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鄲保衛戰,緣於趙國的失信。長平之戰後,戰敗的趙國答應給秦國六個城。可當秦國來接收城池時,趙國不但不給,還準備聯合齊國攻擊秦國。

秦國想不到世界上竟然有如此不自量力的小人,立即發兵直奔趙國首都邯鄲,邯鄲戒嚴。此時就有不好的消息傳來,說是趙國政府準備先宰了嬴異人,剁成肉醬,做成包子,送給圍城的秦軍當早餐。

嬴異人得知此事後,如遭雷擊,他慌忙要呂不韋想計策。

呂不韋智謀如泉湧,他當然有計策,但他這次的計策,略顯殘忍。

呂不韋問嬴異人:“你是隻想保自己,還是保全家?”

嬴異人脫口而出:“這不是廢話嗎,當然是保全家。”

呂不韋說:“很好,我已經買通了守城衛,你和我偷偷出城去投奔秦軍,然後回秦國。”

嬴異人不幹,問:“那我老婆和孩子怎麼辦?”

呂不韋說:“你放心,趙姬在本地是大戶,趙國政府不會為難她,你兒子還小,趙國人更不會為難他。等你在秦國站穩腳跟,把他們母子二人迎回秦國就是了。”

這是個痛苦艱難的選擇,人在麵臨這兩種選擇時,通常都肝腸寸斷,但最終,沒有責任感的人會選擇保自己。

嬴異人很快就做出了選擇,他流著滾燙的淚水向趙姬和小嬴政道別,然後頭也不回地就和呂不韋消失在邯鄲城的黑暗中。

不久,趙姬就聽說,丈夫嬴異人回到了秦國。小道消息說,嬴異人每天以淚洗麵;但趙國人卻說,嬴異人在祖國的小日子過得非常爽。

趙姬和小嬴政在趙國雖沒有殺身之禍,可受欺負是常有的事。人在10歲前,記憶力超級發達,情感豐富,對任何幸福和恥辱的事都會銘記於心,這些事深入骨髓和血液,鑄就一個人的性格。

小嬴政在趙國待了九年,這是充滿灰暗、焦慮、陰沉的九年。除了他母親,所有趙國人都把他當成異端、仇敵、階下囚,所有人都對他肆無忌憚地發泄仇恨。

於是,嬴政的性格被扭曲了。他變得異常敏感、焦慮,沒來由地暴躁,缺乏安全感,而他又不肯屈服於種種負麵情緒,用頑強的意誌來阻擋它們的進攻。所以,在這時,我們已經可以預料,若幹年後,當他掌握權力,可以運用權力時,他會用各種方式來讓自己獲取安全感,包括毫無慈悲地血腥殺戮、天南海北地巡遊以及尋找長生不老藥。

就在他快要敗給這些負麵情緒時,命運之神向他發出狂笑。他風馳電掣般在通往秦國國王的路上奔馳,在路邊歡迎他的是鮮花的海洋和如雷般的掌聲。

一切順利。公元前250年,嬴政被嬴異人贖回秦國。一年後,國王嬴柱去世,嬴異人繼位。兩年後,嬴異人升天,嬴政以13歲的年齡繼位為王。至此,嬴政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王國——秦國的王。

不久之後,他將統一中國,成為中國第一個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