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朱德元帥——革命婚戀戰友情
1886年12月1日出生於四川省儀隴縣一個佃農家庭,原名朱代珍,後曾改名朱建德。朱德自幼入私塾讀書,後考入雲南陸軍講武堂,1922年9月前往德國留學,因在柏林從事革命活動,兩次被德國當局逮捕並被驅逐出境,後又轉赴蘇聯學習。1927年,朱德與周恩來、賀龍、葉挺等率領國民革命軍發動了著名的南昌起義。人稱“紅軍之父”的朱德從井岡山“朱毛會師”到中南海授銜,整整度過了28年時間,朱德與毛澤東這兩位老戰友相處融洽,配合默契,紅軍時期毛澤東意味深長地說:“朱、毛再也不分開了。”
朱德一生中曾結過4次婚,第一次是1912年,那時他26歲,妻子叫肖菊芬,是一位新派女性,昆明師範學堂畢業。第二個妻子叫陳玉貞,是在四川省瀘州時結的婚。第三個妻子叫伍若蘭,是位紅軍戰士,1929年在贛州被敵人殘忍地殺害了。朱德一生酷愛蘭花,在他的住處,到處可見蘭花的身影,可以聞到蘭花的清香。朱德對蘭花的喜愛,即緣於他與第三位妻子伍若蘭忠貞不渝的愛情。1961年朱德在廣州遊覽越秀公園時,寫過一首表達對蘭花鍾愛之情的詩:“越秀公園花不林,百花齊放各爭春。惟有蘭花香正好,一時名貴五羊城。”
朱德的第四位妻子是康克清,原名康桂秀,在辛亥革命爆發那年,出生在贛江上漂泊的漁船上,16歲參加紅軍後改名為康克清。1929年,朱德與康克清在紅軍兩次戰鬥中相對平靜的時間舉行了婚禮。多少年後,康克清成為中國革命史上一位德高望重的婦女領袖。朱德被授予元帥軍銜時已經69歲了,是我軍10位元帥中最年長的一位,1976年7月6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0歲。新中國成立後,朱德擔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司令、中共中央軍委副主席、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等重要領導職務。
02.彭德懷元帥——橫刀立馬情意篤
1898年10月24日出生於湖南省湘潭縣,原名彭得華,號石穿。能征善戰的彭德懷隻在幼年時讀過兩年書,後因家貧輟學務農,下煤窯做工,他的文化知識都是在馬背上學來的。1925年,25歲的彭德懷在湖南陸軍軍官講武堂學習,由此走上了職業軍人的道路。長征到達陝北後,毛澤東贈詩彭德懷:“誰敢橫刀立馬,唯我彭大將軍。”在延安時期,美國記者露絲小姐慕名訪問彭德懷,專門抱上一把大刀與彭德懷合影,覺得這樣更符合彭德懷“橫刀立馬”的性格。
彭德懷初戀的對象是自己青梅竹馬的表妹周瑞蓮,正當他1920年準備從湘軍中回去結婚時,周瑞蓮因地主逼債而跳崖身亡,此事成了彭德懷的終身憾事。1922年,彭德懷與原配夫人周坤模成了親,無情的戰爭環境使這對恩愛夫妻天各一方,斷了聯係,生死不明。直到抗戰時期,劉坤模步了孟薑女千裏尋夫的後塵,千裏迢迢找到了丈夫,彭德懷見兩人已不可能再次走到一起,忍著痛苦對周坤模說:“我不怪你,孩子不能沒有媽媽,你走吧!”彭德懷的第三次婚戀是和浦安修,他們結成伉儷正是狼煙四起、炮火連天的戰爭年代。1938年10月,40歲的彭德懷和北平女子師範大學學生浦安修在延安結婚。據當時人們評價,浦安修是延安屈指可數的美人和才女。結婚後不久,浦安修即隨彭德懷奔赴前方,倆人一起度過了戰爭年代最艱苦的歲月。
功高蓋世的共和國英雄彭德懷,戎馬一生,南征北戰,為打下共和國紅色江山建立了卓著功勳,又與美帝國主義在朝鮮戰場決一雌雄,大獲全勝,凱旋而歸,走馬上任擔負起國防部長的重任。就是這樣一位無私無畏的開國元勳、功臣、老臣和重臣,1959年在“廬山會議”上被錯誤批判,1974年含冤逝世。1978年12月24日,彭德懷獲平反昭雪。新中國成立後,彭德懷擔任西北軍區司令員、中國人民誌願軍司令員兼政委、國防部部長等重要領導職務。
03.林彪元帥——功罪曆史自分明
1907年12月5日出生於湖北省黃岡縣,按林氏族譜序列取名祚大,曾用名:育蓉、育榮、尤勇、本進等,幼年入私塾讀書。1914年,林彪年僅8歲,望子成龍的父母就為他物色了一個比他大3歲的汪姓姑娘。林彪參加革命後遠離家鄉,新婚之夜,他看了一眼熟睡的汪氏,站在院內向父母的房間深深一拜,便悄然離家而去。在漫長的歲月裏,汪氏獨守空房,直至1967年去世。延安時期,林彪把愛情之箭射向了陝北米脂姑娘張梅,張梅真名劉新民,人稱“陝北一枝花”,她對林彪非常仰慕。1937年,林彪與張梅結了婚,次年冬天林彪由張梅陪同去蘇聯養傷,在蘇聯期間,兩人感情不和,1942年林彪隻身從莫斯科返回延安,張梅留在了蘇聯。回國後的第二年,林彪與葉群結了婚。
1955年授銜時,林彪是10位元帥中年齡最小的一位,時年48歲。新中國成立後的一段時間裏,林彪深居簡出,很少拋頭露麵,主要是治病休養。從1958年起,林彪開始活躍起來。“廬山會議”錯誤批判彭德懷,林彪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兩個月之後彭德懷被免去國防部部長職務,由林彪兼任,同時林彪被任命為軍委常委、副主席,主持軍委常務工作。
“文化大革命”中,林彪野心膨脹,與陳伯達、黃永勝、吳法憲、葉群、李作鵬、邱會作等結成反革命集團,陰謀奪取黨和國家的最高權力。在中國共產黨“九大”通過的黨章中把林彪“是毛澤東同誌的親密戰友和接班人”寫入總綱,林彪成為中共中央的第二號領導人。1971年9月8日林彪鋌而走險,策劃武裝政變,妄圖謀害毛澤東,另立中央,陰謀敗露後,與妻子葉群、兒子林立果等,於9月13日乘飛機外逃,在蒙古溫都爾汗附近機毀人亡,終年64歲,1981年1月25日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特別法庭確認為反革命集團主犯。新中國成立後,林彪曾擔任過中共中央軍委副主席、國防部部長等職務。
04.劉伯承元帥——能文能武的戰神
1892年12月4日出生於四川省開縣(今重慶市開縣)一個貧苦農民家庭,原名劉明昭,幼時入私塾。1912年春天,他投考重慶都督張烈武所辦的重慶軍政府陸軍學堂,以優異的成績和威嚴的儀表被錄取,從此改名為劉伯承,開始了軍人的戰鬥生涯。護國討袁時血灑豐都城,長征途中巧渡金沙江,曆盡艱險,彝海結盟,劉伯承組織指揮大小戰役不計其數,英雄多磨難,可謂九死一生,身體負傷達9處之多。在護國討袁的戰爭中,劉伯承右眼負重傷而不幸致殘,被譽為我軍的“獨眼戰神”。劉伯承手術時堅決拒絕使用麻醉藥,被德國醫生讚佩地稱為“軍神”、“戰神”。
1936年9月,在長征即將勝利結束的時候,紅軍走出草地到達甘南成縣清源河畔的曲子鎮,草地有悲壯的英雄交響曲,也有浪漫的愛情奏鳴曲,紅4方麵軍二過草地時,劉伯承初次見到了剛被分配到總參謀部4局的汪榮華,這位來自大別山的少女純樸端莊,勤勞聰慧,14歲就瞞著父母參加了紅軍。叱吒風雲、身經百戰的劉伯承怦然心動,以筆代言,生平第一次用蠅頭小楷寫下情書,傾吐心聲。這年的中秋節前後,當紅軍三大主力即將會師之際,劉伯承和汪榮華結成了終身伴侶。劉伯承為長征的勝利做出了重要貢獻,他自身也收獲了甜蜜的愛情,兩人從此恩愛一生,整整走過人生的半個世紀,他們生死相依、患難與共,始終是一對恩愛夫妻、模範夫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