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神宗元豐七年(公元1084年)
李清照出生於山東省章丘市明水鎮。
其父李格非,北宋學士名流。其母王氏,狀元王拱辰孫女,亦善文。
宋神宗元豐八年(公元1085年)
李清照兩歲,居明水鎮。
時年三月,宋神宗駕崩,宋哲宗繼位。
時年九月十三日,李格非為已故“同裏人”、明水西三裏之廉家坡著名隱士廉複,撰《廉先生序》(道光《章丘縣誌·金石誌》)。
宋哲宗元祐元年(公元1086年)
李清照三歲,居明水鎮。
李格非官太學錄。
宋哲宗元祐四年(公元1089年)
李清照六歲,隨父母居汴京。
時年,李格非官太學正,得屋於汴京,名其堂曰“有竹”。
宋哲宗元祐六年(公元1091年)
李清照八歲。
李格非官太學博士。時年十月庚午,宋哲宗幸太學。十二月,李格非奉命撰文記哲宗幸太學君臣唱和始末。
年末,李格非作館職。
宋哲宗元祐七年(公元1092年)
李清照九歲。
時年正月十四日,李格非撰《哲宗幸太學君臣唱和詩》碑文成。
宋哲宗元祐八年(公元1093年)
李清照十歲。
正月甲申,蔡確死於貶所,李格非有詩挽之。
宋哲宗紹聖二年(公元1095年)
李清照十二歲。
李格非召為校書郎,撰《洛陽名園記》。
宋哲宗元符三年(公元1100年)
李清照十七歲。
正月乙卯,宋哲宗死,其弟宋徽宗趙佶登基。
李格非為禮部員外郎。
時年,李清照閱《讀中興頌碑》詩,後作詩和之。
宋徽宗建中靖國元年(公元1101年)
李清照十八歲。
時年,和趙明誠在汴京成婚。趙明誠二十一歲,尚在太學做學生。
時年,李格非為禮部員外郎,趙挺之為吏部侍郎。
宋徽宗崇寧元年(公元1102年)
李清照十九歲。
趙明誠在太學。
時年六月,趙挺之為尚書右丞,八月進尚書左丞。
時年,李格非被列元祐黨籍。根據元祐黨人“不得在京差遣”的規定,李格非攜妻子回原籍明水鎮。
李清照為救父上詩趙挺之,有“何況人間父子情”句,“識者哀之”。
宋徽宗崇寧二年(公元1103年)
李清照二十歲。
四月,趙挺之除中書侍郎。
九月庚寅,詔:“禁元祐黨人子弟居京”;辛巳,詔:“宗室不得與元祐奸黨子孫為婚姻,內已定未過禮者並改正。”據此,李清照被遣離京,回原籍明水鎮。
宋徽宗崇寧三年(公元1104年)
李清照二十一歲。
李清照為“黨禍”所左右,時歸原籍,時返汴京。
九月,趙挺之自右光祿大夫、中書侍郎除門下侍郎。
宋徽宗崇寧四年(公元1105年)
李清照二十二歲。
三月,趙挺之除尚書右仆射兼中書侍郎。
六月,趙挺之為避蔡京嫉,引疾乞罷右仆射。
十月,趙明誠被授鴻臚少卿。
大概於時年或翌年李清照獻詩趙挺之有雲“炙手可熱心可寒”。
宋徽宗崇寧五年(公元1106年)
李清照二十三歲。
正月,毀《元祐黨人碑》,除一切黨人之禁,李格非等“並令吏部與監廟差遣”。
二月,蔡京罷相。趙挺之以特進尚書右仆射兼中書侍郎。
李清照由原籍返汴京。
宋徽宗大觀元年(公元1107年)
李清照二十四歲。
正月,蔡京複相。
三月,趙挺之卒後,遭蔡京誣陷。
七月,趙挺之被追所贈司徒,落觀文殿大學士。家屬、親戚在京者均受株連,趙明誠兄弟被捕置獄。因“皆無實事”,獄具。但難以繼續居於京師。時年或下年年初,趙明誠母郭氏率子女、媳婦移家青州。
宋徽宗大觀二年(公元1108年)
李清照二十五歲,居青州。
清照命其室曰“歸來堂”,自號“易安居士”。與趙明誠讀書、鬥茶,琴書自娛,心情舒暢,甘心終老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