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reference_book_ids\":[6995491805928098830]}],\"119\":[{\"annotation_type\":\"0pos_info_v2\":{\"end_container_index\":119,\"end_element_index\":0,\"end_element_offset\":34,\"start_container_index\":119,\"start_element_index\":0,\"start_element_offset\":29},\"quote_content\":\"《舊唐書》reference_book_ids\":[7072569318382259230]}]},\"author_speak\":\"code\":0,\"compress_status\":1,\"content\":\" 從求職者到實習生
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不想當CEO的白領,還不如跳槽去搬磚。
大唐貞觀十一年(公元637年),十四歲的小武同學剛剛畢業,捧著一紙“後妃錄取通知書”,懵懂地進入長安城太極宮,開始了她一波三折的職場生涯。
和她一同被錄用的,還有許多年齡相仿的新人小姐妹。她們忐忑地憧憬著自己未來的後宮生涯。
會不會被大老板一眼看中,一步登天?會不會卷入激烈的鬥爭,被潑髒水?誰和誰可以做同盟,誰是我將來的對手?十年之後,能不能混成個婕妤、昭儀、貴妃?二十年之後呢?
做皇帝的後妃,從來跟愛情無關,而是一種職業,而且是高危職業。做得好了,全家吃香喝辣,三年實現財務自由。做得不好,擼權撤職是小事,坐牢殺頭的前車之鑒,曆史上也比比皆是。
更何況,一入宮門深似海,以後就再難以和家人團聚。有些人出身邊遠之地,這一到長安,就是背井離鄉,不知什麼時候才能再次踏上家鄉的土地。
不少小姐妹都哭哭啼啼的,舍不得上路。她們的家長也長籲短歎:“寧可留在家鄉嫁個小門小戶,好歹一生美滿,勝過深宮幽怨呐。閨女,你命不好,認了吧!”
同樣是職場萌新的小武,對此表示十分不理解。
她安慰自己的母親:“侍奉聖明天子,難道不是好事嗎?為何要哭哭啼啼,好像要跳火坑似的?”
盡管尚且年幼,她已經深諳了職場定律No.1:
對於人生的第一份工作,要盡量選擇大平台,大公司,才能有高起點。
真正有遠見的人,是不會一輩子跟著名不見經傳的小老板,在十八線城市混吃等死的——穩定是穩定,但那樣一眼看到底的人生,有什麼意思?
帶著這個良好的心態,小武一聲沒哭,來到長安,迅速適應新生活。
進宮隻是第一步。小武隻是由於姿色出眾,通過了宮廷HR的初步篩選。但真正決定她能否升職加薪走上人生巔峰的,隻有大老板一人。
大老板名叫李世民,現年三十九歲,大唐國際政治集團的總裁兼董事長兼CEO。他資曆豐富,專業素質過硬,雖然因為曾經不正當上位手段而頗受爭議,但在他的帶領下,大唐集團蓬勃發展,打敗了一個又一個的競爭對手,股價年年攀升,可謂蒸蒸日上。
於是大家就不計較那些早年時的負麵曆史了,紛紛讚頌明君盛世。
但彼之蜜糖,我之砒霜。
職場定律No.2: 一個好的老板,未必是一個合適的老板。
李世民麵試了這一群後宮小新人,覺得小武長得不錯,性格也挺陽光,順手給封了個五品才人,賜了個名,叫武媚。
中規中矩,相當於給了個實習期。
這還是看在她的家庭背景上給的麵子。
因為她和大老板手下的兩個高管是遠親。其中燕德妃和武媚是遠房表親,她十年前就入宮,業績不錯,生了兩個兒子,活下來一個。
還有一位楊婕妤,更是李世民的心頭寵。她的出身十分複雜,曾經是李世民的弟媳婦,齊王李元吉的王妃。後來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弑兄殺弟,把李元吉踢出了大唐董事會,順帶把弟妹收到自己的後宮。
就在武媚入宮的前一年,李世民的創業夥伴兼原配——長孫皇後去世,李世民便想把楊婕妤立為皇後。朝臣知道楊婕妤受寵,沒有敢明目張膽反對的。隻有魏征給他潑冷水:“你是想讓天下人都知道你娶了你弟弟的女人嗎?”這事才算作罷。但楊婕妤在宮中的地位一目了然。
有這兩位表姐罩著,武媚的實習期過得還算順利。
但她很清楚,自己不是大老板的菜。
晚年的武媚回憶起一件事:當年大老板得了一匹名馬,叫作獅子驄,脾氣暴躁,沒人能馴。旁邊侍候的武媚初生牛犢不怕虎,開口叫板:“我能馴服它!”
李世民很驚訝,讓她拿出個方案來。武媚不慌不忙地說:“我能製服它,但是需要三件東西:一是鐵鞭,二是鐵錘,三是匕首。先用鐵鞭打它,不服就用錘子敲它的頭。再不服,我就用匕首割斷它的喉嚨——不聽話的畜生,要來何用!”
李世民沒想到這個實習期的小姑娘骨子裏竟然如此剛烈,嘖嘖讚歎了幾句“後生可畏”。
然後……
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李世民喜歡什麼樣的女人?他跟長孫皇後是少年夫妻,伉儷情深,兩人感情極好,生了七個小孩。
而長孫皇後是什麼樣的人?她氣度雍容、賢德自律,雖然聰慧有謀,但堅持自己是一介女流,不宜參與政事。她勸李世民不要重用自己的哥哥,以免被人說閑話,盡管她哥哥長孫無忌確實是個難得的人才。她是李世民的賢內助,在他做出錯誤決策的時候,懂得轉彎抹角地勸諫,不傷害他男性的自尊。她還曾著書《女則》共十篇,教導後輩女子,如何做一個合格的宮廷貴婦。
四個字:賢妻良母。
就是那種所有男人都想讓她站在自己身後的女人。
而相比之下,武媚鋒芒太盛,小小年紀,滿心殺伐爭勝,和長孫皇後完全是兩個極端。
大老板也許欣賞她的性格,但要說喜歡她,未免勉強。
武媚對此不後悔。她知道,迎合大老板的喜好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不能放棄自我,不能閹割自己的優勢。
如果一味地對大老板投其所好,也許短期內能迅速得寵。但大老板終將會換人,大環境時刻在變化。一個沒有主心骨、一天一變樣的女人,如何在瞬息萬變的後宮中立足?
從實習生到白領
武媚依舊小心侍奉在大老板身邊,隻求無過,不求有功,慢慢熬資曆。
在她入宮後的第六年,武媚十九歲,她迎來了一個不大不小的考驗。
大老板李世民生病,太子李治前來侍奉湯藥。這個十五歲的小正太,渾身上下都是無處安放的青春。他在大老板的辦公室裏見到了打雜的武媚,立刻覺得愛神之箭射中了自己。
這個小姐姐好美,好淩厲,好陽光,好能幹。她符合我在夢裏夢外對於理想伴侶的一切遐想。
李治墜入情網,趁他老爸吃了藥睡覺,毛手毛腳地上前勾搭。
武媚知道,這個小正太是欽定的下任大老板、二世祖,不能怠慢,但她也不打算因為一時衝動,毀了自己的前程。
李治小正太到底有沒有勾搭上武姐姐,具體細節我們不清楚。但武媚顯然並沒有因此把自己置於嫌疑之地。她推開了那個一步登天的浪漫之夢,依舊勤勤懇懇地在大老板身邊打雜。
來路不正的機會不能要,哪怕它再誘人。
但,這個來路不正的機會,武媚也沒有將它粗暴踢開。她並沒有堅貞不屈地大叫“來人啊”,而是溫柔以對,給李治小正太發了好人卡,悄悄跟他說“做朋友”。
凡事不能做絕,要給自己留後路。
尤其不能得罪那些有前途的潛力股。
武媚繼續韜光養晦。又過了六年,大老板李世民光榮卸任,從長安太極宮搬到了昭陵,跟他的長孫皇後團聚去了。
武媚在這幾年沒獲得升遷,依舊是低級小職員。依唐後宮之例,她被永久停職雪藏,入感業寺剃發出家。
隨行的低級後妃們哭哭啼啼,覺得自己這輩子就交代給青燈古佛了,有些人連大老板的麵都沒見過。
武媚不氣餒。她才二十五歲,人生的黃金年華剛剛開始。
永遠不要相信什麼“女人過了二十五就不值錢”的鬼話。你的夢想有多遠,青春就有多長。
在雪藏期間,武媚依舊樂觀陽光,每天鍛煉身體,保養肌膚,讀書養性,投資自己。
她知道,次年五月,新老板李治會來到感業寺進香,祭奠李世民。
李治此時已從小正太長成了有為青年。但武媚依舊熟知他的性格,知道他和前任大老板不一樣。武媚知道,他喜歡的,是那種有能力、有性格,能跟他勢均力敵的女人。
武媚準備充分。李治在感業寺裏,一眼就看到了那個脂粉不施、布衣青衫的小姐姐,她略帶羞怯地看著他,和少年時記憶中的一模一樣。
他心潮澎湃:現在我是大老板了,我想幹啥都可以!
這次他收到的不是好人卡,而是佳人的以身相許。
武媚知道,能否脫離感業寺,成敗在此一舉。是時候將多年前留的“後路”變現了。
雪藏期間,她依舊不忘關注時事。她知道李治的後宮裏,眼下是兩大高管互相穿小鞋:王皇後和蕭淑妃正在如火如荼地爭寵,每天都互相爆黑料,後宮裏整天彌漫著火藥味兒。
於是她有意無意地向李治提起:“陛下常來我這裏約會,要不要向皇後報備一下?免得皇後不滿。”
李治也知道她的意思。誰願意沒名沒分做個臨時工,肯定是希望能轉正的。
而且王皇後特別給力。她聽說李治在感業寺裏泡了個美人,第一反應是:這對蕭淑妃是個打擊,是重大好消息!
於是,為了加重對蕭淑妃的打擊力度,她非常大度地主動提出,將武媚接進宮裏。暗地裏希望她能分走大老板的寵愛。
很快,王皇後就會發現,自己犯了一個致命的錯誤:永遠不要引進一個不可控的變數,來對抗另一個變數。
武媚順利轉正,而且是帶著好事轉正的:進宮的時候,她肚子已經大了。
很快,她生下兒子李弘,升職成為二品昭儀。
她很快找準陣營,和王皇後聯手打擊蕭淑妃,成效卓著。
蕭淑妃雖然失寵,卻不改以往跋扈囂張的個性,反而變本加厲地刁蠻任性,以為大老板就好這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