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不韋把他從泥潭裏拉了出來,不但讓他重獲新生,更讓他飛黃騰達。
呂不韋本是個商人,靠精明的頭腦和那個時代必不可少的運氣賺了許多錢,同時他還是個具有高度政治智慧的人。在某次和趙國富商與官員的聚會上,他發現了正喝悶酒的嬴異人。
純粹靠直覺,呂不韋立即斷定嬴異人非比尋常。宴會散後,他遍撒金錢,通過多種渠道收集資料,最後理性地斷定,嬴異人是個奇貨——所謂奇貨,就是那種一本萬利的超級A貨。
呂不韋何以斷定嬴異人是奇貨呢?
當時秦國國王嬴稷(昭襄王)已經六十多歲,嬴異人的老爹——太子嬴柱(安國君)已經四十多歲,而且身體一直不好。
呂不韋分析,老家夥嬴稷在位時間不會太長了,贏柱同樣如此。贏柱的大老婆沒有兒子,20多個兒子都是小老婆生的,嬴異人就是其中之一,也就是說,這20多個人中,任何一個人都有機會繼承嬴柱的王位。
呂不韋打的算盤是,隻要能讓嬴異人成為繼承人,那這筆投資的回報必定極為驚人。問題是,既然有20多個“潛力股”,呂不韋為何非要選嬴異人呢?
第一,當時,商人的地位很低,呂不韋不可能見到那些王子,嬴異人卻就在他眼前;第二,嬴異人的處境很艱難,這個時候如果有人幫他,他會感激涕零,這在政治運作上就叫“燒冷灶”;第三,嬴異人性格上柔弱猶豫,容易操控。
人能成事,最要緊的一條就是判斷。判斷精準,事情就成了一半;判斷錯誤,就可能事倍功半。呂不韋無疑有超絕的判斷力,他通過關係和嬴異人接觸、深交、給錢給肉給仆人,甚至還把自己的歌姬,也就是後來嬴政的母親趙姬給了嬴異人。
在徹底感動了嬴異人後,他又跑去秦國,花費巨資說服嬴柱(安國君)的大老婆,讓他說服嬴柱,將來立嬴異人為繼承人。
一切搞定後,呂不韋又拿出大筆金錢在趙國上層活動,讓他們為嬴異人保駕護航。如此一來,嬴異人的處境開始好轉,而且過了段瀟灑的、養尊處優的日子。
但人算不如天算,嬴政出生的前一年,秦趙兩國發生了長平之戰。此戰的結果是趙國慘敗,四十萬人被秦軍坑殺。雖然在呂不韋金錢保駕下,趙國沒有殺了嬴異人泄憤,可嬴異人短暫的好日子還是到頭了。
厄運之神始終在向嬴異人微笑,嬴政兩歲時,又發生了一件事,令嬴異人和呂不韋,乃至嬴政如墜深淵。
這件事就是邯鄲保衛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