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錄 李清照年表(2 / 3)

宋徽宗政和元年(公元1111年)

李清照二十八歲,居青州。

九月,趙明誠、李清照題名“雲巢石”。(該石題記,後人多認為係附庸風雅者所偽造。真偽尚待考訂,姑係於此。)

宋徽宗政和六年(公元1116年)

李清照三十三歲,居青州。

收書既多,“於是幾案羅列,枕席枕藉,意會心謀,目往神授,樂在聲色狗馬之上”(《〈金石錄〉後序》)。

趙明誠於“歸來堂”再閱《集古錄》。

宋徽宗政和七年(公元1117年)

李清照三十四歲,居青州。

九月十日,河間劉跂為趙明誠的《金石錄》前三十卷作序,題為《〈金石錄〉後序》。之前,趙明誠自己曾作《〈金石錄〉序》。

宋徽宗重和元年(公元1118年)

李清照三十五歲,居青州。

仲冬廿六夜,趙明誠再觀《集古錄》。

宋徽宗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

李清照三十八歲,居青州。

時年春,明誠知萊州。

秋,清照自青州赴萊州。途經昌樂,作《蝶戀花》詞,題為《晚止昌樂館寄姊妹》。

八月十日,李清照到萊州,作《感懷》詩。

宋徽宗宣和四年(公元1122年)

李清照三十九歲,居萊州。

趙明誠守萊州期間,在城南天柱山、雲峰山,先後得北魏鄭羲上、下碑。

除日,趙明誠重觀所題歐陽修《集古錄·跋尾》舊跡,又題雲:“壬寅歲除日,於東萊郡宴堂重觀舊題,不覺悵然,時年四十有三矣。”

宋徽宗宣和五年(公元1123年)

李清照四十歲,居萊州。

李清照與趙明誠在萊州靜治堂共同輯集整理《金石錄》,並裝卷初就。

宋徽宗宣和七年(公元1125年)

李清照四十二歲。

趙明誠守淄州。

夏,趙明誠於淄川邢氏之村得白居易書《楞嚴經》,並與李清照共賞。

時年,金兵大舉南侵。

十二月,宋徽宗詔太子嗣位,即宋欽宗。

宋欽宗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

李清照四十三歲。

趙明誠守淄州。

時年冬,金軍破東京。

宋欽宗靖康二年、宋高宗建炎元年(公元1127年)

李清照四十四歲。

三月,趙明誠奔母喪南下。

四月,金軍俘獲宋徽宗、宋欽宗北去三姓(今黑龍江依蘭),北宋亡。

五月,康王趙構即位於南京應天府(今河南商丘),改元建炎,即為宋高宗,南宋開始。

八月,趙明誠起任江寧府,兼江東經製副使。

時年冬,李清照“載書十五車。至東海,連艫渡淮,又渡江”,於翌年春天“至建康(江寧)”。

宋高宗建炎二年(公元1128年)

李清照四十五歲。

趙明誠守江寧。

春,李清照至江寧。

時年,李清照有詩諷刺宋室君臣逃跑偷安雲:“南來尚怯吳江冷,北狩應悲易水寒。”又雲:“南渡衣冠少王導,北來消息欠劉琨。”

李清照“每值天大雪,即頂笠披蓑,循城遠覽以尋詩”,亦當在此年作的。

宋高宗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

李清照四十六歲。

二月,趙明誠罷守江寧。

三月,李清照和趙明誠乘舟上蕪湖,途經烏江時,李清照作絕句吊項羽。

五月,二人至池陽,趙明誠被調任湖州,遂安家於池陽。李清照留此,趙明誠獨赴任,“途中奔馳,冒大暑,感疾,至行在,病痁”(《〈金石錄〉後序》)。

七月末,李清照得到趙明誠臥病的消息,遂一日夜行三百裏,趕往建康探視。

八月十八日,趙明誠卒於建康(今南京)。李清照撰祭文悼念趙明誠。葬畢趙明誠,李清照大病。後遣人將行李送往時任兵部侍郎、從衛太後在洪州的趙明誠的妹婿李擢處。

十一月,金人攻陷洪州,李清照寄存於洪州的文物散為雲煙。

時年,李清照之弟李迒任敕局刪定官,李清照欲前往投靠於其。

宋高宗建炎四年(公元1130年)

李清照四十七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