分之。

這就是曹操的遺囑,大致可分三方麵。首先,曹操冷靜地指出,天下還未安定,所有人應繼續努力,不得驕傲和有非分之想;在治軍上,應以法治為主,不可讓情感戰勝軍法。他從前在治軍上有些不好的情緒,希望後輩不要效仿。

另一方麵,曹操要求死後實行薄葬,而且指定地點(鄴之西岡,上與西門豹祠相近)。曹操雖然沉迷女色,可在日常生活中卻非常儉樸,死後墓葬也希望不要奢侈。這是曹操的聰明之處。亂世時,有錢人家的墳墓全被盜挖,曹操不希望後輩在自己墳墓裏放很多金銀財寶,引來盜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