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reference_book_ids\":[7159490135405366286]}],\"23\":[{\"annotation_type\":\"0pos_info_v2\":{\"end_container_index\":23,\"end_element_index\":0,\"end_element_offset\":54,\"start_container_index\":23,\"start_element_index\":0,\"start_element_offset\":50},\"quote_content\":\"《鍾綠》reference_book_ids\":[7149099307948313607]}]},\"author_speak\":\"code\":0,\"compress_status\":1,\"content\":\" 1904年6月10日,生於浙江杭州陸官巷,祖籍福建閩侯。
1904~1912年,1~8歲與祖父一家生活在浙江杭州。
1912年冬,隨祖父由杭州移居上海,住虹口區金益裏,入附近愛國小學讀書,8~10歲居上海。
1914年,10歲,全家由上海遷居北京,住南長街織女橋。是年,祖父因膽石症病逝。
1915年,11歲,袁世凱複辟,全家搬到天津英租界紅道路。
1916年,12歲,與表姐們同入英國教會學校培華女中讀書。
1917年,13歲,張勳複辟,全家又遷往天津自來水路。這一年,林長民去了南京,林徽因獨自留在北京的家中看家。7月,林長民擔任了段祺瑞內閣司法總長,舉家遷回北京。
1919年,15歲,初次結識梁思成。
1920年,16歲,林長民以“國際聯盟中國協會”成員的身份被派往歐洲進行考察,林徽因同行。是年冬,與徐誌摩相識。
1921年,17歲,是年8月,徐誌摩為離婚離家出走,林徽因隨柏烈特全家赴布萊頓海灣度假。10月14日,隨父乘“波羅加”號回國。
1922年,18歲,在北京培華女中讀書。
1923年,19歲,是年5月7日,梁思成車禍受傷住院,林徽因在病房守護。
1924年,20歲,是年4月23日,泰戈爾訪華,林徽因與徐誌摩陪同。是年5月,與徐誌摩等人在協和小禮堂演出泰翁詩劇《齊德拉》。6月,林徽因、梁思成赴美留學,進入康奈爾大學暑期班。9月,同入賓夕法尼亞大學,林徽因入美術係,梁思成入建築係。
1925年,21歲,是年12月24日,父林長民參加郭鬆齡反奉,兵敗被流彈擊中身亡。
1926年,22歲,是年9月,林徽因被賓大建築係聘為“建築設計事務助理”和“設計指導教師”。
1927年,23歲,是年3月,胡適訪美,林徽因與之傾談。6月,結束賓大學業,獲得學士學位,轉耶魯大學戲劇學院學習舞美設計半年。
1928年,24歲,是年3月21日,與梁思成在加拿大中國總領事館結婚,後同赴歐洲考察古建築。8月18日,回北國,林徽因回福建探親,梁思成去沈陽東北大學。是年9月,林徽因受聘於東北大學建築係教授。
1929年,25歲,是年8月21日,女兒梁再冰出生。是年,林徽因設計“白山黑水”東大校徽圖案,並獲獎。
1930年,26歲,是年12月,林徽因回北平,暫居梁思順東直門大街204號寓所。
1931年,27歲,是年3月,林徽因到香山雙清別墅附近一棟房子裏養病,並在此開始她的文學創作。9月,結束在香山的療養,梁思成也辭掉東北大學的教職回北平,全家移居北總布胡同3號。11月19日,林徽因在協和小禮堂為駐華使節講演中國古代建築,徐誌摩應邀參加,不幸在飛往北平途中墜機身亡。
1932年,28歲,是年8月4日,兒子梁從誡出生。是年,結識美籍學人費正清、費慰梅夫婦。
1933年,29歲,是年9月,林徽因同梁思成、劉敦楨、莫宗江赴山西大同考察雲岡石窟。
1934年,30歲,是年10月,應浙江省建設廳長之請,與梁思成到杭州商討六和塔重修計劃,後又去浙南武義、金華考察古建築,回來意外路過徐誌摩家鄉硤石。
1935年,31歲,是年3月,與梁思成合撰《晉汾古建築預查紀略》。6月,發表詩作《吊瑋德》和短篇小說《鍾綠》《吉公》。11月19日,撰文《紀念誌摩去世四周年》。